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线平
每到高考季,网上总能出现一些视频和图片,反映当前高考誓师景况,其壮观程度不亚于面临一场真实的战争。这些视频和图片总能引起过来人或社会公众的疯狂吐槽,一时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最突出的是安徽毛坦厂中学,被视为“高考工厂”,今年特意视频直播高考出征仪式,引起社会轰动。对此,外界多持批评态度,但身处其中的家长和学生,却赞成者居多,毕竟,对他们来说,考上大学才是读书的首要任务。
考上大学确实重要,但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成才率才是关键。在传统社会的认知里,考上大学,意味着铁饭碗,所谓的成才率,都集中在考上与考不上了。现在,则并不这样认为,考上大学,不一定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不一定有好业绩。成才率,更多通过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社会发展重人才培育,人人成材的社会,才有好的发展前景。对个人而言,随时面临挑战,只有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的人,才会始终得到社会的认可。
“高考工厂”,意味着在标准化模式下出产相同的产品。学生既是工厂的原材料,也是工厂的产品。不同的原材料,不管成绩好坏,有什么样的基础,经过“高考工厂”加工,都能有个好的成绩,尽管考的分数不会完全相同,但可以保证大部分学生成绩都有提高。与此同时,标准化模式下,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出厂后,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模式。他们在应付高考的统一锻造下,具有相似的面对知识的态度。
“高考工厂”确实能起到提升成绩的作用。一方面,这与高考制度有关,另一方面,与教育制度有关。高考就考那些东西,变也变不到哪里去。通过标准化,使教师激励着重在应付考试上,相信一定能起到作用。虽然不能做到使每个人都上大学,但提高考取大学的比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有什么不好呢?对于考上大学有好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高考及应对高考模式,对成才率提高却切实没有什么好处。
生活、工作都需要知识,成才率与掌握知识及对知识的利用方式有关。考上大学不一定成才,没考上大学也不一定不成才。考上大学,如果掌握的是一些死知识,缺乏主动学习能力,这种“产品”尽管“出厂”了,还有一个好的标签,但并不一定是合格产品。只有能学到知识,又能灵活驾驭知识,通过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人,才真正是合格产品。
换句话说,基础教育应以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为主。高中阶段的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一是知识掌握能力,二是知识学习能力。但适合“高考工厂”的考试及教育环境下,学生的能力培养被搁置一边。
知识掌握能力,也即学生真正学到多少知识。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记住就可以,而是要将知识与生活、工作结合起来。尽管中学知识距离工作上的应用还有些远,它不属专业知识。但它与中学生的生活环境不能脱离开来,否则,学到的就是一些“死知识”,不能应用,也不能真正记住,过不了多久,就忘得差不多了。学生的能力也不因会学习了知识而提高。相反,能力反而下降了。学生将过多的精力用到与生活脱节的学习中,有些学生,为应付高考,一切生活所需,父母都包办下来,学生就只管学习。
在标准化学习环境下,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是不可能的。一是学生完全没有个人生活,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个人的生活军事化,或者完全被忽略掉。没有个体生活,通过生活去体验知识也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通过掌握知识去提升个人生活能力。
二是学生与外界隔绝。高考期间,学生要尽量避免外界的打扰,有的学生生活在从教室到宿舍的两点一线之间。学校为避免学生被外界打扰,用各种方法将学生与外界隔离。高考誓师本身就反映了这样一种现状。誓师不但是种精神上的紧张,更是一种物理空间的隔离。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也不可能将知识与外界生活联系起来。知识是知识,学生的任务是尽力掌握它,应付高考。至于它与生活的联系,是另一码事。
于是,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高中毕业了,也考上了大学,但生活能力却极其低下。有些学生竟然因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家长到大学陪读;有些干脆直接退学。
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也出了问题。学习知识固然是为了掌握知识,利用知识服务于生活。但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是为了培养知识学习能力。然而,在“高考工厂”里,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被严重抑制了。
学习能力是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一方面,反映在他对知识的真正掌握上,另一方面,反映在他如何利用生活环境去掌握知识。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学习,完全以记住知识为导向,他的知识学习能力是不可能提高的,因为他缺乏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缺乏结合生活去熟练掌握知识的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还与学生将自身条件与知识掌握结合起来有关。每个人的个体状况不同,学习方法也应不同。有的人根据自己所长去学习知识,有的人通过弥补所短去学习知识。有的人可以边散步边学习,有的人则需要安静下来去学习。通过将学习与自身条件不断结合,可以提高这种结合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学习能力。然而,在高考成功意愿的驱使下,个体条件与知识掌握的结合只能被抛在一边,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将两者结合起来。
有些学生考上大学后,因为来到一个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完全没有了学习能力。习惯于被老师驱使去学习,一旦没有外在压力,学习成了完全陌生的事情。很多学生因为不习惯大学学习而不得不退学。好不容易通过“高考工厂”培训,考上大学,因为不适应而退学,这期间的辛酸与辛苦可想而知,于国家和社会,何尝不是一种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通过高考,一部分人考上大学,另一部分人则没考上大学。表面上,高考起到了人才选拔的作用。但它的着重点却不在学生个人能力上,而是就选拔机制本身进行选拔。这种成功与不成功并不反映在往后的生活工作中。高考成功的人,有了进一步上升的阶梯,但如果不能很好适应以后的工作生活,其境况也不会很好。高考没有成功的人,要么通过改变自己,走上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要么顺着高考模塑出来的样子,过着一种更加不成功的人生。
对学校来说,有了高考这根指挥棒,一切可按这根指挥棒进行排练。学校资源、老师能力也朝这根指挥棒倾斜。一方面,高考指挥着教育资源朝有利于完成高考任务的方向倾斜,另一方面,学校完全忽视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由此甚至忽视学生的个人生活。
高中学生还处于未成年阶段,学校忽视学生生活,会产生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情来。例如,取消平时的休息时间,取消学生锻炼和课外阅读时间,取消与社会接触时间,必要时,学校还要动员家长、社会力量进行配合。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以完成高考任务为主要目的,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忽视学生素质提升,以课业成绩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人为地将学生分成好坏两部分或多部分,减少学生间相互良性交流的机会。
通过这些安排,高考成绩无疑上去了,学校有了名声和收益,老师有了名声和收益。然而,学生的能力却并没有提高,有些学生最终成为社会的负担,与学校培育“成才”完全背道而驰。
毫无疑问,要改变这种现状,应改变当前的高考制度,由一考定终身,变多次高考,分开高考。由统一化考试,变为高校自主招生。一方面,增加学生机会,另一方面,给学生更多选择。高考这根指挥棒变了,相关的基础教育方式会发生变化,“高考工厂”会越来越少。对基础教育而言,应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学生能力提高体现在知识与生活的结合上。只有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成才率才会真正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