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能力与驱动机制是信息化与教育融合的关键

2016-10-12 11:21张怀君
天津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驱动师生深度

■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怀君

应用能力与驱动机制是信息化与教育融合的关键

■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怀君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革命,正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新常态。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度、广度与速度,关系着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效,而决定成效的关键因素,在于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与应用驱动机制的建设。

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素养、应用能力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应用驱动机制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制度保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人将其称为工业史上的第四次革命。从技术革命的角度来讲,谁先掌握应用先进的技术,谁就可以赢得发展的先机,取得引领发展的话语权。

“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打下物质基础。发挥技术作用的关键是人而不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取决于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素养与应用能力。因此,重视并提早着手加强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比“三通两平台”建设还重要。建设了不用是浪费;建设了不会用、错用,不仅浪费且会适得其反。

教育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有赖于驱动机制的保障。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资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现代化的最显著特征,也是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最便捷有效的路径。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在于广大师生的科学应用;没有广大师生的科学应用,就谈不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没有广大师生的科学应用,就谈不上信息技术会给教育教学带来积极变革。

就当前广大师生而言,特别是农村师生,在学校常态化的教学实践中,自觉运用信息技术还不普遍,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实践更是凤毛麟角。造成广大师生在常态化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自觉、不科学的原因有四:一是信息技术在广大农村学校普及的程度不高,教师工作、学生学习还是传统方式;二是广大农村教师、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限,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会用、不愿用信息技术;三是一些地方学校在信息化工作上,重视设备建设,而对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培训、使用、管理重视不够或工作缺位;四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驱动机制还未建立起来,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教学还没有成为常态化教与学的考核内容。

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战略的顶层设计,建立以应用驱动为保障的机制。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靠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二靠驱动机制的支持。从当前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现状来看,亟需加强和完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以促进全体师生科学应用教育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加强师生信息技术科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应面向全体。关注每位师生,这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决定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引导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全体教师的培训要在教育部门的统筹下,由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实施。

加强师生信息技术科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应传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遵循学生个体学习规律,因材施教的理念,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加强师生信息技术科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要特别重视师生现代信息技术基本素养和信息技术科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师生信息技术科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

(责任编辑 邵 莹)

猜你喜欢
驱动师生深度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