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安徽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地域文化传播与纪录片教学——以一次课教学为例
王莉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舌尖上的中国》以平民化的视角,通过美食及与美食相关的人物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及地域文化的魅力,在纪录片领域发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嗓音”,是国家媒体人文化意识觉醒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有益尝试.影片对地域文化的成功传播也为纪录片的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例.
地域文化传播;纪录片教学;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为观众呈现了视觉的饕餮盛宴,更是记录了国人的美食图谱,揭示了中国人饮食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展现了一幅幅地域文化图谱.《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是中国的纪录片发展的成功;也是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传播当下中国地域文化乃至构建国家形象的成功.因此,无论是纪录片教学中作为优秀案例,还是在构建地域文化、国家形象方面给文化工作者的启示,《舌尖上的中国》都是不可多得的范例.
课程《纪录片创作》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必修课程,笔者从2006年开始讲授本门课程,2008年开始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地域文化传播的教学思路,结合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当下热播的优秀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和传播策略,力求开阔课程的教学思路.本次课程以45分钟教学过程为例,讲授《舌尖上的中国》中《自然的馈赠》中所运用的故事化的创作手法以及如何叙事过程中成功地传播了我国的地域文化.讲授过程具体如下:
在本门课程之前的教学之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了弗哈拉迪的作品《北方的纳努克》,此部影片主要通过故事展现了猎人纳努克的生产、生活及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课程导入阶段,教师以纳努克一家依次钻出皮筏子、建造被称作“伊格鲁”的冰屋、纳努克和冰窟窿下的海豹进行的拉锯战等等激烈、有趣的场景开始,通过回顾这些新奇、有趣的场景,既复习了旧课,又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新课.
《北方的纳努克》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场景讲述爱斯基摩人的日常生活以及隐含的生存智慧和生存哲理的手法,同样体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继而巧妙地联系《北方的纳努克》和《舌尖上的中国》的共通之处,并且以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故事讲述生存理念的创作手法能够让作品更吸引人,让纪录更具魅力,那么如何运用故事化的创作手法?如何讲述人的生存理念?如何传播地域文化?通过设问引入本次课的授课主题——以《自然的馈赠》为例来分析通过故事化方式讲述故事人主人公生存理念的创作手法.
在主题讲授过程中,主要从《自然的馈赠》中所体现的三个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2.1交叉叙事,有机衔接
首先,可整体分析《自然的馈赠》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在这一集中,影片主要向观众呈现了“松茸、笋、诺邓火腿、莲藕、鱼”这五种食材,并以八个小故事通过交叉叙事的方式呈现了五种食材的特质.进一步分析每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从这种食材产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出发,自然地引出与食材关联的故事及主人公.而讲述主人公的故事,遵循的思路是劳动者就地取材,做出美食.“劳动——收获——做菜——生活”这四个环节成为故事叙述主线,同时食材的特点、收获之后的“庆祝”等活动为故事叙述辅线,主线与辅线交叉叙事,在有机的衔接中,完成叙事.[1]
此时,可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人物”与“食材”两条线索交叉出现,共同完成叙事.那么“人物”与“食材”交叉出现的意义是什么?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可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纠错,引出正解:如果单独讲述“人物”或“食材”,首先,不能将人与食材紧密关联;其次,长时间讲述“人物”或长时间讲述“食材”,都会因为长让观众感到乏味;而片中所采用的交叉叙事恰巧避免了这种乏味,并且,在“人物”与“食材”不断的变换过程中,体现出情节,产生了故事化的效果.
此时,适时地让学生感知,导演通过“食材”讲述“人物”不仅是形式的需要,更是基于“人物”故事之中所体现的人的生存理念、生存哲学,传达出的地域文化精神实质的需要.从“食材”到“人物”,从“人物”到“人物故事”,从“人物故事”到“生存理念”(或“生存哲学”)导演的这种叙事路径,实现了从“食材”到“地域文化”跨越——讲述“食材”,却不止于“食材”;讲述故事,是为了传播文化.讲授中,可以《自然的馈赠》中诺邓火腿的制作片段为例说明.通过传授诺邓火腿的制作方法,传达了父母向子女传授中国饮食的制作工艺,实际上传承的是以食物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重家庭、重传统的文化理念.
