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令人回味的惊魂之旅

2016-10-11 03:11王中翼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铜锣清流滁州

王中翼

程敏政(1445-1499),字克勤,号篁墩、篁墩居士,明代休宁篁墩(今属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人。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理学家、文献学家。他自幼聪明好学,被誉为“神童”,官至礼部右侍郎,“学问该博,为一时冠”。传世之作有《宋遗民录》、《篁墩文集》、《明文衡》等。

原文

夜渡两关记

(明)程敏政

予谒1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2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但已,问驿吏,吏绐言:“须晚,尚可及滁州也。3”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4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盏,5悉下马,累肩而上。6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为应。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计此关,乃赵点检破南唐擒其二将处。7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8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淋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9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10方以为喜。

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11也,去香淋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12以驱虎也。”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13,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14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15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淋,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渡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注释

1谒:请假。

2以成化戊戌:在成化十四年(1478年)。以,在,于。成化,明宪宗年号。

3绐(dai):欺骗。须:等到。滁州:今安徽滁州市。

4邮卒:为官府运送物资的劳役。铜钲(zheng):铜锣。民间时常用敲锣来报警和驱赶野兽。束燎:火把。

5石栈:在山间凿石架木作成的通道。岖奎(yin):形容山势险峻。

6累肩:(因为石栈陡峭)攀爬在前的人好像踩在后面人的肩上。

7赵点检:指赵匡胤,曾任后周殿前都点检。二将:指南唐节度使姚凤、皇甫晖。

8二鼓:二更天(晚上九点至十一点)。滁阳:即滁州。因其地在滁水之北,故名。

9秩秩:整齐有序的样子。

10武陵:今湖南常德市。这里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仇池:在今甘肃省成县西,苏轼说这里“有九十九泉,万山环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

11昭关:在安徽合山县北,两山对峙,为南北交通要道。春秋时为昊楚两国的界关。

12烈原:烧山。

13避易:退避,躲避。

14分(fen):估计,预料。

15伍员(yun):字子胥。他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逃往吴国,途经昭关时“几不得脱”。

参考译文

我请假探亲回南方,于成化十四年十月十六日越过大枪岭,到达大柳树驿站。当时已经过了正午,不想就此停下来,向驿站的小吏打听,小吏胡乱地说:“走到天黑,还可以赶到滁州。”骑马走了三十里,隐约听到随行人员中有人说:“前面有处清流关,非常险恶,老虎多。”我记住这些。

到达清流关时,天色已暗,往回走也没有投宿之处,就派人把山下运送官府物资的差役找来,带上铜锣、火把继续前行。山口两座山峰夹道耸立,有几百丈高,仰起头也看不到顶。修在石壁上的栈道非常险峻,大家都下马,走在前面的人像是踩着后面人的肩膀似的往上爬。再三地约定:有紧急情况就前后大声喊叫互相呼应。恰巧有一颗大流星,亮光闪闪地从东往西滑过夜空。突然间刮起寒风,火把全被吹灭了;四面山上的野草树木,发出簌簌的声音。这一下人人都感到恐惧不安,互相不停叫喊(来壮胆),铜锣也一起轰然敲响,山谷里回声震荡。这样走了六七里,登上了山顶,忽然看见月亮露出来,像一个光灿灿的银盘子,照耀着无边无际的大地,大家这才举起手来互相庆贺。可是下山时还是心惊胆战,好久都没能平静下来。我暗中想到这个清流关就是赵匡胤攻破南唐擒获其两员大将的地方。这次游历虽然很惊险,但却是一生中最奇特的。夜里二更的时候,到达了滁州。

十七日中午,过了全椒县,往和州去。心里庆幸从此离开险境踏上了坦途,不用再考虑、担心什么。走了四十里,渡过后河。只见面对着的山隐隐约约,问问随从,他们说:“应当爬过这座山,就到了和州香淋院。”不久,太阳慢慢落到山峰后面去了,骑马进入山中,只见山峦重叠环绕,农田井然有序,有好几个村庄,宛如世外桃源一般,这才为之欣喜。

