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才
诗歌是一种优雅而精致的语言艺术,荣登大雅之堂,属于阳春白雪,从内容情感上来说,多是表现健康优美、积极向善的情感,多展示人性光辉与仁爱情怀,但是也有不少古代诗歌反其道而行之,描绘恶梦,追忆恐惧,捕捉悲哀,别具匠心地表现出种种异样的神奇与精彩。下面笔者尝试挑选唐诗中描写惶恐、惊惧的片段或章句,略加赏析,以飨读者。
恐惧之下,突发威力。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其二)描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很多读者认为作者是运用夸张手法虚构故事,其实不然,以写史求真务实而名世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记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里讲的“中石没镞”与诗中写的“没在石棱中”是同一个意思,且含有夸张的成分,但同样经得起科学的检验。现代医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在正常情况下,整个机体能力远未充分发挥,只使用了约五分之一,这叫人的第一预备能力。而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如参加体育运动比赛,人的机体总能力便使用至百分之七十到九十,这是人的第二预备能力。至于使用到百分之百,那是在生命受到威胁,心神惊惧。急中生智时才能做到。李广射箭,正是在猛虎扑来,随时有可能将自己“吃掉”的危险而恐惧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他这时动员了体内全部潜在的力量,即第三预备能力,居然创造了平时做不到的人间奇迹:金属箭头射进跟它硬度差不了多少的顽石之棱。“复射之”时之所以再达不到这个效果,是因为这时已知打击目标不是老虎而是石块,心里消除了危险而恐惧的成分。这样就不可能使尽浑身解数用箭,其结果当然是“终不能复入石矣”。这里所体现的现代医学常识,无论是李广,还是卢纶(更不用说更早的司马迁),都不可能了解。但由于作者如实地反映了生活原貌,故即使在生理学家看来,也难挑出半点谬误之处。
恐惧袭来,好梦难成。唐代诗人金昌绪《春怨》如此写道:“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闺中少妇的春梦是做不成了,做不成的罪魁祸首是黄莺。何故?黄莺不是形体玲珑娇小,声音悦耳动听吗?而且,它向来也是人们用来赏心娱乐的宠物啊,这位女主人公何以对它大发脾气,大打出手呢?原来是黄莺这些不识时务、不分场合的叫声破坏了少妇的美梦。一个“啼”字道出了黄莺鸣叫,突如其来,令人猝不及防的意外与无措。一个“惊”字写尽了女子身心震颤。惊骇不已的恐惧心理。她梦到了什么了?她的梦有这么重要吗?“不得到辽西”。“辽西”是一个敏感的词汇,在唐代系安禄山之类叛逆的藩镇割据之地,唐王朝多次发兵征讨,由此不难领会这位女子是在思念远在辽西服役的丈夫,他们的离别之久和相思之深全由这个小小春梦展露无遗。当然,这个梦除了折射出女子的相思苦情之外,也含蓄地揭示了战争给万千家庭带来的痛苦。
写“春闺梦”带来的恐惧。写得最绝望、最凄惨的要算陈陶的《陇西行》(其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大唐五千官兵浴血奋战,英勇杀敌。最后壮烈牺牲。伤亡惨重,惊天动地;精神壮烈,光照千古!然而战争的灾难最终还是落在黎民百姓身上,一边是战士阵亡,白骨累累,尸横遍野;一边是望眼欲穿,企盼团圆,由大难而引发的大悲撼人心魄。征人战死,暴骨沙场,一可悲;死而无音讯,家人犹想念,二可悲;念之不可得,梦中恍然见之,三可悲;梦见亦徒然,团圆已无期,四可悲。悲上加悲,悲何如之!可怜这位闺中少妇,竟然梦见一个早已战死沙场的丈夫!她不知道真相,要是她得知夫君阵亡,不知何等惊悸与恐惧,不知何等悲痛与绝望。一个春梦见证一场惨烈的战争,既让人绝望伤心又让人惊骇不已。
