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强,张国升,刘金旗
(安徽新华学院 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学专业综合改革研究
卫强,张国升,刘金旗
(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本文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我院实践成果,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改革四个方面,为药学专业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顺利推进提供了思路.
应用型;药学;综合改革
为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于2011年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高2011[6]号"教高司函2011[226]号)[1],实施专业综合改革旨在发挥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整体提升[2].
我院药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从知识结构上需要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二是从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理论和综合分析、实践能力;三是从素质结构需要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如语言表达、团队合作、交际能力等.药学专业综合改革需要多年的建设和实践,才能产生综合效应,最终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其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以药学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中心,聘任拔尖人才为带头人,建设一支热爱教学、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师资队伍.同时,以应用性课程研究为目标,以模块化设计为手段,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形成多元化考核体系,重在挖掘学生学习和创新潜力.在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药学产品体验作为实践教学的落脚点.为保障建设目标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2.1教学团队建设
本院药学专业教学团队作为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本着“培养、引进、提高、合作”的原则,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急需的的师资队伍,尤其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帮教制”,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或做访问学者,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
以行业、企业为重点,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选送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急需的“双师型”教师.大力引进企业一线高级工程师进入师资队伍,补充行业企业师资不足.邀请更多行业、企业人员,特别是药品生产、营销、管理类精英到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选送教师赴合肥应用型联盟高校如合肥学院、巢湖学院、皖西学院等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加强教学方式、方法交流,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加强与企业横向联系,促使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药学专业的建设是建立在药学、化学、医学等多种学科基础上的,课程的设置既要避免偏向某一学科的倾向,又要防止形成各种课程简单的叠加.通过整合和改革,需要建立药学、化学和医学三个主要的课程体系.药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化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合成反应等课程;医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药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人体解剖生理学、临床药学概论、临床药学等课程.三个课程体系之间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我院药学专业现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特色课程2门,校级教改课程1门.在教学改革中着重做了如下工作:
2.2.1研究专业课程模块中课程的筛选和整合,加大应用型课程开设力度
筛选和整合当前的药学专业核心课(《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药品营销与贸易》,《药事管理学》等),理清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的关系,以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构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课程,加强模块课程间整合力度.删除与专业联系少、行业应用少的课程,适当降低理论性强、应用性低的课程学时,增加与专业发展、行业标准、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如在专业基础课或选秀课中增加《药学专业英语》、《临床用药指南》、《药学行业职业标准》、《药学文化概论》、《物联网》、《现代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课程.《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理学》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引导,增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中课程选修的力度,在模块学分范围内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课程.改革传统的学期排课时间,将专业模块课程尽量提前至第4、5、6学期,同时产品体验环节提前至第6学期,避免传统的7学期开设专业课和生产实习课程,学生已处于就业、考研状态,学习热情下降,厌学情绪比较严重.
2.2.2以专业课程为核心,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面向行业生产一线编写教材
专业课程直接与药学专业就业有关,而针对其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尤为重要.因此,需要促进专业课程模块中综合性实验和中试实验的设计和整合.结合毕业论文、课题研究或行业联合,加大中试实验比例,使学生熟悉中试设备原理和操作.为了深化产品实验,需要与研究所、生产企业合作编写《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理论和实验教材,与药品销售企业合作编写《药品市场营销学》,与药品监督管理部分联合编写《药事管理学》教材.同时,与药品研发、生产、质检部门联合编写等职业标准课程教材是强化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捷径.
2.2.3以执业药师培养为目标,构建执业药师培养模块
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施执业药师制度,药学专业建设的一个突出重点应放在执业药师的有效培养上.药师负有审查处方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向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等职责[4].到2013年底,中国有药品零售企业42万家,全国注册的执业药师只有8万多人.我国专职的临床药师缺口更大,很多医院100个床位配不到1名药师,与发达国家配备水平相距甚远[5].因此,需要增加《药学专业综合知识》、《中药学专业综合知识》等执业药师考试课程,梳理执业药师考试涉及的其它专业课程和内容,形成执业药师考试内容体系.以执业药师人生发展规律和规划为调研目标,梳理在企业、研究所、药房、批发企业的执业药师人生发展轨迹和能力要求,引导学生自觉规划自己的职业走向,由执业药师向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过渡.