天黑以后,往里面越走越深,山也越来越多,杂草树木堵塞了道路,幽深辽远,不知何处是尽头,这才感到十分恐惧,害怕得淌出汗来。路过一座野庙时,遇上一位老人,问他这是什么山,他说:“这就是古昭关。离香淋院还有三十多里。要快些走,前面山上有火烧起的地方,那是在放火烧山驱赶老虎。”这时候,铜锣、火把都来不及准备了。靠着山崖,沿着溪涧,奇形怪状的石头一块连着一块,马被吓得往后躲避。大家以为那是趴着的老虎,转身往回逃跑,致使纷纷跌倒在地,横七竖八互相压着,(被吓得)叫喊的声音也很小,即使硬要他们大声喊叫,他们也不敢这样做。过了好一会儿大家才爬起来,继续沿着山梁走。看看山崖边的山谷,深得没法知道;深涧中水声潺潺,随着山风时快时慢地传来。抬头一看只见满天星斗,自己估计这一回恐怕难逃危险了。同时想起当年伍子胥曾经在这里遭受危难,难道人在险恶的地方就应该这样受苦受难吗?二更将尽时,终于到达香淋院。在灯下清醒过来,还感到恍恍惚惚,就像刚刚重新获得生命一样。endprint

啊!我因为离开亲人很久了,一切都没去考虑,冒着危险连夜赶路,渡过两座险关,进犯虎穴,虽说逼近危险却幸运地避免了,但大概也可以算是很不谨慎了吧!于是认真地把这些记下来,作为以后的警戒。

赏读

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变数,行事再谨慎周密的人也难免遇到意外。然而这意外也并非全都是坏事,有时可能是生活给你的一个下马威。有时可能是跟你玩一个恶作剧,有时又可能是给你的一个小小的考验,有时却是跟你开一个小小的玩笑,抑或是为了给你平淡的生活添点波澜,加点调料,让你五味俱尝,七情皆历,让你有惊无险,回味无穷,得到意外的收获。比如程敏政的一次南下回乡探亲之旅。

暗夜,深山,险关,栈道,猛虎,常人闻之不免色变,归心似箭的程敏政却没考虑那么多。成化十四年(1478年),在京城为官的程敏政因久别亲人,告假南下,回安徽老家省亲。在进入安徽滁州境内后,因急着赶路,昼夜兼程,冒险夜行,不料竟然接连两个晚上都恰好走进了自古以来就是险关要道的清流关和古昭关。这注定是一次令人恐惧的惊魂之旅,他的纪实散文《夜渡两关记》就是那次行程的生动记录,下面就让我们在他的生花妙笔中一同体验五百多年前那次惊心动魄的险关夜渡吧!

作者在十月十六日抵达大柳树驿站后。已是正午,看看天色尚早,想着再赶一程。过去交通不便,隔一段路程才有官府设置的驿站可供投宿和补充给养;要是天黑前没赶到下一个驿站,就很可能要置身荒郊野外了,特别是在人烟稀少、道路险恶的山林地区。而作者此时正是进入了“环滁皆山也”的滁州地界。对于天黑前能赶到哪里,作者心里没底,于是向应该熟知情况的驿站人员打听,没想到驿站人员随口乱说,不知底细的作者便贸然踏上了赶赴滁州的路途,浑不知半路上还有个猛虎出没、险峻异常的清流关,更不知即便是骑马而行,天黑前也才走到清流关口。这下可真是前不着村,后不挨店,进退两难!事已至此,只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幸好作者在路上偶尔听到随从说到这个清流关的凶险,于是预先准备铜锣、火把,冒险前行。作者在这里着力描述了那险象环生的登山过程。山高路险,峻峭无比,开凿在山崖上的栈道仿佛登天的梯子一样,只好“悉下马,累肩而上”,稍不留神,只怕跌落万丈深渊,更恐怖的是还怕有饿虎窥伺在旁,真是步步惊心啊!突然,夜空中一道耀眼的火光闪过,转瞬即逝;而重归寂灭的空山忽然寒风四起,一下把照明的火把全部吹灭,顿时一片漆黑,只听见风振草木,四面山呼,鬼哭狼嚎一般,真是令人毛骨悚然。一行人惊恐万分,无不惊慌大叫,一边把铜锣敲得哐哐直响。风声,锣声,叫喊声,一时齐发,山鸣谷应。借着互相喊叫和震天的锣声壮胆,大家又走了六七里路,终于到达山顶。这时一轮明月高悬天际,皎洁的清辉洒下大地,一行人不禁纷纷举手相庆。险关已过。下山就容易多了。作者在此略写下山的经过,只是以“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来衬托上山的惊险,同时联想到当年赵匡胤攻南唐袭击清流关破滁州的史事,那情景想来一定是威武壮烈的吧。想到这里,无形中不觉增添了一份豪气。是啊,此番历险,过雄关,赏奇景,“当为平生绝冠”,实在也是难得的经历啊!