诗意“恐惧”,平添波澜。读唐代诗人元结的《欸乃曲五首》(其二):“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感觉浓浓诗意扑面而来,和平之声回荡耳畔。
本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作者(时任道州刺史)因军事诣长沙都督府,返回道州(今湖南道县)途中,逢春水大发,船行困难,于是作诗五首,“令舟子唱之,盖以取适于道路云”。“欸乃”为棹声。“欸乃曲”是船歌。从长沙回道州,应是逆水而行,又遇上春江水涨,何以能说“宜夜行”呢?原因在于诗人的心态:乐观,平和。顺风顺水,则万物高兴;穷愁苦困,则山愁水恨。那个夜晚,元结是高兴的,诗兴大发,随行随唱,好不快乐。在快乐的元结看来,那个夜晚的山水风光无不欢畅,美好。你看,湘江水涨,与岸齐平,汪洋浩阔,空明生辉;皓月当空,银辉四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你听,轻舟夜行,哗哗有声,舟子唱咏,声情并茂;四野宁静,江河欢腾,小船载满星辉皓月,载满一船欢乐,向目的地赶去。所见所闻,赏心悦目,悦耳动心。
正当小船欢呼向前的时候,快到平阳戍(湖南衡阳以南)这个地方了,岸上突然传来高声喝问。打断了船歌,原来是戍守的官兵在喝问姓名,盘查过往行人。如此宁静美好,充满诗意的夜晚,突然“杀”出一个“守吏”来,岂不大煞风景么?岂不令人惊骇不已,恐惧万分?可是,换个角度想想吧,几番问答之后,诗人的小船又放心前行了,诗人也由惊恐不安突然变得轻松愉快,原来虚惊一场,过后想来多有意思啊!风平浪静。太过平顺的夜晚没有气氛,没有意味,只有让人忽惊忽喜、忽忧忽乐的夜晚,也就是有故事、有波澜的夜晚,才让人铭心难忘。从全诗的感情基调来看,我们可以判断,诗人并不讨厌那些查夜的官兵,相反,他倒可能认为,有了他们的恪尽职守。旅人才可能平安顺利呢。他肯定为自己的一路顺风而暗自高兴。再说,这不期而遇的一次经历,也暗示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天下动荡,时局不稳,各地管控很严,诗人算是亲身经历了。这也是一种新奇体验吧。
这个夜晚,行程顺风和乐,中途略有波澜,让诗人感到有惊无险,如释重负,诗人是高兴的,高兴的诗人才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诗意地表达出来,以至千百年后,我们仍然记得那个诗意的夜晚。
心怀“恐惧”,悲悯苍生。读杜甫的《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深深感动于杜甫将心比心,善解人意,救人急难的慈悲心理。大历二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州的第二年,他住在成都西郊滚西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住,就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这位亲戚一来就在草堂周围插上篱笆。禁止外人打枣。老妇人跑来向杜甫诉苦,杜甫就写下了这首诗来劝告吴郎。诗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想人之所想,忧人之所忧,倾注真情,使诗歌呈现出一种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诗歌前四句写诗人自己对待老妇人的态度,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二句写诗人的行为表现。“堂前扑枣任西邻”,着一“任”字,尽显神韵。任,漫不经心,顺其所为,即不管老妇人如何扑枣。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愿打多少就打多少,诗人毫不介意。为什么如此宽容、大方呢?原来,这是一位衣食无着、无儿无女的老妇人,对这样一位孤苦伶仃、生活无望的老妇人,我们还有什么不肯与吝啬呢?