刘会元
空饭盒与爱集体
刘会元
教育学生热爱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环。这类主题班会开得不可谓不多,然而,学生听归听,落实到行动上却总是大打折扣。放学时玻璃窗就是没人关,扫帚横七竖八倒在地上就是没人捡,墙报出好了就是有人故意擦掉。至于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破坏课桌椅等,更是屡教屡犯。
热爱集体成了一句空话,离行动远远的。
为什么?学生们不听教诲?老师教育失策?一时间,一大堆问题聚在心头。
一天早饭后,我发现负责送饭盒的几位学生又一次疯跑着去操场踢足球了。孩子们一旦玩起足球来,都会进入忘我的境界。预备铃催不动他们,直到上课铃打响,才一个个汗流浃背地跑进教室,一边气喘吁吁一边擦着热汗,至于送饭盒一事,他们早丢到了脑后。
按照学校规定,空饭盒必须在上第一节课前送回食堂,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中餐时间。以往,见此情景,我会暴跳如雷,勒令学生马上把饭盒送去。这次我决定将它变成一种机会——进行热爱班集体教育的绝佳机会。面对几个饭盒,我视而不见,私下里却拨通了食堂一个电话,让他们动用学校备用的饭盒,并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师傅们,请求他们的配合。
上午四节课很快过去了,铃声催促着领餐的学生去食堂拿饭盒。其余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跑到走廊上排起了长队,准备领取午餐。有些性急的孩子,还从队伍里探出头,直往厨房那儿张望。然而,几个端饭的学生空着手回来了,边生气边撂下一句话:“我班没有送饭盒。”顿时,队伍里出现一阵骚动。大家围着送饭盒的学生,一个个“摩拳擦掌”的。“战争”一触即发!
做德育工作的火候到了。
我将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动情地说:“我多次说过,班集体就是一部机器,每个同学就是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部件。一旦哪个部件出了问题,受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个部件,而是整个机器。现在好了,送饭盒的人踢足球去了。他们这一踢,踢去的不仅仅是足球,还有我们一个班的中餐。”
我把两名送饭盒的学生叫到座位上。没想到,他俩早已哽咽不止。从表情可以看出,一种无形的压力正压向他们。“渎职”酿成的后果,是他们事前没有想到的。
我疾步走上讲台,沉重地说:“大家没有饭吃,我能理解。但是,全部的责任都归于送饭盒的同学,合适吗?也许是他们真的忘了,其他同学难道就没有责任?是我们所有同学都没有发现吗?当然不是!既然发现了,有没有人提醒?没有!只有当我们打不到饭时,大家才把所有的愤怒和怨气朝送饭盒的同学发泄。合适吗?有没有人将怨气和愤怒分出哪怕一小部分给自己呢?其实,提醒一下送饭盒的同学,不过举手之劳。老师没想到的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全班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做!”
学生们不再“群情激愤”,大家开始安静反思。生活委员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头埋得更低。
突然,几位食堂师傅送来了几盒米饭,也送来了雪中的木炭。负责食堂工作的袁师傅说:“王师傅为了让你班同学吃到饭,只身钻进学校储藏室里寻找备用饭盒。一不小心,手指竟被铁钉划破了,流了很多的血。”
我们的目光都朝王师傅那包扎过的手指望去,托起那只受伤的手,我说:“王师傅为了关心我们班集体,付出了代价。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我们自己的班,也为王师傅的无私奉献精神鼓一下掌好吗?”
(作者单位:洞口县石江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