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剑和
孩子的创造力源自父母的智慧
章剑和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是“自我实现的创造”,这是区别于科学家特殊创造的一种广义上的创造。如古代有名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就活生生地展示了司马光的创造性。当一个孩子不慎掉入大水缸后,有的孩子大喊救人,有的孩子急忙跑回家求助。这些孩子首先想到的是家长,属于习惯性思维。而司马光没有跑,也没有叫,他开动脑筋,要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这就是创造意识。从水缸里救人,习惯思维方式是把人从水缸里拉出来,但人小力薄的司马光没有这种气力。他灵机一动,拿起大石块砸破水缸,让水流了出来,同伴得救了。他要抱起大石头,砸碎水缸,这既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还要敢冒被大人训斥毁坏水缸的风险,没有创造性根本不可能。鼓励孩子创造,首要的因素是使他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其实生活中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关键是孩子是否肯动脑筋,愿不愿意思考。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与发展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成分。孩子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品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家长应结合生活实际对孩子进行训练。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有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接着,这位老师进一步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机会。”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呢?”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感到有些后悔。
“补救的办法还是有的”,老师接着说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以前,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告诉那位后悔的母亲,最应该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抹杀孩子的创造精神。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特别具有破坏欲望,什么东西到了孩子手里,没一会儿就能把它大卸八块,弄得你哭笑不得。一些家长为了保护玩具,不许孩子任意摆弄玩具,更不许孩子拆卸。孰不知,家长们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只保护了玩具,却破坏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
也有的孩子,问题特别多,多到家长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一位家长曾记录了一个两岁孩子的“为什么”:
“这是谁的裤子?”
“妈妈的裤子。”
“这两个裤子为什么不一样?”
“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黑色的。所以不一样。”
“为什么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黑色的?”
“妈妈喜欢蓝色的,姥姥喜欢黑色的,所以不一样。”
“妈妈和姥姥为什么爱好不一样?”
“因为妈妈和姥姥是两个人,不是一个人。”
“妈妈和姥姥为什么不是一个人?”
“不为什么。”
“为什么不为什么?”
“去,一边玩去!别烦我!”
家长们也许不能相信,您的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精神也许就在您的一声断喝中被毁灭了。
儿童时期,好奇心强,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对周围新鲜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提问、喜追究,爱打破砂锅问到底、探究性地拆东西、自言自语做游戏。这些听似好笑、看似顽皮的言行举止,恰恰就是孩子创造火花的闪现。
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家长如何因势利导,如何将孩子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积极、合理的因素。请我们的家长多给孩子一些“尝试——错误——完善”的机会。孩子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不给予这类机会,他们会变得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习惯于依靠父母,以至于性格锁闭、泯灭天性。
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孩子上课时想去厕所,不敢说,结果将大便拉在裤子里;文艺表演时,一些孩子总是低着头说:“我不会……我不会……”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但是追根溯源,就要在他们父母的教育上找原因了。
一些父母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而是把他们摆在父母身边宠物的地位,父母们不知疲倦地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或是完全不必要的保护,一旦孩子离开了父母,自己的事就处理得一塌糊涂。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呢?
首先是放手,放手让孩子干,在生活能力培养上,让孩子发碗筷、擦桌子,甚至是洗碗,不怕幼儿弄脏房间,弄湿衣裤,放手让幼儿在宽松环境下学习。
其二是鼓励,鼓励能增强自信和积极性,不斥责、不阻碍孩子合理的要求和尝试,增强幼儿的个体意识,做得努力就鼓励,做得好更得加倍鼓励,使孩子顺利增强本领和技能。
其三是有目的地培养,在幼儿入园开始就不断让幼儿有这种能力。自己想上厕所怎么办?怎么称呼老师?小朋友争吵怎么办?老师上课时你在干嘛?被人欺负了怎么处理?等等。孩子在幼儿园以及其它陌生环境就能应付自如,不害怕,不慌张,逐渐增长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发展创造能力。
其四是谨防家教过程中的误区。如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经常练习脑筋急转弯,认为可以开发智力。但是,将脑筋急转弯与少儿智力开发混为一谈,是一种可怕的误导!它有可能对智力发展造成严重扭曲!许多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不但没有任何知识含量,而且满是不文明的粗话。另外,脑筋急转弯不过只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因为他的答案并不唯一,为什么要求别人的思维和他的所谓答案相同才是正确的呢?并且现在的一些脑筋急转弯问题过于幼稚,过于低俗,不能登大雅之堂,且误人子弟!诸如“什么叫天才?答案是天才就是天生的蠢才”等,显然,这种急转弯不利于孩子成长。它会使孩子们的思考走入误区,造成孩子们思维的偏差,甚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总之,如果教育者在孩子迈出独立步伐时助上一臂之力,那么可以相信,孩子在独立的道路上也会越走越稳,并逐渐变得卓然不凡。
真正爱孩子,就请家长们多给他一些尝试的机会吧!
(作者单位: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