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燕,张彬
基于T-G模型的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杜晓燕,张彬
我国是大豆的源产地,也曾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大豆总产量的下降与进口依存度的持续增长,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呈现下降之势。文章在构建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理想解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T-G模型的实证方法,通过与世界大豆主产国的比较分析,找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提升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T-G模型;比较分析
大豆是全球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具有5000多年的大豆种植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我国也曾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大豆总产量占世界的比重逐年下降。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的营养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国内大豆消费需求迅猛增长。然而,我国大豆的自给率偏低,大豆进出口贸易也出现巨幅波动,1996年至今,我国大豆贸易呈现出连年巨额逆差的局面。对进口大豆过高的依赖性加大了我国粮食安全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我国大豆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大力发展大豆产业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表现出的偏低的自给率与逐年提升的进口依存度已经引发国内媒体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世界大豆强国相比,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表现如何,以及如何全面评价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大豆产业的发展以及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国外学者对于大豆及大豆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豆产业的经济贡献、产业政策等领域。Diana Weinhold,Evan Killick等(2013)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与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实证研究巴西亚马逊大豆产量增长的社会经济成本与收益,统计分析显示,大豆产量的增长降低了贫困指标,提高了农民收入[1]。美国学者Dean A.Bangsund、Frayne Olson 和F.Larry Leistritz(2011)展开大豆产业对美国北达科他州的经济贡献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豆产业迅猛增长主要归因于农业政策、天气因素、技术和市场环境变化等几个重要因素,根据对二次就业、个人收入、零售额、税收收入、整体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大豆产业已经成为美国北达科他州规模最大的基础性产业[2]。美国学者Gary W. Williams和Robert L.Thompson(1984)认为政府政策在推动巴西大豆产业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重点研究了在世界大豆和产品市场上巴西大豆产业政策的复杂性,巴西政策制定者鼓励国内加工大豆的出口,而不是未加工大豆的出口;建立不考虑1960-1978年期间巴西大豆政策的世界大豆市场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动态模拟分析巴西大豆产业政策对美国及世界大豆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巴西大豆产业政策对大豆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较小,美国大豆产业因这些干预政策而受益[3]。
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已经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领域的成果颇丰。林大燕等(2014)在传统的H-O模型中引入季节要素,并通过扩展的AIDS模型进行理论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季节要素是影响我国大豆进口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4]。谭涛等(2012)经研究得出结论,一国转基因商业化程度对其大豆出口具有显著影响,一国生物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则该国大豆出口能力越强[5]。栾立明和郭庆海(2010)在分析中国大豆生产与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三项指标对中国和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进而在利用非转基因优势、发展大豆深加工技术、建立大豆自主品牌和加大政府支持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6]。刘志雄(2008)认为铁路运输能力是影响国产大豆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价格的对比得出,运输瓶颈对国产大豆竞争力的负面影响较为显著,对进口大豆竞争力的影响十分微小,并进一步分析了铁路运输瓶颈对大豆运输方式的影响[7]。张淑荣等(2007)分析了美国、巴西、阿根廷产业的产量及进出口量,并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各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8]。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针对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多是运用反映国际竞争力的部分指标来分析,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试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和理想解法相结合的实证方法,从多元化的视角全面评价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一)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针对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目前已有成果主要采用进出口数据法,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指标对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总体来看,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鉴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众多,在构建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又要兼顾指标数据的典型性与可得性。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豆产业的具体特点,试图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各指标的经济意义与数据来源
1.贸易竞争力
产品出口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其他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出口能力能够对一个国家的产业或企业竞争力作出较为全面的反映。本文选取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NXRCA)、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和国际市场占有率(IMS)4个较为典型的指标。以上指标不但能够同时兼顾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能力,而且能够反映一国贸易竞争力大小①RCA=(Xij/Xi)/(Wj/Wt),Xij和Wj表示i国家和世界第j种商品的出口值,Wi和Wt表示i国家和世界全部商品的出口总额,如果RCA>1.25,表明该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0.8
