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民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贫困与对策
王小民
公共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元素。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其公共精神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国梦”的实践进程。大学生公共精神现状如何?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寻找一条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可行路径。
大学生公共精神全媒体培育研究
公共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元素。全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知识精英”,他们的态度与言行对舆论环境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的公共精神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中国梦”的实践进程。大学生公共精神究竟面临何种境况?全媒体背景下如何寻找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可行路径?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做些研究和探讨。
(一)周边环境浊化,不良观念泛滥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一再面临着被曲解的命运,其中“经济决定论”便是不断涌动并逐渐壮大的“暗流”。尽管恩格斯在《致布洛赫的信》中已经明确指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1]
但这还是阻止不了“经济决定论”在中国大行其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一度被“经济决定论”的“暗流”支配,并异化成“唯经济论”“唯GDP”的思维模式。在众人眼里,“唯经济论”就是“唯金钱论”,“经济”被粗暴地和“金钱”画上了等号,这直接导致了价值观的扭曲、信仰的迷失和道德的沦丧,造成了公共精神的成长发展步履维艰。
在“唯经济论”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人们轻视甚至忽视了文化的“化人”作用,导致功利主义文化盛行。现代教育的指向本来是人的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使人成为人”,其核心和灵魂就是“育德”。但当下教育却在社会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导致德育从“德智体美”的教育实践中分离出来,并逐渐被边缘化、外在化。最终,大学生“三观”走样、公共精神式微就不足为奇了。
社会文化环境不断接受着外部环境的挑战,西方文化用强势话语体系和先进传播方式争夺人心、争夺阵地。常有人说,美国靠薯片、芯片和大片这“三片”传播美国文化,推销其价值观,也给中国青年“洗脑”。洗脑这个词用得特别好,一点都不危言耸听。因为大学生“三观”的形成与发展深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西方某些不良价值观的涌入,极大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全媒体生态系统部分失衡,大学生媒介素养不足
全媒体过度商业化带来信息的选择性失衡,给公共精神造成很大的损害。为了追逐最大程度的商业利益,传媒人和传媒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地消费着全媒体,以增加点击量(销量)、获取知名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下全媒体中的“标题党”现象就是明显的案例。
全媒体发展迅速,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并未跟上。也就是说,全媒体生态系统并不完善,某些方面尚缺少有效的监管和制约,导致了过度媒体化,由此带来了全媒体时代舆论秩序的失衡,使得网络空间内的声音“喧哗嘈杂”。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大学生无时无刻不与信息打交道,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高低关乎大学生的发展。目前来看,大学生的整体媒介素养实质上还处于“贫困”阶段,主要表现在面对信息诱惑时免疫力低,选择有效信息、甄别是非信息的能力偏弱,发出信息时理性思维缺乏等。
(一)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功能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成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的影响越来越大,只有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才能抵制这股歪风邪气。当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靠树立观念、坚定思想还不够,最后需要我们用体制机制加以保障。
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要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因为“崇公抑私是传统文化中最活跃的思想因子”。[2]我们的传统文化提倡的是“先公后私”“大公无私”。在传统社会,人们便不断地追求“公”,千方百计“抵制、防止和扼杀与‘天下之大公’矛盾、冲突的‘私欲’等”。[3]因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将对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的功能。这需要学校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尽早实现行政与学术的分离,消除教育领域内的“官本位”思想,给予教育主体足够多的自由和权力,强化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同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要跟上,并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去。家人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教育,社会广泛应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化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公益环境,把握主流舆论导向等,以此来培育公共精神,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净化全媒体生态环境,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要净化全媒体生态环境,完善全媒体生态体系。一是要传媒人及传媒要坚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做好“议程设置”,自觉抵制庸俗、低俗、恶俗的话题,不能因为商业利益不断跟进炒作,成为污染媒体环境的帮凶。二是要加强网络空间管理,完善监管制度。不仅要加强对传媒人和传媒业的管理和监督,还要加强对“意见领袖”,尤其是“网络大V”的管理和监督。三是要加强对网上言行的管理和监督,用法律和制度规范网络言行,防止随心所欲的发声,严厉打击恶意中伤、诽谤污蔑、造谣传谣等行为。
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要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让其学会“说话”和甄别信息。一是要让大学生学会“好好说话”,不要因为观点的不和就你骂我打、纠缠不休。二是要让大学生学会“认真说话”,不要看完网上的内容就不加思考地评论,不要看到很多人的观点就人云亦云,要学会思考,提升判断真假、明断是非的能力。三是要让大学生学会“小心说话”,这不是言论限制,也不是鼓励沉默,而是希望在热点话题、公共事件等面前镇定冷静,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跟风、不随大流。
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还要在大学生中培养“坚实的核心”,让之与“沉默的大多数”作斗争。“坚实的核心”指的是那些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愿意或敢于说出自己意见的个人或群体。“坚实的核心”既不和“跟风的大多数”为伍,也不与“沉默的大多数”为伍,而是敢于发出理性的声音,表达理性的观点;既能在平时引导校园主流舆论,传播正能量,又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驳斥网络上充斥着的错误观点和舆论,防止“沉默的螺旋”发挥不良作用。只有大学生中的“坚实的核心”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才会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为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6.
[2]刘畅.中国公私观念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4).
[3]袁祖社.中国传统社会之“伦理本位”特质与民众“公共精神”的缺失——立足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所做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王小民(1984—),男,山东邹平人,硕士研究生,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