再说,读到这两句,我们几乎可以想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扬竿打枣。颤颤巍巍、心神不定的情景。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碎的画面啊!三、四句写诗人的心理态度。“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老妇人如果不是因为穷困潦倒。无儿无女,怎么会沦落到眼前这种靠打枣维持生计,靠施舍苦度时日的地步呢?正因为她打枣的时候心存疑惧,小心戒备,所以我们反倒要对她亲善些,不要打扰她,顺水推舟,任其所愿。杜甫眼明心细,善待老妇人,既表现他悯穷尊老、急人所难的善良品性,更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行为举止、真情实意去感动吴郎。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正是对杜甫悲悯情怀的真实写照。endprint
晚唐诗人崔涂的《孤雁》写自己对一只失群孤雁的悲悯、关心,宣示一种恻隐之心和悲悯之情:“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艚缴,孤飞自可疑。”
一只离群掉队、无家可归的大雁引发了诗人的关注和思考,诗人也把自己当作一只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大雁,对不幸的命运和艰难的飞行寄予深切的同情和真诚的理解。天穹之下,几行鸿雁,展翅飞行,向北而去,渐渐地,群雁不见了,只留下一只孤雁在低空盘旋。它不知道要飞向何方?诗人用“行”和“独”形成对比,先是群雁齐飞,呼朋引伴,随后是孤雁离群,落寞凄凉,两相比照,这只可怜的孤雁,愈发显得孤单凄凉。“归”字分明暗示群雁北飞,重回故里,终于在经过秋冬苦寒之后又可以安然享受初春的温暖和团聚的温馨。相形之下,这只掉队的孤雁,却是无家可归,前程渺茫,眼看一只又一只的大雁离它而去,而倍感凄凉。“尔”字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拉近了诗人和大雁、读者和孤雁的心理距离。诗人在想,可怜的大雁啊,你要到哪儿去呢?哪里才是你的家?焦急之情,关切之意,溢于言表。人雁对话,物我一体,以生命去观照生命,以不幸去同情不幸,我们几乎分辨不清诗人是在悲悯孤雁。还是在感伤自己。
诗歌第二联描写孤雁失群的原因和失群之后仓皇失措的表现,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时间是在晚上,地点是在寒塘,暮雨苍茫,一只孤雁在空中哀鸣,呼寻伙伴,声音定是够凄厉的了,它经不住风雨的侵袭,再要前进,已感无力,想要躲避,又无处逃生,前面不远处有一个芦叶萧萧的池塘,想下来栖息,却又影单心怯,几度盘旋,犹豫不决。写声音,着一“呼”字,喊天不应,叫地不灵,徒添失望,倍感孤单。写心理,着一“迟”字,欲下未下,迟疑害怕,体物察情,细腻入微。“暮雨”不仅冲散了群雁,留下了孤雁,也暗示时间推移,黑夜即将吞噬天地。孤雁却仍然飞无着落,情势愈发紧急,处境愈发叫人担心。
诗歌第三联紧承第二联,进一步写出孤雁奋飞形单影只的悲惨处境。乌云逼近沙洲,天地一派暗淡,构成了一个压抑的、恐怖的氛围。孤雁就是在这样惨淡昏暗的天空中飞行。陪伴它的只有凄冷的月亮,多么孤弱,又多么危险!它能找到方向吗?它能赶上雁群吗?它能安全地回到自己的家园吗?一切的关注和追问都只是增强人们的担心和忧虑。尤其要注意诗中的“低”字和“冷”字,“低”字状乌云,黑云压头,低沉压抑,似乎给人以大难临头、无处逃身之感,紧张急切,不敢喘气;“冷”字写月,清冷皎洁,孤单落寞,只有它陪伴孤雁。夜色加深,时间不早,可怜的孤雁还在天地间挣扎。月“冷”云“低”。衬托形单影只,突出了行程的艰险、心境的凄凉。诗歌最后两句写诗人的良好心愿和矛盾心情。意思是说孤雁未必会遭暗箭,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表面上是安慰孤雁,实际上却是更加担心,担心孤雁遭人暗算,担心孤雁遭遇不测,谁能预知,谁又能保证,如此孤孤单单,如此惊飞不定,能不遭遇凶险祸患呢?
