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建谊
曾经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春天来了,一个男人在花园里种下一株玫瑰,他殷勤地给它浇水、施肥,精心地养护着它。就在玫瑰初绽花蕾、即将开放之时,他发现枝干上有许多刺,他想,“遍是恼人尖刺的枝干上怎么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来呢?”这想法令他沮丧、伤心,他也不再给玫瑰浇水。就在开花之前,它枯死了。
这样的思想偏见同样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教师的学生观,教师常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特别是看待那些身上长“刺”的不听话的学生。
其实,年少时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能够循规蹈矩的学生爱玩耍,喜欢标新立异的学生则爱玩弄。此时的学生就是一株玫瑰,美好的品质是花,恼人的缺点是刺,并且是先有刺后有花,让人经常看见的是刺偶尔看见的是花。
教师普遍不喜欢带“刺”的学生,许多教师也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拔除这些坏孩子身上长着的“刺”,于是许多师生冲突因此而起。此时,我们应该知道,有些植物,例如美丽的玫瑰,是先长刺后开花的,而有些孩子,在成人过程中,也是先长“刺”后开“花”的。人无完人,特别是成长中的孩子,常常需要在不断克服自身缺点中完美绽放。当用这样的眼光看学生,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好,也就会理解学生的“坏”并不真的那么坏,或许还可以从学生的“坏”中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好教师。
我们说,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从学生那里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特别是一些教师所认为的“坏”孩子更是教师的反光镜,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所以,当学生出现状况之后,教师首先应该在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原因,是不是因自己的“坏”让学生变“坏”,是不是自己身上也长了“刺”而“刺伤”了学生?因为有人说,“一个人都将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对教师,同样如此,对可能引发师生冲突的事件做到防患于未然,或在不“刺伤”学生的前提下能够处理好师生冲突,并善于从中“买到”经验教训,改变自己。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坏”中改变自己的教育态度
【案例】“教师,有期徒刑六年”
那天经过三年级教室,我发现几个小朋友正在做“模拟法庭”的游戏。“法官”一脸严肃地对各类“犯人”进行着宣判:“小偷,屡教不改,有期徒刑两年;局长,贪污受贿,有期徒刑四年;教师……”“法官”看见我,宣判戛然而止。此时,我猜测着“法官”将要宣判的内容:体罚学生?作业太多?工作马虎?……为了解开谜底,我蹲下身来,请小“法官”继续宣判。这个小家伙先是冲我一眨眼,继而又一脸严肃地宣判起来:“教师,从来不对学生微笑,有期徒刑六年……”我愕然。
上述案例中,学生对教师的“大不敬”,如果教师就此大动干戈,极易引发师生冲突。虽然是儿戏,但学生此时的态度反映着教师平时对待学生的态度。那么,面对这一场景,教师应持怎样的态度?
教师应该懂得,学生在背后说教师的“坏话”,是学生的真实心声,对此应该警醒和反思,认识到“微笑并不微小”。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表示谢意,感谢学生说了真心话提醒了自己。之后把平时不太注意或不太注重的小事认真做好,这样,教师的笑脸才能换来学生的笑脸。当我们明白了事情的源头在教师之后,我们就不会反过来抱怨学生,就不会认为学生真的那么“坏”,也不会认为学生是在捉弄自己,也就能够避免师生冲突。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坏”中改变自己的教育形象
【案例】老师的口头禅
在我上初二的时候,有位女教师一开口就不自觉地加上一个提示音节“ái”,背地里当然成了学生们的笑柄。
后来,班里有几个“调皮鬼”相约在听课时,暗暗地给老师的口头禅做记录。一节课下来,有时讲三十几次,有时讲四十几次。连续记录了两周,也没有突破他们所盼望的五十大关。
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圈套:在一次老师讲完了新课后,故意接二连三地提问。老师浑然不觉,耐心地一一释疑,口头禅就自然而然地喷出来了……“调皮鬼”们喜不自禁,当默数到五十时,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老师一下子愣住了。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老师的口头禅居然销声匿迹!也许是某位同学告了密,也许是敏感的老师自悟出来了吧。
上述案例中,学生这种行为,无疑在挑战教师的权威,如果教师大动肝火,极易引发师生冲突。明智的教师会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里“过关”。如果过不了关,学生慑于教师的权威,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指出教师的“毛病”,但大多会偷偷地以独特的方式表达或传达心中的不舒服。当这种“不舒服”刺痛了教师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反观自己,积极地改变自己。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坏”中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案例】一只易拉罐的命运
下午考的是中学政治科目。铃声响起,考生立马进入考场,也就是原本自己学习的教室。
可是,初三(2)班却并不那么安分,有几个小脑袋透出门窗在向外偷觑着。原来,教室外面的走廊中间躺着一只喝空了的易拉罐。看来,是那些“捣蛋鬼”有意放的。