2.产业规模
大豆产业的发展也受其产业规模大小的影响与制约。张金昌(2002)指出,企业竞争力来源于其盈利能力,资产利润率是评价企业竞争力的直接指标,而生产规模则是评价企业竞争力的间接指标之一[9](P76-77)。大豆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由其产业规模的大小得以反映。大豆的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以及大豆的总产量均是反映大豆产业绝对规模的主要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国际可比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大豆的收获面积和大豆总产量作为反映大豆产业规模大小的主要指标;此外,本文还选择大豆产业扩张系数这一指标,用以反映一国大豆产业的相对规模和成长性大小。大豆收获面积和大豆总产量数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大豆产业扩张系数(大豆产量增长率/GDP增长率)指标的原始数据分别来源于粮农组织数据库和世界银行,经笔者计算整理所得。
3.宏观经济环境指标
农业生产与宏观经济波动具有较高的关联性。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宏观经济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也逐步凸显[10]。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大豆产业的发展也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的影响。本文选取一国的GDP增长率、人均GDP和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三个指标作为反映影响一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宏观经济指标。各指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
本文选取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中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7国为样本国家,以上7国为全球大豆的主产国,2013年7国大豆总产量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90.8%左右。本文选取的研究时间截面为2013年,在利用上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2013年我国与世界大豆主产国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
结合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与灰色系统理论(Grey Theory,GT)相结合的T-G模型(TOPSIS-GT)对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实证分析。理想解法是一种多指标决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在构造多指标方案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方案与理想方案或负理想方案之间的相对贴近度的大小,对各方案进行排序,相对贴近度越大,方案越优;反之方案越劣。然而,理想解法仅考虑了数据曲线的位置远近关系,并不能反映数据序列曲线形状的态势变化关联度。而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能够较好体现曲线形状的相似性[11]。基于此,本文将理想解法与灰色系统理论进行有机结合,通过T-G模型从欧氏距离和形状相似性两个方面对方案与理想方案的接近度进行综合评价。
(一)评价步骤
以MATLAB7.0为工具,首先以影响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贸易竞争力指标下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NXRCA)、产业内贸易指数 (IIT)和国际市场占有率(IMS)4个指标为例,对7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小进行排序,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指标权重向量
目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观赋值法、客观赋值法、利用AHP和熵值法组合赋值等。为了消除赋值的主观性,本文选择客观赋值法中的变异系数法进行权重的赋值,赋值步骤如下:
(1)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Sj为标准差,为均值。
(2)对变异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贸易竞争力下4个指标的权重向量为:
2.利用向量归一化对原始决策矩阵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标准化矩阵Y
设原始决策矩阵X=(xij)m×n由m个方案,n个指标组成,本例中m=5,n=4。Y=(yij)m×n,其中,yij=
3.计算加权标准化矩阵U
U=(uij)m×n=(ωj×yij)m×n。
4.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U+=(0.2096,0.2677,0.2035,0.1582)
U-=(0.0000,-0.0554,0.0012,0.0000)
5.计算各国贸易竞争力指标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的欧氏距离D+和D
D+=(0.2877,0.1876,0.3566,0.4565,0.4369,0.4179,0.3088)
D-=(0.2294,0.4167,0.2135,0.0140,0.0386,0.0583,0.2050)
6.计算各国贸易竞争力指标理想解与负理想解之间的灰色关联度R+和R-
R+=(0.6650,0.8657,0.5899,0.4345,0.4367,0.4458,0.6120)
R-=(0.7222,0.5477,0.7560,0.9777,0.9518,0.9117,0.6529)
7.对欧氏距离和灰色关联度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S+i=(0.6593,1.0000,0.5969,0.2678,0.2986,0.3275,0.5995)
S-i=(0.6845,0.4856,0.7772,1.0000,0.9652,0.9240,0.6721)
8.计算方案的综合贴近度
C*i=(0.4906,0.6731,0.4344,0.2112,0.2363,0.2617,0.4714)
C*i反映了方案的相对优劣程度,其值越大,方案越优;反之,方案越劣。各国大豆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标的综合贴近度及竞争力大小排序(见表2)。
表2 2013年7国大豆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标的综合贴近度及排名
将产业规模和宏观经济环境指标按照上述评价步骤进行计算,得到各指标的综合贴近度,并据此进行各国竞争力的排序(见表3)。
表3 2013年7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综合贴近度及排名
(二)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1.中国贸易竞争力相对最弱
表3显示,在7国贸易竞争力指标的综合贴近度排名中,中国位居第7,贸易竞争力在各国中相对最弱。根据表4中各进出口指标的数值大小来看,与其他6国相比,中国的RCA指数为0.0378,仅高于印尼,IMS指数位居第5,仅高于印度和印尼,中国与世界大豆第一出口大国巴西的差距巨大,巴西大豆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中国的112倍;同时,作为全球大豆进口总量第一的国家,中国大豆存在巨额的进出口贸易逆差,这表现为中国NXRCA指数则在7国中也相应最小;中国的IIT指数位居第5,仅次于加拿大、美国、印度和巴西,这表明中国产业内贸易较为活跃,但同样由于受到巨额进口的影响,IIT指数也相对较高。贸易竞争力指标表明,中国国内大豆消费市场巨大,但是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进口远远高于出口,贸易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4 2013年7国大豆产业进出口指标比较
2.中国大豆产业的生产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在7国大豆产业规模的综合贴近度排名中,中国位于第5,仅高于印度和印尼,低于巴西、阿根廷和美国等大豆生产大国。从各个具体指标来看,2013年,美国大豆的收获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均位列全球第一,与之相比,中国大豆收获面积为660万公顷,仅为美国的21.5%,大豆总产量1250万吨,是美国大豆总产量的14%;2013年中国大豆产业扩张系数为-0.6,远远低于巴西、阿根廷、美国和加拿大,这表明中国大豆产业的生产规模相对偏低,产业成长性不强,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见图1)。大豆产业总体规模体量较小,成为制约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的重要因素。
