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昕
大四那年,我去一家报社实习。有一天,部门里一位负责体育版的美女编辑拿了一篇国外媒体的稿子来找我,想让我帮她翻译成中文。我看了一眼那稿子,怯怯地对她说:“真是不好意思,我英文不行啊。”美女编辑十分惊讶:“咦,你不是外语大学的吗?”我说我确实是外语大学的,可我学的专业不是英文,而是小语种,我的英文早还给中学老师了,翻译这种稿子实在难以胜任。
这是十六年前发生的一幕,可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那位编辑转身离开前,那种满心狐疑打量我的眼神。她拿着稿件失望地回到工位上,剩我站在原地,满心尴尬。
是啊,一个外语大学的毕业生,怎么可以英文不好呢?这实在太说不过去了吧!
早些年,我所工作的教研室隶属于学校的德语系,有一阵子,微博上经常有网友私信我,向我咨询有关德语学习的问题,他们都是通过微博上的实名认证信息找到我的。我很抱歉地跟他们解释,虽然我在德语系任教,但我教的并不是德语。有网友仍然将信将疑:“那你学的语言跟德语应该很近吧?德语你多多少少也懂一些吧?”我说我真的不懂,对方说:“一个不懂德语的德语系老师,是不是骗子啊”
直到前几年,我们教研室离开了德语系,转到了别的部门,我才突然想起,我在德语系学习、工作了整整十六年,临走的时候,却居然连一句完整的德语都不会说,难怪会被网友误解呢。我万分遗憾地跟一位教德语的同事说:“我实在太懒了,这么多年,身边有那么好的资源,我却从来没想过跟你们学学德语。 ”同事想了想,安慰我说:“没关系,其实我们都挺懒的,你看,我们跟你同事这么多年,不也从来没想过跟你学几句你教的语言吗? ”
想起了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夏天,我爸送给我一本英汉词典,对我说:“你以后学外语专业,一定用得上。”于是,我把这本又厚又重的词典带到了北京。可是我爸说错了,在此后的很多年里,这本词典从未被我打开过一次。前不久,因为要查一个英文单词,我从书架上把它找了出来,翻开扉页,我爸当年写给我的话还在上面,蓝黑色的墨水已经有些褪色了。我突然想起在走进大学的前夕,自己曾经有过那么多憧憬、那么多规划,如今毕业多年,让我感到惭愧的是,好多想法后来都没能真正付诸实施。
曾有一位师兄跟我说,大学带给他最大的资源就是,校园里每周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讲座,只要他感兴趣,可以推开任何一间阶梯教室的大门。这番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所以在我进入大学后,便利用课余时间,认认真真去听了几场讲座。我们学校每周三都会请一些校外的专家来开讲座,内容不拘一格,什么领域的主题都有。有一次请的主讲人是杭州邵逸夫医院的大内科主任——听来有点奇怪,一所外语大学,千里迢迢地请一位医生来开讲座,那时候,我们学校就是这么“任性”。而我去听这个讲座的原因也很奇葩——仅仅因为这位医生是从杭州来的,我只是想去感受一下来自家乡的气息而已。还有一次请的是天津作家林希,我正好读过他的书,我还记得当我拿着他那本《老天津——津门旧事》去找他签名的时候,作家眼中流露出惊喜的神情。
真是特别有意思,越是这些跟自己专业无关的讲座,在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这其中也许隐藏着一种逆反心理——仿佛只有在自己“主动”选择的课上,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似的。只可惜,大学时代我听过的讲座还是太少了。
如今,当我穿行于校园里,很多东西都已与我当年读书时不一样了。主楼前的空地上,永远立满了各式各样的海报,每天都有多个讲座在同时进行;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青年教师训练营,结识了很多校内其它部门的同事,惊讶地发现这些年我们学校开设了这么多新的专业,有的老师是研究梵语的,有的研究京剧,还有的研究大数据,大大跳出了外语这个范畴。校园里各种教学资源的密集程度与丰富程度,已非我当年可以想象。大学的时间还是那么长,但是广度和深度却大大增加了。
不变的是,我还在这个校园里。只要我愿意,随时都可以变身为那个手持录取通知书的青涩少年,重新开始我的大学之旅,去实现那些曾经憧憬过却始终没来得及完成的规划。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可以重新开始的。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