第一个监考老师走过,发现了地上的易拉罐,但他从旁边绕道而行;第二个监考老师走过,注意了,但她只是轻轻地跨过易拉罐,扬长而去;第三个监考老师走来,没注意,但正巧踩在易拉罐上,“啪”的一声着实让她吓了一跳,圆滑的易拉罐险些让她摔跤,惊魂的一幕,让她暴跳起来,她狠狠地把易拉罐踢向远方,“哗啦啦”地滚到走廊的另一头。
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有时还由于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当不满到一定程度,聪明的学生就会采用以教师之道还治教师的方式间接地“告诉”教师。此时,聪明的教师会明白学生为了什么,而糊涂的教师却会认为学生在使坏。
上述案例中的情景,旁观者不难看出这并不是学生的恶作剧,而是学生对教师的现场“考试”,这些教师或许不知道,那只易拉罐竟然是学生给他们出的一道试题,这三位教师的表现无疑在学生的眼中都打了“不及格”。更可怕的是,这些教师以后在讲台前宣讲做人的道理时,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案例】“老师,请您写错因”
一节课中,我板书例题时,几名学生起身道:“老师,你抄错数了,把405抄写成504了。”我不好意思笑了笑:“对不起。”顺手把504改写成405。
谁知又站起一名学生:“老师,这样不行,请您写错因。”我和学生有一项约定:无论在作业中还是考试中出现了错题,无论是谁,都要在错题的旁边写出错因,然后再订正。于是,我郑重其事地说:“同学们,老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刚才我抄题时精力不集中,没有仔细看清数字,导致抄错了数字,下不为例,请同学们监督。”我的话音一落,教室已是一片掌声。
上述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教师的“为人师表”,不在于他如何一表人才、如何一本正经、如何一倡百和,而在于他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总能做到以身作则,无论在课外还是课内,你是怎样要求学生的,也就应该这样要求自己,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觉师生之间的平等。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坏”中改变自己的教育设计
【案例】擦不掉的鼓励
18年前,天生的顽皮及对画画独具的天赋,让他有了一个当画家的梦。那时候,他家太穷,买不起画笔和画纸。但上学的时候,内心迸发出的画画冲动让他在黑板上一展风采。
有一天,一幅戴着眼镜、鹰钩鼻子、笑嘻嘻的漫画头像出现在黑板上。同学们看着这幅漫画哄堂大笑。因为,他画的是他们的班主任。
他正想要跑上去擦掉,班主任却已迈进门来。老师把目光转向了他:“你画的是我吗?”
“是的。”他的声音细若蚊蝇。
“那你说说,你是画我什么时候的神态?”老师笑了,“不要怕,尽管说。”
于是,他抬起头,大声说道:“我画的是老师高兴时的神态!”
这时候,他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这鼓励的表情活跃了教室里的气氛,一个女同学站起来大嚷道:“有一些像,但老师的鼻子更大。”
他正羞愧地红了脸时,老师已手抚下巴,慢条斯理地说:“是大了点儿,不过,这是漫画,是允许夸张的。小画家敢于把我的鼻子拉长放大,说明他准确地抓住了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既简约又鲜明。”说着,他拿起粉笔在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一个笑容可掬、形态更加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在日常生活中,就有着许多“奇怪”的孩子,上述案例中的那个孩子可以算得上是“奇人”,有着自己的兴趣特长,只是一时兴起就拿了自己的老师做了“模特”,画得夸张了一些。教师看到了学生的特别,没有为此而发火,只是为此而感动,并顺势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借机表扬学生的特长并说明作文中的一些特技。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坏”中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会想出“坏点子”的孩子大多比较聪明。我们还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大多比较灵活,在教学中常常不按常理出牌,生成性问题很多,常常让教师感到头疼不已。于是这样的孩子就成了一些“怕事”教师的眼中刺,常常被阻止发言甚至被禁止发言,举手了,教师也故意视而不见。然而,这样依然不能拦住他们的别出心裁,教师不叫他们发言,他们就来一个不请自说,让教师束手无策;他们还常常会挑战教师,提出一些奇形怪状的问题,让教师措手不及。
这样的学生大多是不甘寂寞、不甘落后的性格开朗、思想开放的孩子,他们往往不会被课堂纪律所约束,不会被教师思维所挟持,不愿察言观色配合教师,也不愿见风使舵迎合教师,这样就常常与教师唱了反调。对此,教师不要总是以为学生在为难自己,这是学生个性活跃和思维活跃使然,弄懂了学生,教师也就会释然,就不会认为是学生在对自己使坏而对学生产生敌意。例如一些学生总是插嘴,并不是有意违反纪律让教师难堪,而是他们情难自禁与轮不上发言的无奈选择。
孩子就因为天真而可爱,上面所述的学生之所以敢与教师“叫板”,就是因为他们的率真。我们应该呵护孩子的这点天真,千万不能抹杀,让孩子变成精于世故的小大人。我们可以发现,有时孩子的天真就在于他们不谙世事,他们做的未必有教师想的那样复杂,所以教师不能总是认为学生在给自己“添乱子”。
大多数人认为,在学校中,教师是学生的监督人,而学校领导是教师的监督人,殊不知学生才是教师真正的监督人。一是因为学生的眼睛更加明亮,二是因为学生天天与教师见面,教师的一举一动尽收学生的眼底,所以,教师态度好不好、水平行不行,学生最清楚。
总之,许多“坏”孩子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坏,相反,教师有时应该感谢这些“坏”孩子,是他们的“坏”让你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有了改变职业形象和改进教育方法的可能;有的孩子的“坏”是他们跃跃欲试的灵性表现,对此教师应该感谢这些“坏”孩子,是他们的“坏”让你看到了他们的聪明,有了挑战自己知识水平和挑剔自己教学水平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