2.2.4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以产品体验为模式,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是要强化实验室硬件建设.目前,我院药学院实验室拥有17个专业实验室,面积1940m2,仪器设备价值1000多万元.现有药用基础化学综合实验室、药剂学实验室、药物质量控制实验室、医药学基础实验室、药物制备实验室等基础实验室.同时,我院建成化学原料药中试实验室、天然药物原料药中试提实验室,药物制剂等中试实验室,购置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设备、中试反应釜、自动颗粒包装机、包衣机、微波萃取器、制备型液相色谱仪等仪器,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构筑中试实验实训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另外,还建成中药数字化标本实验室,实现了中药数字化识别和自主识别功能.建成模拟与仿真实验室,购买或制作模拟与仿真实验课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药学专业与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先锋制药有限公司、合肥今越制药有限公司、安徽联创药物化学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或研究所建立产学研教学基地和生产试验实训基地,聘用企业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研究员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发挥优质社会资源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作用.同时,鼓励校内教师利用假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挂职锻炼,加大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二是要夯实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我院与合肥软件企业合作,成功开发面向实验室管理的管理平台(见图1).包括日常工作(实验室安排,耗材申报管理、实验预约管理和资源共享等栏目)、基础信息(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实验室管理、班级管理、药品管理、账号维护、用户管理等栏目)、查询管理三个菜单,可满足实验室正常信息交流、维护和查询使用,使教师在家中课享受实验室资源.
图1 药学院实验室管理系统
三是要强化专业实验的整合力度,以产品体验为主线,将药品的合成、制剂、分析和药理活性串联起来,加强产学研合作.如整合《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门课程实验构建综合实验模块;整合《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学》专业课程实验,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拿出2-3个药物,如以阿司匹林片、对乙酰氨基酚颗粒为产品进行综合性实验,让学生体验药品专业实验全过程.依托与与合肥今越制药有限公司、安徽国正药业和安徽省华康医药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基础,以企业产品体验模块为主线,设置综合实验.如以复方丹参片、板蓝根颗粒、感冒灵胶囊、川贝枇杷胶囊等为例,让学生体验其提取、纯化、干燥、粉碎、混匀、制剂、质量控制、销售等全过程.从而,将学生的学习落脚点放在产品开发和生产上.根据教师学术特点,充分整合科研力量,凝练研究方向,形成原料药开发和食品、保健品研究两个科研方向,积极进行产学研合作.如援助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合肥百福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益母草制剂质量控制、榴莲制剂抗家禽病害研究”等7项技术,申报国家专利4项.研发的油茶洗理香波、纳米蜂蜜乳、十二生肖保健香囊、虫草强身健体口服液等产品也正在进行产业转化.
四是要夯实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强化高级人才引进,构建创新实践体系.通过外引内培,弥补实验教师和管理员不足;把青年教师参与实验、实训列为教师绩效考核项目,作为晋升职称、评聘及提高待遇的条件.如图2所示,以四大模块构建实践创新培养体系,使学生四年实践不断线,实践锻炼系统化、科学化.四个模块包括:管理模块、基础实验模块、科研创新模块和实践应用模块,循序渐进,推进实践锻炼.管理模块的统筹管理,其特色体现在:学生入学即成立学生兴趣小组,为实践锻炼的互帮互助基层组织.专业实践实行导师制,对学生兴趣小组进行指导;学校专设实践指导小组,评估实践导师、学生兴趣小组的工作.基础实验模块通过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逐步提升实验难度和深度,增强动手能力.科研创新模块通过学生自研课题、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参加挑战杯比赛获得创新灵感,提升科研水平.实践应用模块通过毕业综合实训、毕业论文研究、课程见习、集中实习实训和毕业自主实习多种实践形式强化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图2 应用型实践体系设计
2.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在药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2.3.1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改革,增强教学效果
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在所有课程中倡导以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范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为特色的教学方法改革,精选教学模式和方法,考察教学方法与专业课程教学的适应性,教学方法对授课学生的适应性,使教学方法体现在“精、新、实”三个方面.
