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英
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儿童的心灵,培养高尚情操,梳理革命的理想和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
一、激趣,让学生乐学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热情,使学生乐于学习音乐,置身于音乐的氛围之中。在兴趣的引导下,幼儿能够主动的学习、提高。作为音乐教师,要时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发展水平的内容。不同年段的学生的兴趣点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时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游戏是最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低年段的学习节奏时,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设情景,组织游戏:今天我和大家玩一个音节跳动游戏,出示音节1234567、让学生按照一拍的速度读音。一音一顿。其中246去参加美术学习班,跳出队伍,这样呈现出1空3空5空7的形式。音乐知识也就随之浮出水面。空代表的是休止符。我们用0来表示,有它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作休止,不出声音。下面我们用手势来继续玩这个游戏,1拍手0把小手展开。简单的游戏,却能有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进入这种情景,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游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在《彼得与狼》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描绘来做游戏、学生在游戏的实践活动中。通过音响的感知、情感的体验和表情的感受与分析,获得了感知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
二、激情,让学生善学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人是感性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一定的情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更多需要表达的是孩子自身的情感。我们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不在于培养多少音乐家,而是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这种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从而来体味生命的价值、人性的美好。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一定是一个阳光的孩子。因为,音乐可以将他的激情释放,音乐可以将他的烦心琐事释然,因为音乐可以将一切美好的事物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它是孩子另一种无声的语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更多体现情感教育。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情从何而来,首先让音乐内容生活化,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孩子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教授《理发店》这首歌曲时,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上理发店理发的感觉。孩子们会表达出理发时的兴奋、理发师的辛苦,理发的整个过程都是他所经历过的,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歌词。又便于学生自我情感的表达。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作生成性的课外延续,小小理发店,让孩子边唱歌曲,边作理发店的游戏,表达出自己作理发师的情感,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注重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美好的意境。教师要是能创设适合音乐教育的美的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欣赏、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就能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妙和音乐的力量。给学生留有想像的空间,让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音乐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会认为欣赏课是最难的,特别是国外的名家大作。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孩子不好理解,不知道“情”为何物,“情”用何处。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连的意境,打开学生的情感大门,让孩子体悟到音乐的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文字表述的先加以理解后,再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引导学生去想象。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的,不断理解名家的意境,而且表达出自己享受音乐的美感。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情感的表达,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情境。教师要把握每一个学习契机,做好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