第二天(十七日),作者从滁州快马南下,过全椒县,渡滁河,想在天黑前赶到和州(今和县)香淋院。太阳转过山峰时,眼前呈现出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宛如世外桃源一般,令人心旷神怡。险关早过,一路顺利,天色尚早,赶到香淋院不成问题吧。此时的作者完全放松了警惕。可是走到天黑,山却越走越多,路越走越闭塞,山林越来越茂密,陷入到茫茫的荒山野岭之中。这下,大家才顿感不妙,大惊失色,冷汗直冒。幸好不久就看到一个野庙,大概是山神庙吧,庙里还有一个老人,可以打探情况。不过老人的话更让大家惊骇了:此地居然是古昭关,不但又是一道险关,而且同样山中多虎;而距离香淋院还有三十多里路!如果说前一晚面对险关猛虎还有所防备,事先准备了铜锣火把,今晚可就是黑灯瞎火,赤手空拳了,既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任何预防措施。这一次遇到的险隋也与清流关不同,清流关险在其高、其峻,而古昭关险在其凶、其恶。清流关遇险,虽心惊胆战,但大家按预防措施应对,紧张却有序,慌而不乱。这次就不同了,路旁怪石伏卧,黑黢黢的,森然可怖,连马都被吓得惊恐退避,大家以为是老虎,更是吓得惊慌失措,慌乱之中跌成一堆,乱作一团,却连大气也不敢出,更不敢大声叫喊,只怕是汗毛倒竖,浑身发抖了。前一晚登上清流关时,皓月当空,大家举手相庆,满心喜悦,而作者过险关赏奇景,还颇有些庆幸和欣然自得之意。这一晚在古昭关这一切都荡然无存了。闯过怪石关后却再次进入新的险境:小路旁悬崖峭壁,万丈深渊,随着阵阵山风,幽谷中传来忽大忽小的水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却越发让人感到阴森空旷、岑寂虚无;一抬头,深邃的夜空,满天星斗朝你诡黠地眨着眼睛,陡然平添了几分神秘、诡异。此情此境,让人心寒胆颤,茫然无助。作者顿感自身渺小无能,一种绝望的情绪袭上心头,继而又想到春秋时的伍子胥逃离楚国时。也曾在此濒临绝境,险遭不测,越发感到此地险恶,心中产生了凶多吉少、厄运难逃的不祥之感。最后哪怕是逢凶化吉,灯下坐定,作者还是惊魂未定,一时竟有恍如隔世、劫后重生之感。由此足见古昭关之险恶,作者所受凉惧之深了。

本文纪行写实,本是“以为后戒”的,故而行文自然,无意而工。全文按时间顺序来写,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字尤为简洁利落。写景状物,生动逼真。夜渡两关,前后形成多次对比,既写出同是险关的不同特点,又写出历险时不同的心理感受。两关分别写到赵匡胤破南唐和伍子胥逃难遇险的史实,又使文章增加了典雅之感和对称之美。作者用笔跌宕起伏,曲折回合,极尽腾挪之妙。特别是在叙述行程和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真切自然地融入当时的主观情感和潜在心理,两相结合,使行踪成为文章外在的线索。而情感、心理成为文章内在的线索和驱动力。对情感、心理细腻入微的刻画描摹,成为本文的一大特色。那归家的急切,那“累肩而上”时的紧张,那“寒风暴起,束燎皆灭”,草木皆兵的惊惶,那“呼噪不已,铜钲哄发”,虚张声势的胆怯,那“忽见月出如烂银盘”时的喜悦,那“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的欣然自得,那初次脱险后的心有余悸,那“自幸脱险即夷”的放松平和,那见到“俨若武陵、仇池”村落时的欣喜陶然,那“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时的凉惧恐慌,那“却顾反走,颠仆枕藉”时的魂飞魄散,那在深渊边“仰见星斗满天”时的无助绝望,那“恍然自失,如更生者”的惊魂未定和侥幸。一一伴随着叙事描写,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宛如一张文字版的“心电图”。其中又尤以描写恐惧的心理状态最为出色,令人感同身受,回味不已。作者夜渡两关,虽然最终都是虚凉一场,但其情其境,写得扣人心弦,真实可感,让读者身临其境,读来仿佛一同伴随着作者历险夜行一般,也跟着作者做了一回“情绪的体操”(沈从文语)。

《礼记》有云:“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一个人,必须体验过各种情感,做过一整套“情绪的体操”,才算是完整正常的吧,这样的人生也才会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吧。而其中有的情感体验的获得。又往往带有意外或偶然的因素,比如说,恐惧。endprint

猜你喜欢
铜锣清流滁州
河 长
陆黛灵书法作品
设计分析点,强化层次感
10分钟搞定铜锣烧
清流
贺红安县铜锣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做一股“清流”
铜锣的心事你别猜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最后一声铜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