2.3.2变被动为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积极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强化网络技术的平台应用能力,研发精品课程网络平台,提供多媒体课件、经典案例、精品课程录像、课程简介、课程教案、师资队伍、实践教学、项目申报书、执业药师考试试题、自测习题等栏目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从板书教学到网络共享的转变.
2.3.3强化课程教学改革,整合和创新教学内容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创新.根据专业应用性需要,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再整合,选取与以双证教育为基础,将课内习题、执业药师考试习题、考研习题搬入讲台,强化针对性训练,扩大学生视野,使树立课程学习目标,促进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4改变考核方法,注重知识应用
改革传统的单一卷面考核形式,以科技论文、创新发明、产品设计、创业思路等作为考核方式,重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向创新创业方向发展.同时,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实施“全面考核”.在考试内容上,要求不仅考核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3.5以科研反哺教学,注重在大二、大三学生中进行科研训练
为强化药物合成、药物制备的感性认识,增加研究、探索和创新能力,选择对科研感兴趣的大二、大三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增强创新意识和实用能力的培养[6].
2.3.6“三年一贯制”论文研究模式
“三年一贯制”,即从大二开始,实践导师与学生讨论毕业选题,学生对后续三年中的理论、实验、讲座、实训、竞赛等任一兴趣点进行选题尝试,在整个三年里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论文[7].这完全杜绝了最后一年考研、就业对毕业论文研究的巨大冲击,使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中聚集兴趣点和闪光点.
2.4教学管理改革
2.4.1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围绕药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开展大讨论和座谈会,即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入进行教学管理改革.
2.4.2建设专业与专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队伍
在专业综合改革中,积极建立专业与专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队伍,把精通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运行与评价工作.
2.4.3落实“三级督导”机制建设
成立以校督导督查处、专业建设委员会、行业专家为主的三级督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2.4.4建立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改革传统的统一性过程管理,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结合,使管理过程体现在目标考核上.例如,在根据专业综合改革的实施目标和任务特征,有针对性地施行过程管理,做到有重点、有计划、有目标实施.
2.4.5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新机制
围绕应用型师资培养,制订或完善系列教师管理和激励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绩效评价奖惩制度、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制度等.
加大完善并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力度,围绕提高课程质量、学科专业质量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改革单一学术型评价制度,构建由学生评教、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应用能力为指标的新型教师评价制度.
2.4.6坚持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构建日常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及实习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毕业论文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信息化管理体系.同时,坚持“少开会,开短会”的原则,利用信息化技术精简会议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围绕专业综合改革的建设目标,对药学专业进行了一年的综合改革与建设工作,在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形成了一定的改革思路和初步成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1〕刘金梅.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中教学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13(1):56-58.
〔2〕方波,白政民,张元敏.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以许昌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14):150-152.
〔3〕施于庆,管爱枝,祝邦文,等.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456-459.
〔4〕王旭.当前我国执业药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4.
〔5〕徐晓媛,张凯丽.中美执业药师准入制度研究[J].中国执业药师,2014,11(z1):64-68.
〔6〕李俊杰.科研反哺教学的合理性及地方高校因应策略[J].教育研究,2012(3):53-56.
〔7〕卫强,马凤余,张国升,等.民办高校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色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91-193.
R95
A
1673-260X(2016)04-0075-04
2015-12-02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4zy078,2014jyxm415),安徽新华学院质量工程项目(2014jgkcx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