全诗写孤雁,融情于雁,写它惊呼失侣,写它飞无定向,写它怕下寒塘,写它穿云随月,写它怕逢暗算,写它心有余悸,无一处不凶险,无一处不恐惧,融进了同情,灌注了悲悯,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诗人对孤雁的全程跟踪和全心关注,这是悲天悯人、博爱万物的典型体现。诗人崔涂正因为此诗写得好。情景交融,情意凄切,而被人誉为“崔孤雁”。
天罗地网,“恐惧”不言。唐代诗人朱庆馀的《宫词》和罗隐的《鹦鹉》均是描写宫中鹦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言可畏、处世艰难的社会现实。朱庆馀的《宫词》是这样写的:“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罗隐的《鹦鹉》:“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宫词》抒发美人之怨,《鹦鹉》表达士子之恨。美人怨什么呢?春暖花开,幽闭深宫,没有自由,没有爱情,没有幸福,唯有琼楼玉宇做伴,学舌鹦鹉相陪,青春日渐流逝,华颜不再美丽,一怨也。美人出场,相依相伴,立于轩前,互吐衷肠,聊以自慰,本来应是难得的机会,本应有千言万语,汩汩滔滔也叙说不尽,可是两位宫女却是含情不吐,欲说还休。有所顾忌。什么原因呢?原来是担心自己的说话被鹦鹉偷听了去,一不小心,传扬出去,岂不招惹麻烦?按理说,鹦鹉不会主动告密,宫女也不会说出什么惊天话语,可是她们依然担心,依然提防,保持高度警觉。宫女们生活于布满天罗地网的宫中,言说不自由,有苦无处诉,有痛无人说;相反,一言一行得时时在意,步步留心,活得好苦好累,二怨也。
士子又恨什么呢?同样有两恨。一恨身不由己,被人禁锢,不得自由。你看,关在笼中的鹦鹉,笼子雕绘精美,江南温暖如春,衣食无忧无虑,可是,翅膀被人剪去,自由被人剥夺,言说被人驯化,怎不叫它伤悲愤恨?联系诗人的处境来看,罗隐生当唐末乱世。虽然怀有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屡试不第,流浪江湖,无所遇合,到五十岁那年投奔割据江浙一带的钱锣,才算有了安身之地。他的处境不也与笼中鹦鹉惊人相似吗?
二恨言不由衷,鹦鹉学舌,祸从口出。鹦鹉的特点是善于学人语言,不伦不类,引人发笑。诗人不去关注鹦鹉惹人发笑这个特点,而是敏感地想到更可怕的另一点:你还是不要说话过于明白吧,明白的话语反而难以出口啊!言外之意是:语言不慎。足以招祸;为求免祸,必须慎言。杨修恃才傲物,因言获罪;祢衡张狂无度。因言致祸。类似的例子不还很多吗?再说诗人自己,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养成了愤世嫉俗的思想和好为讥讽的习气,一时难以改变,肯定会招惹麻烦。官场是一张天罗地网,为人为官,得慎言慎行、如履薄冰才行,不然凶多吉少,惹火烧身!
白居易的《春词》也写到鹦鹉:“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斜倚栏杆背鹦鹉”,刻画人物形象,甚是鲜明生动。一个斜着身子,倚着栏杆,弱柳扶风、楚楚动人的美人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背对鹦鹉”这一细节耐人寻味,美人背对鹦鹉,不敢言说宫中之事,原来是怕鹦鹉学舌,被人听了,告了密,惹来祸端。宫廷生活之黑暗,禁锢之严酷,由此可见一斑。白诗中女主人公也不敢在鹦鹉面前开口,是害怕祸从口出,惹来麻烦。还是担心鹦鹉看见自己的点点泪光而嘲笑自己呢?是心事重重,没有勇气面对鹦鹉,还是怕自己会情不自禁对朝夕相处的仅有的这么一个伴儿说出心里话,而它又不知道保密会张扬出去呢?一个“背对鹦鹉”的动作写出了宫女矛盾复杂的内心情感,意味深长。
结合诗人的命运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诗人是在托鹦鹉伤身世,可是,超越这个层面来看,我们有时又不得不承认,鹦鹉也许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是啊,社会依然如此复杂,人际关系也常常会紧张,每个人都有很苦,很累的时候,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多少有些像鹦鹉一样的险恶处境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