图1 2013年7国大豆产业扩张系数比较图
3.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相对稳定
宏观经济环境对一国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产也起着决定性作用。一国经济的发展程度与发展阶段、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均对一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近十年来,中国经济获得稳步发展,GDP增长率年均高达10.5%,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各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经济更是出现-0.3%的负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9.6%的高速增长,人均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年增长率达8.9%,远高于其他各国。根据表3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指标在美国和加拿大之后,名列第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提升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也为增强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奠定经济基础。
通过对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的研究可以看出,2013年巴西和阿根廷两个国家的大豆贸易竞争力相对最强,中国大豆贸易竞争力相对最弱,在7国中仅位于第七;同时,巴西与阿根廷的大豆产业规模相对最为庞大,中国大豆产业的规模仅高于印度和印尼,位于第五。在7国之中,美国和加拿大的宏观经济环境相对最好,中国位于第三。总体来看,中国宏观经济环境较为理想,国内消费市场庞大,这为中国发展大豆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基础。但是,中国大豆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国内日益增长的大豆消费需求需要依靠巨额大豆进口给予支撑;同时,政府扶持政策有限,国内大豆种植成本远超过其他同类农产品,以致大豆种植的利润率偏低,豆农生产积极性不高。这都阻碍了中国大豆种植规模的扩大,并形成了目前巨额的大豆产业贸易逆差,这也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与世界主要大豆主产国进行对比评价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可采取的政策建议有: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美国政府通过贷款差额补贴、对大豆种植者给予直接补贴、利用反周期补贴对大豆价格进行直接补贴等各类补贴政策对大豆产业进行扶持,以促进本国大豆的出口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12]。中国应将政府补贴扶持的地区进一步扩大,由目前的东北三省扩大到全国,使全国豆农均能受益,从而激发其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扩大中国大豆的种植规模;制订合理的目标价格,一旦大豆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采用反周期补贴对形成的差价进行补贴,以稳定大豆的销售价格。
(二)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大豆生产先进的管理经验,逐步提升中国大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借鉴美国大豆协会(ASA)和美国联合大豆协会(USB)的做法,逐步健全与完善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在大豆种植、加工、进出口的协调功能与信息传递等方面的服务职能。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推动大豆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以此促进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13]。
(三)推动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的国际竞争优势
201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现稳粮增收,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目前种植的大豆均为非转基因大豆。中国应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研究为依托,依靠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非转基因大豆的含油率,扩大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规模。此外,通过科技创新,最大限度挖掘大豆加工业的科技附加值,延伸大豆产业链,在促进农业增收的前提下,提高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
[1]Diana Weinhold,Evan Killick.Soybeans,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Brazilian Amazon[J].World Development,2013,(52).
[2]Dean A.Bangsund,Frayne Olson,F.Larry Leistritz.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he Soybean Industry to the North Dakota Economy[J].Agribusiness and Applied Economics Report No.678,2011,(02).
[3]Gary W.Williams,Robert L.Thompson Brazilian Soybean Policy:The International Effects of Interven 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4,(66).
[4]林大燕,朱晶,吴国松.季节因素是否影响了我国大豆进口市场格局——基于拓展H-O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4,(3).
[5]谭涛,沈洁,李道国.全球视角下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政策对大豆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7).
[6]栾立明,郭庆海.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途径[J].农业经济问题,2010,(2).
[7]刘志雄.铁路运输瓶颈对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08,(8).
[8]张淑荣,李广,刘稳.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5).
[9]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0]陈希,孟令杰.农业生产与宏观经济长期波动关系的实证分析及预测——以中国1952-2003年的数据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2).
[11]孙晓东,焦玥,胡劲松.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理想解法的决策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8).
[12]王玉飞.美国大豆补贴政策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1,(1).
[13]宋雯雯,韩天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协同创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3,(17).
[责任编辑:刘烜显]
杜晓燕,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广东广州510260;张彬,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教授,经济学博士,湖北武汉430072
F326
A
1004-4434(2016)07-0054-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务农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增产机制研究——基于新古典框架下农户行为的视角”(11YJC7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