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外语系 周睿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变革趋势的探析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外语系 周睿
近年来,随着我国GDP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我国经济呈现出与以往不同却又相对稳定的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以来所依赖的低成本要素比较优势和产业链低端的竞争优势开始逐步减弱,传统对外贸易转型和升级的呼声日渐高涨,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外贸易的发展道路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拟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出发,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发展目标,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现状,并就传统对外贸易形式的变革趋势进行探究。
经济新常态 对外贸易 增速 结构 新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际市场的开放度与活跃度一再攀升,对外贸易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动力之一。但是,从2012年开始,我国GDP增速开始减缓,对外贸易的增速也出现回落,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日益显著。2014年11月10日,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在我国经济整体步入“新常态”的同时,对外贸易的传统格局也开始出现变化:由于世界经济处于弱势复苏态势,国际市场需求总体低迷,在传统竞争优势弱化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寻求新的增长动力是对外贸易当前面临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发展目标来看,如何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稳步增长和结构优化,促进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维持在9%以上。2012年开始情况有所变化:GDP增速回到“7时代”,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7.7%,尽管2013年维持了这一增长速度,但在2014年GDP增速回落至7.3%,2015年,这一数值下滑至6.9%,这是自1990年以来中国全年GDP增速首次跌破7%。尽管经济年均增长率呈现出放缓态势,但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仍处于领先行列,这正是经济的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对外贸易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低速增长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平台,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往来,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呈高速增长态势。然而,这一局面也在2012年发生了变化:据我国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3.87万亿美元,增速为6.2%,与2011年22.5%的增速相比,我国进出口增速出现明显回落;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其增速指标与2012年相比出现小幅回升—— 爬升至7.5%;201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4.30万亿美元,与前一年相比有所增加,但是进出口总额增速下降至3.4%,这或许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真正告别了高速增长时期;201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3.95万亿美元,与2014年相比增速下降8.0%,这是连续第四年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未达到既定目标,且增速低于两位数。
与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的走势相比,对外贸易的增长趋势波动幅度较大,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对外贸易呈现的是超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的局面。从目前的国际情况来看,全球贸易环境总体不容乐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各大经济体之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大宗商品价格和货币汇率市场不稳定,外需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国内情况来看,虽然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但依靠投资驱动和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再适合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步伐,这些来自国际与国内的风险因素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2]。尽管对外贸易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经济还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外贸增速的中低速增长态势也将延续,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发展新型商业模式、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以“外贸新常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稳定增长,稳中求进依然是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目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一直在探索与改革中前行,尽管国民经济已经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导向工业为主导的转型,但经济结构在不断升级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分布失衡的局面:由于长期以来将发展力量集中于工业化,导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受限,间接导致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受到影响,削弱了整体竞争优势[3]。当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之一,由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6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中也指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由工业化转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二次转型。在开放经济的背景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国际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对外贸易无疑是将二者联结起来的重要纽带,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转换更是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有着紧密联系。
从出口方面的情况看(表1),来自商务部综合司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总值分别为1005.6亿美元和19481.6亿美元,两者在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为4.9%和95.1%。由于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阶段,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缓慢,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总值分别增加至1039.8亿美元和21709.7亿美元,所占比例分别为4.6%和95.4%。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仍然远远大于初级产品,其在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将继续成为长期趋势。在出口的初级产品中,食品及活动物占比最大,其次是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这两部分与非食用原料的出口总值自2012年来逐步上升但在2015年出现回落;饮料及烟类、动植物油脂及蜡所占比例较小,出口总值呈上升态势;初级产品在出口结构中所占比重变化不大,各类产品的占有份额变动趋势相对稳定。在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品的出口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尽管在2015年有下滑迹象,但代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机械及运输设备仍然是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占比最大且上升速度较快的一部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并未放缓。
表1 2012年~2015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单位:亿美元
表2 2012年~2015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 单位:亿美元
从进口方面的结构分布看(表2),来自商务部综合司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工业制成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产品结构变化趋势基本稳定,与出口商品结构不同的是,初级产品进口总额明显高于出口总额。在进口的初级产品中,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所占比重较大,但在2015年它们的进口总值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食品及活动物、饮料及烟类的进口总值占比较小却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整体来看初级产品的进口还是以原材料为主,其中能源类的产品占主要份额。在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及杂项制品等占比分布较为均匀,同机械与运输设备一样,它们经历了前期的增长之后在2015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总的来说,以技术类为主导的机械与运输设备长期以来占据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一半以上的趋势还将延续,这部分商品的进口额由2012年的6529.4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6834.2亿美元,在工业制成品中的占比由55.2%上升至56.5%。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会随之增多,对于进口高科技设备的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上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也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4]。
尽管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和进口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产品的附加值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国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依旧严峻。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将继续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相互影响,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长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依赖于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这种初级的驱动方式在改革开放之后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依靠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其弊端逐渐显露,社会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产业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提高生产力,拓宽产业发展的空间,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自主创新这一理念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和推崇,创新驱动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5]。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在告别了过去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开始探索新的贸易增长点,为了推动对外贸易的转型和升级,新的增长动力同样离不开“创新”二字。
从增长的主体来看,工业制成品尤其是机械与运输设备是进出口商品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转型与升级,要从制造业大国转型为制造业强国,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将高技术含量的元素更多融合到产业中,提高产品附加值,向产业链的高端靠近,都需要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进步作为支撑。从增长的模式来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外贸易开始向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渗透,从传统跨境大宗交易平台到综合门户类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甚至再到垂直类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的发展,正是行业领域内的创新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从增长的领域来看,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上升,服务贸易也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领域。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攀升,但与货物贸易相比规模仍然较小,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也将继续从传统的服务业向创新发展的高端服务业转变。
尽管告别了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阶段,但是在不断推动转型与升级的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驱动力的转变也将引领对外贸易继续探寻新的贸易增长点与发展动力。
就目前来看,国际市场不景气的局面尚未出现明显改善,国际、国内的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中国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的过渡阶段。对外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努力克服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所带来的不利于发展的因素,稳定增长速度,配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在经济增长驱动力转变的同时继续探寻新的贸易增长点,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外贸新常态”。
[1] 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11-10.
[2] 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
[3]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取向:市场驱动与激励相容[J].改革,2013(10).
[4] 黄蓉.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
[5] 高波.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逻辑[J].南京大学学报,2016(3).
F752
A
2096-0298(2016)08(c)-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