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问大
———以“慧玩”课程之《旋转的秘密》为例

2016-10-09 05:21王丽
好家长 2016年4期
关键词:陀螺探究幼儿

文 王丽

玩中学问大
———以“慧玩”课程之《旋转的秘密》为例

文 王丽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感受到自由、自主、创造及愉悦。在幼儿园的实践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构建幼儿『慧玩』课程中,我们注重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学习。现以大班科学活动《旋转的秘密》为例,谈谈孩子玩中的学问,玩中的成长。

活动过程一

创景激趣,引发“玩”的兴趣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老师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陀螺,让孩子们一起观察:“你带来的陀螺是什么样的?”等幼儿充分观察表述后,激发幼儿玩的兴趣与欲望:“这么多好玩的陀螺,你想玩吗?”“请你去试着玩一玩,看看怎样能让陀螺转起来。”此时,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自由游戏、自主探索,最后老师和孩子一起在发现中总结:“不管哪种陀螺,都要把尖尖的一面朝地面,然后给它一个力,它才能转起来。”

分析

活动一开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入“陀螺世界”,融入到活动的情境之中,通过“认识各种陀螺→玩陀螺→总结玩法”等环节,创景激趣,引发幼儿玩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1.教师首先以“陀螺展”的方式,让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陀螺,引导孩子们从陀螺的材料、形状、颜色等方面进行比较、表述。幼儿发现,陀螺有木制的,有塑料的,还有铁制的等等。

2.此时此景,“玩起来”是孩子们的心声。教师这时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由探索,和孩子一起玩陀螺,玩各种材质的陀螺,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乐趣,发现其中的奥秘,这样的体验对孩子来说是受益无穷的。

3.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体验、在发现,孩子们表达出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所看到的零碎的、精彩的体验,而后教师带领孩子一起总结经验,发现不管是哪种陀螺,要让它转起来,是有一定的操作要求的。孩子们在总结奥秘的同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是一种经验的提升,更激起幼儿参加后续活动的积极情感。

活动过程二

组间质疑,创新“玩”的花样

在总结了陀螺玩法以后,老师再次抛出话题:“刚才我们都是在地板上玩的。如果在不同的地方玩陀螺,会有什么新发现呢?”此环节中,提供的材料有玻璃、沙盘、地毯、皱纹纸等,教师提出要求“你可以和好朋友到不同的地方去玩,然后把你们的发现记下来。”这时,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陀螺,寻找感兴趣的材料,到各种材质上进行操作实验。多次探究得出结果后,及时用自己的符号进行记录,在分享后共同得出结论:“越光滑的地方,陀螺转得越快,粗糙的地方,转得较慢。高低不平的地方转不起来。”

分析

这部分是孩子的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一系列的猜测、讨论,然后小组合作进行尝试,发现陀螺旋转的规律。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猜测、尝试、记录、表达”这一系列的步骤中,帮助孩子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尝试,敢于创新各种玩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1.首先让孩子猜测:在不同的地方陀螺会怎样转呢?这看似随意的猜测与想像,在不经意间调动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迫切想要去探究的愿望,这正是指导者的用心之处。对于幼儿,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科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尤为重要。

2.幼儿经过组间质疑、小组探讨后,孩子们寻找各种材料去共同探究、共同发现。过程中,孩子们会发现:“玻璃上转的飞快”、“沙子上好难啊”、“纸上也能转,就是太慢了”……一个提问,孩子们在不同的地方创新玩法,感受发现带来的乐趣。

3.操作时的记录是帮助孩子总结的过程,激发孩子想要知道“究竟“的迫切心理。幼儿在操作卡上用自己的各种符号进行记录,与同伴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帮助孩子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发现陀螺转得快、慢还与接触的地面材质有关。这里没有生硬传授,而应用一种适宜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了互动。

活动过程三

经验迁移,寻找“玩”的材料

在孩子们和陀螺充分游戏之后,又一个问题产生了:“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陀螺能转起来,还有什么也能转呢?”抛出这个问题后,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始回忆、表达。老师大胆放手,让孩子走出教室:“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幼儿园找一找!”教室里瞬间沸腾了,孩子们三五成群,结伴去寻找、去发现。“这些玩具是靠什么力量转起来的呢?”玩过之后再按照“人力、电力、风力”进行总结分类。

分析

活动中,提供环境、物质材料,帮助幼儿进行“陀螺旋转”的探究,注重过程中探究兴趣的培养、能力的养成,以及经验的积累,其终极目标是让孩子学会关心周围世界。因此,结合孩子的生活规律,让幼儿寻找更多的旋转物,发现更多关于旋转的秘密。充分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与周围材料的互动中体会其中的无穷奥秘。

1.在总结了陀螺旋转的规律之后,进行经验迁移,谈论生活中还有哪些能旋转的物体。此时,孩子们开始拓展延伸自己的生活经验。

2.课程游戏化理念提倡教师要放手。活动进行到这一环节,教师充分放开,让孩子们自己和好朋友去幼儿园的各个地方寻找能旋转的物体。这时候,孩子们是自由的、愉悦的,他们在寻找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用多途径、多元化的方式感知周围世界。

3.在幼儿找到更多旋转的物体之后,再次“玩起来”已经是必然,更是孩子的迫切需求了。“它们是怎么转起来的呢?”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风车需要风的力量,小汽车需要依靠电池,溜溜球就像陀螺一样,需要我们给它一个力……”然后,再适时出示“人力”、“风力”、“电力”标志,让幼儿进行分类,这是高层次的一种归纳与提升,这个分类标准来自于孩子的总结,也是适合孩子进行操作的。此时的分类,没有强制,水到渠成。

活动进行到这儿,还远远没有结束!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绝不仅仅只是限于“我玩了”,而应该继续进行延伸与拓展,通过立体的、外延式的探究,引发幼儿新的思考,激起孩子的科学想象与创造。“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好玩的玩具,去玩一玩,别忘了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期待通过这样的延续,让幼儿不断感受“玩”中的奥秘,在更加丰富、有趣、生动的“慧玩课程”中感受到玩中的学问。

(江苏省海门市少年宫幼儿园)

猜你喜欢
陀螺探究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做个纸陀螺
玩陀螺
陀螺转转转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我最喜欢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