其次,讲述五种食材的八个小故事,它们之间又是如何衔接的?通过梳理和总结,可举例向学生分析衔接自然的精妙之处:从松茸切换到竹笋,利用了这两种食材的共同点——来自于山林;从诺邓火腿过渡到莲藕,画面从河谷切换到湖泊,它们的共通之处——水;而莲藕与大头鱼之间的转场,则是利用了职业采摘者和捕捞者和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举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其它食材之间的转场.食材之间这种内在的有机关联,使得影片转场之间,流畅自然,不留痕迹.这说明了创作团队在策划、拍摄及后期制作的各个阶段都能够严格把控内部结构,使得整个作品前后连贯、一气呵成,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在自然、流畅的转场中过渡完成,让受众在一个个衔接自然的故事中品味美食、品味人生,感知文化,同时地域文化以一种“润物细无声”方式,在不同的人获取食材的小故事中得以传播.
2.2设置兴奋点,把控结构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过设置“兴奋点”来“躲开平淡”,力求引起观众的兴趣.《舌尖上的中国》中“细节”是这部纪录片的兴奋点,正是这些兴奋点令片子新鲜不断,奇妙不断,让观众在收视上始终保持极大的好奇心.
这个部分的讲述过程中,应辅以《自然的馈赠》中的视频完成,结合视频画面解析相关片段.可举例:
以设问的方式总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以设问引出创作方法:这样处理好处在于食物的诱人之处被放大,引得观众垂涎欲滴,这些“兴奋点”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冲击、情感冲击,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传达不同地域人们情感观念的不同,也让片子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样处理的结果令观众观影过程中身心俱动,实现了观者与传者之间的心灵沟通.[2]
2.3利用悬念,引人入胜
此段落的讲述可以电影大师罗伯特·雷德福理念引出,即“……纪录片的崛起当中,充满悬念和冲突的叙事情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告知学生,纪录片的创作,悬念的营造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作手法.本次课中,可先播放《自然的馈赠》中30分25秒—33分27秒的视频片段,并且通过分镜头脚本具体分析悬念的设置,分镜头脚本如下:
通过分镜头脚本,讲述影片中悬念的设置和营造:在制作完“鱼头泡饼”之后,画面中出现“灯火通明……喧嚣热闹的场景”,紧接着“凌晨4点”的解说字幕,将“查干湖的渔民在夜色中行走在结冰的湖面上”的场景,将观众带入紧张的气氛,而接下来的“马蹄声和车轮压碾冰面声音”继续将悬念的设置发挥到极致.“往哪里走.谁也不敢乱说话”、“一场依靠经验的赌博,要持续数个小时”的解说,让观众的心更加绷紧起来,直到天亮,画面才变得明亮起来.但即将开始的捕捞工作,仍然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焦虑、紧张也仍未从观众的刚刚释放的心情散去.[3]
这个段落中,创作者通过悬念的设置最大限度激活了观众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令叙事过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同时,渔民对于自然、对于捕捞工作的态度,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智慧在惊险、刺激的叙事中自然呈现.
3.1教学内容的反思
《舌尖上的中国》展现饮食知识、饮食习惯、饮食态度的同时揭示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人文气蕴、精神内涵,实现了纪录片在文化传达方式上的突破;实现了从细节入手,逐步递进,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创作手法的突破;实现了国人的文化传统以美食为载体的传播途径的突破.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既把握了当下先进纪录片创作理念,又能让学生在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影片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传统,恰当地嵌入爱国主义的教育,令他们直观、深刻地领悟“中国梦”的内涵.
3.2教学理念反思
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中秉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通过设问、学生互动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问题之间强调了授课重点,强化了授课难点.教师在教授本门课程中尝试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在本次课前,学生可观摩《自然的馈赠》,再通过课程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学习.
从《北方的纳努克》到《舌尖上的中国》,变化的是技术,创新的是艺术观念,但不变的是人类故事的渴求,对生存家园的热爱和守候.纪录片就是通过故事,传播文化;故事化是形式,传播文化才是纪录片的应有之义.
〔1〕〔3〕滕天天.《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国际语境下的中国表达[D].陕西科技大学,2014.22、32、34.
〔2〕娄传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分析纪录片故事化的不同手段[J].群文天地,2012(11):123-124.
G642
A
1673-260X(2016)04-0207-02
2015-12-23
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014jyxm726);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4yjrc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