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姣
四川省彭州市天彭镇西郊小学,于1930年由留学归国的一代名儒刘鼎彝创办,历史悠久、办学底蕴深厚。学校以“同伴教育”为办学理念,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让快乐教育贯彻课改、让德育精神融入实践、让艺体教育回归本位,推动曲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打造校园文化曲艺特色品牌。学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曲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曲艺基地学校”等。
一、健全管理体制,保障曲艺教育开展
(一)健全机制,为曲艺教育保驾护航
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分管行政领导任副组长、其他行政领导和相关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曲艺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曲艺进校园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并将曲艺教育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教育处、德育办、少先队、总务处等部门定期研究曲艺教育工作,制定计划、组织检查和进行指导,并保证资金、物资到位,保障曲艺进校园工作有序进行。领导小组成员经常对社团活动和艺术课堂进行检查和指导。
(二)完善制度,为建设曲艺特色学校提供保障
为加强对全校艺术教育的规范管理,学校先后制定了多项艺术教育工作制度,如:《彭州市西郊小学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彭州市西郊小学社团活动制度》、《艺术教师考核奖励办法》等,每项制度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从而保障了曲艺进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规范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彭州市西郊小学是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进行课程规划。学校将“曲艺进校园”纳入校本研修的范围,加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通过“同行学院”社团活动,在艺术类中开设了曲艺社团,综合类中开设了曲艺文化与欣赏。有曲艺爱好或特长的学生参加相声、快板、二胡等曲艺社团,由曲艺专业教师任社团指导老师,每周四下午参加训练;其他学生在班上由班主任老师带队,以校本教材为蓝本,学习曲艺常识和名家精品欣赏,融学习、趣味、欣赏于一体,深受学生的欢迎。
其次,组织教材编写。由德育、艺术、教学、科研、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骨干和有曲艺爱好的教师成立了校本课程研发小组,搜集了教学及欣赏素材,编写了校本教材《我爱曲艺》。教材以“曲艺”为特色建设切入点,选择适合学生兴趣发展的校本教程(相声、快板、小品、四川清音、四川谐剧、四川连箫),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学校将教材发到每位老师手里,通过组织学习,在班上对学生进行曲艺文化欣赏。
再次,落实学科渗透。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曲艺文化,如曲艺欣赏课,语文教师通过给学生介绍相声、评书,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古代故事;音乐老师通过搜集不同地区的鼓曲教学生演唱,老师们在课余的时候会相互交流心得与探讨教学方法,他们围绕主题,融合思想,形成了多学科间的渗透与合作。学校还在美术与体育学科内,把地方曲艺文化通过剪纸、绘画、游戏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
三、丰富师资力量,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一)培训曲艺教师。学校选拔一批有曲艺爱好或艺术教育特长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派送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提高曲艺素养,掌握曲艺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奠定师资基础。
(二)外聘专业教师。在充分挖掘本校有特长教师的基础上,学校还聘请了彭州市、成都市有一定知名度的曲艺艺术家到校担任兼职辅导员。如聘请彭州市曲艺家协会秘书长武朝正作为学校的艺术顾问全面指导曲艺工作,聘请彭州市知名二胡演奏者何明泽老师到校指导二胡社团……在他们鼎力帮助下,学校成立了“少儿相声”、“少儿二胡”、“少儿快板”、“少儿谐剧”等曲艺社团。
(三)诚邀家长参与。学校聘请在曲艺方面有特长的家长志愿者,请他们走进课堂,和孩子一起表演,享受亲子活动带来的乐趣。一些家长还受邀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庆祝活动、艺术节展示及比赛等表演,为学校曲艺活动的开展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四)教师互助协作。“曲艺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其他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原有基础上,美术、体育、手工等社团,通过剪纸、书画、游戏等形式,融入曲艺文化。老师们从原来的被动执行变为了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和快乐体验者,使得老师对自我认识也有了重新定位,增强了教师对曲艺课程的兴趣和认识。
四、丰富活动形式,凸显曲艺教育成效
(一)拓展曲艺活动内容
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艺术素养,学校在每周四下午开展“同行学院”社团活动,学生选择参加艺术、体育、综合3个大类22个小类的社团,其中包括快板社团、谐剧社团、二胡社团和相声社团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自由选择兴趣小组,然后各社团负责教师根据自己小组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按时开展活动。
(二)搭建曲艺活动载体
学校每年举行“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每月结合各类节日举行庆祝活动,每周结合升旗仪式举行班级才艺展示。曲艺社团的成员们在各类活动中都会展露笑脸,给全校师生带来不一样的传统文化盛宴。学校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级,进行表彰奖励,为曲艺特色学校的创建和曲艺的推广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彰显曲艺活动成效
近年来,“曲艺特色学校”的建设和推进,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曲艺的兴趣,让孩子们了解和亲近经典,还帮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学校多次参加了上级组织的艺术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参加成都市、彭州市学生艺术节,获得优秀组织奖。先后选送100多名学生参加比赛,有60多名学生获奖。
通过各类比赛,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了孩子对曲艺艺术的热情和灵感,陶冶情操,提升曲艺艺术修养,也营造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不断完善总结,探索曲艺工作新路
(一)制度化。学校将不断完善“曲艺进校园”的工作制度,让这项工作的评估更细化,不断扩大曲艺兴趣小组的规模,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让每个学生都会一段曲艺表演。
(二)课程化。为让学校的活动更专业,学校要在“曲艺进校园”这一课程资源上下功夫,在已有的基础上,再把曲艺知识介绍、学校活动的组织、学生活动情况等内容系统化、专业化,使艺术课程、曲艺社团、活动演出三位一体;学生学习、体验、展示三位一体,让学生学得更精,学得更多。
(三)常态化。学校将把曲艺教育长期开展下去,让每个学生通过曲艺文化熏陶,都能像喜欢传唱流行歌曲一样热爱曲艺文化,让曲艺也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学校也期待有曲艺艺术天赋的学生能通过小学这段人生启蒙的滋养,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能得到更专业的学习,为曲艺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四)特色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把少儿快板、少儿二胡、少儿相声作为曲艺活动的特色项目,不断充实学生社团,毕业一批,新增一批,把现有节目作为保留节目传承下去,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少儿曲艺人才。学校还要加大宣传,到其他学校进行巡演,带动全市其他学校参与进来,让彭州教育扩大曲艺知名度,弘扬彭州曲艺文化,真正做到曲艺特色学校的特色化、示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