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10-08 04:28许丽
中学物理·初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物理思维

许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新课程改革着眼于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物理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构成创新动机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份,是形成学生好奇心的基础,是创新动力最重要的源泉.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以学为乐的正确态度.因此,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具体情境来唤醒和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好奇心,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笔者在教学高一物理第一课时,讲述我国物理学家钱伟长的故事:钱伟长高考时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共得25分,其中物理5分,英语0分,但中文、历史都得100分,考入清华历史系.“9·18”事变后,他立志造飞机大炮打日本鬼子,坚决要求转到物理系,物理系吴有训主任接纳了他,从而造就了一位高考物理只得5分的大物理学家.同时,介绍有关物理学史,如瓦特由水沸腾对水壶盖的推动现象受到启发改良了蒸汽机;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看到教堂天花板上挂灯的摆动提出了“摆的等时性”等.这样,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无处不在,创造就在我们身边,物理这门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科学发现过程就是创新过程,这些实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又如笔者教学“动量定理”时,先介绍这样一则报道:×月×日一架庞大的飞机被一个飞鸟撞坏,甚至因此坠毁.

问题提出,学生无不惊奇,窃窃私语,认为不可思议,简直是天方夜谭.接着请学生估算一下飞鸟对飞机的冲击力.设飞机的速度v=300 m/s,与一只身长l=20 cm,质量m=1 kg的飞鸟相撞.撞前飞鸟的速度可忽略,碰撞时间t=l/v.通过计算,学生终于明白了道理.通过设置疑难,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砥砺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未来教育应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人才首先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先导.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人们认识过程、人的智力发展的核心.砥砺思维,发展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就要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传授知识与教会学生思维结合起来,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把思维活动当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点.要让学生敢于探索,积极求知.通过观察联想、纵向和横向联想、逆向联想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多向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通过对比和类比,抽象出它们的共性,得出物理的概念,从物理实验的事实中进行分析和综合,概括出物理规律.

如笔者在教学“质点”这一概念时,举了两例.

(1)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舱长7.4 m、直径2.8 m,升空后,其显示在指挥部荧光屏上的仅是一个小小的光点.试问科学家们研究它飞行速度、运动轨道等一系列问题时,是否需要考虑它本身的大小和形状?为什么?

(2)地球直径约为12800 km,与太阳相距1.5×108 km,即地球直径约是它与太阳距离的万分之一.然而,我们研究地球公转时,能否把地球这一庞然大物,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为什么?学生经过思考,从而得出“质点”这一概念.在教学中,通过举例创设情景,通过设问制造悬念,启发诱导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在抽象中寻求共性,创造性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

做练习题是砥砺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解题训练,诸如进行计算题、问答题、选择题的训练等,但要反对“题海战术”.要精心设计练的内容,选择练的角度和方式,努力提高练习的质量和做练习的效益.可通过一问多答,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异题同解等形式进行练习,训练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甲乙两车分别以2 m/s和3 m/s的速度沿相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甲在乙前方200 m处,则乙车出发后多长时间才能追上甲车?

方法一:此题是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的追及问题,则有:t甲=t乙,s1+200 m=s,代入数据即可得到结果.

方法二:甲乙两车沿相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乙相对甲的速度为v=v乙-v甲,最后两者相遇,则甲相对乙的位移为s=200 m,由s=vt可得结果.

通过这两种不同方法的训练,既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优生”的发展思维能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又如在学生解答了“一列火车长200 m,以15 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 km的大桥,问需要用多少时间?”解完这道题后,教师把题目改为:“如果这列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150 s,那么桥有多长?”还可以把这道题改成:已知火车长、桥长和过桥时间,求火车过桥速度;已知桥长、火车速度和过桥时间,求火车长等题目.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探讨,开拓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注重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一语道出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超越学科本位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验,要进行常规的、有序的实验训练,并创造各种条件,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在实验中创新,在创新中实验.有条件的学校还要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学生通过对物理仪器的构造、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进行分析和探索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而不是接受者.从而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超重和失重”时,笔者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了一个简易演示器:在一个矿泉水瓶子的底部开个大约一元硬币大小的小孔,在瓶口扎块橡皮膜,从瓶子的底部先注入适当的水,使橡皮膜几乎水平,然后手持瓶子加速上升,可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出,甚至会形成一个水球,说明瓶内的水对橡皮膜的压力增大,此时水处于超重状态;再多加些水,使瓶子在静止状态时橡皮膜已向外凸出形成水球,让瓶子在高处自由下落,可观察到此过程中水球消失了,说明瓶子里的水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对橡皮膜没有压力的作用,此时就处于失重状态了.通过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的同时,体验到“创造”和“发现”的快乐.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最终得出实验结果,不仅让他们感到其所获得的结论是可靠的、深刻的,更让同学们感到课本上的实验不是唯一的,可以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使之达到不同层次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基本是教师的独角戏,一切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是被动接受的容器,演示实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一些创新设计,有意识地将一些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师生共同参与,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困惑、怀疑和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形成探索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在教学“力的分解”时,笔者让同桌的两个同学互做实验:学生A把手臂曲起,手掌撑腰,这样手部和身体一侧就形成一个三角形.学生B在学生A的肘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这样学生A就能形象深刻地感受到该压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一个是沿肩部向肘端方向的拉力,另一个是沿肘端向腰部方向的压力,也就能将压力沿这两方向分解了.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亲自动手实验、观察、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物理教师要践行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特点,正确地应用科学的方法,多方位多角度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促进思维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随笔·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物理思维
只因是物理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