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明 韩永贤 韩永明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八队青海西宁810012)
东昆仑地区铜矿成矿远景
■马忠明 韩永贤 韩永明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八队青海西宁810012)
青海东昆仑地区位于秦-祁-昆古陆边缘深断裂成矿构造带西端。本文对东昆仑地区的地质构造等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该地区铜矿的成矿特征及成矿远景
东昆仑铜矿 成矿预测 成矿远景
东昆仑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南缘,西起青新两省区交界,东至鄂拉山的哇洪山—温泉断裂带,东西长约800km。区内地势高耸,大多海拔在4000m以上,相对高差500~1600m,尤其是西段的部分地带为高寒山区。
区处于古元古欧亚大陆陆核基底南缘,秦—祁—昆边缘构造活动带,具有独特的大陆边缘活动带的大地构造特点。
自元古代柴达木古地块南缘发生边缘断裂以来,东昆仑地区先后经历了4次较大规模的拉伸与闭合过程:
(1)中—晚元古代,柴达木古地块南缘发生近东西向的边缘裂陷,在金水口群基底之上沉积有小庙组、狼牙山组与丘吉东沟组的石英岩、石英绢云母片岩、长石石英岩夹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白云质大理岩、硅质白云质大理岩等沉积变质岩,局部有万宝沟群浅变质碎屑岩、玄武岩、碳酸盐岩,构成本区第一盖层。
(2)寒武纪早期,沿昆中大断裂该区再次张开,形成边缘海盆,发育有火山喷发沉积岩系,具有大陆边缘裂谷特征。至奥陶、志留纪时,该区又大幅度拉伸,形成滩间山群(纳赤台群)以基性、中基性为主的厚层火山喷发沉积岩系及与其有关的喷流沉积铁多金属矿层或矿源层。加里东运动结束了第二次裂陷拉伸环境历史,使柴南缘形成了一个由紧密褶皱及大量花岗岩侵入体组成的柴南缘加里东造山带,使柴达木古陆块南缘大面积增生。
(3)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自昆南断裂带以南发生大面积、长距离裂陷,即古特提斯洋形成,该区为多岛海洋。其北面陆地一侧形成泥盆—石炭纪的小型陆相火山和碎屑盆地沉积;其南面海洋一侧形成大片浅海相碳酸盐台地沉积。诸多古老片岩和片麻岩岛及早古生代岛屿被包在石炭—二叠纪的碎屑—碳酸盐岩层之中。二叠纪末的海西运动结束了第3次拉伸沉积历史,古特提斯洋在该区消失,形成海西期昆中褶皱造山带,并有造山花岗岩侵入。
(4)在大陆体制下,该区由于基底近东西向断裂和后期叠加的北西向、北东向及近南北向断裂所形成的局部拉伸、断块升降,形成许多断断续续、雁列分布的陆相碎屑沉积中新生代山间盆地,即盆山构造。
按该区构造演化和地层组合,东昆仑地区有4个构造层群:①前古生代变质岩构造层群(金水口群与万宝沟群);②早古生代浅变质岩构造层群(纳赤台群[10]和滩间山群);③晚古生代海相沉积?火山沉积岩系构造层群;④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火山沉积岩系构造层群。前三者均位于柴达木古陆块南缘,代表3次构造上的开合运动,而最后一次则代表大陆内部开合与升降运动。在前3次开合运动的后期,都有相当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特别是印支期的造山岩浆侵入活动对该区的内生成矿作用影响最大。
分析认为,该区铜矿床主要有3种类型,各分布于不同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内:一是造山晚期矽卡岩型+斑岩型矿床,如卡尔却卡铜钼矿等;二是造山晚期斑岩型矿床,如乌兰乌珠尔斑岩铜(锡)矿和鸭子沟铜钼矿等;三是晚元古代热水喷流沉积并经岩浆叠加改造矿床(如督冷沟铜钴矿)或晚元古代热水喷流沉积+斑岩的复合型矿床(如东大滩)。
(1)东昆仑地区是一个位于柴达木陆块南缘的边缘深大断裂活动带,具有多期活动、开合演化特征,以昆北、昆中和昆南三大断裂为界跨3个三级大地构造单元,即祁漫塔格晚元古—早古生代叠加裂陷带(Ⅰ)、东昆仑古生代岛弧带(Ⅱ)和古生代消减杂岩带(Ⅲ)。区内地层出露较全,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有多种金属成矿类型。
(2)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对该区内生成矿具有决定性影响,它一方面活化改造早期地层中成矿物质,另一方面又叠加了岩浆带来的新组份,结果形成了该区特有的多种类型矿床组合格局。该区铜多金属成矿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斑岩型矿床、斑岩型矿床、热水喷流沉积(改造)或热水喷流沉积+斑岩的复合型矿床,且常有数个类型的矿床同位产出。
(3)根据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部分物化探资料分析认为,该区铜等金属矿产找矿潜力大,并初步选出雪山峰斑岩型铜矿靶区、乌腊德斑岩型铜矿靶区、东大滩斑岩与喷流沉积复合型铜矿靶区、牙马托层控热液改造型铜矿靶区、哈图沟那仁矽卡岩型—斑岩型铜矿靶区、哈尔汗火山喷流沉积(改造)型铜钴矿靶区和马尔争热水喷流沉积型铜矿靶区等7个有力找矿靶区。
[1]朱谷昌,丰臣友.柴达木南北缘大型铜铅锌矿资源基地评价技术开发及应用报告[R].北京: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2011.
P62[文献码]B
1000-405X(2016)-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