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难点抓重点创亮点着力推进县域教师均衡配置

2016-10-08 09:02蔡智
教师·上 2016年9期
关键词:边远全县培训

蔡智

湖南省华容县(以下简称“我县”)现有中小学校132所,在编教师5697人,其中乡村学校117所,教师3969名。随着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城挤、乡弱、村空的矛盾十分突出,乡村学校规模不断减小,乡村教师“招不到、留不住、调不动”的矛盾十分突出。近几年来,我们针对全县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边远学校教师队伍实际,着力破难点、抓重点、创亮点,在推进县域教师均衡配置上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破难点:抓源头,搭平台,重众筹,以提能提质促均衡

一是抓源头,打好教师补充“组合拳”。目前,我县边远乡镇教师中“民转公”教师居多,且老年化严重,36至55岁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6.2%,55岁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结构性矛盾突出,理、化、生等学科教师和幼师严重不足。为此,我们打出了一套农村边远学校新教师补充的三式“组合拳”:“定向式”培养,近五年通过竞争性委培等培养“一专多能”的本土化紧缺科目乡村教师500人;“订单式”培训,近三年培训幼师等200余人;“引进式”吸收,近三年共吸收外地外校教师30余人。所有新补充教师全部安排到农村边远学校任教。

二是搭平台,解好教师成长“综合题”。在教师培训上传统与创新并举。作为全省县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首批试点县,我县建成了高标准的教育城域网和中心机房,互联网接入所有教室,中小学校教室均装备了信息化终端,85%以上的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我们还以申报省“国培计划”项目县为契机,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了3个功能齐备的省级培训示范基地。以此为依托,一方面,全面实行在线教研。在城区示范学校新建录直播教室,为偏远学校量身设计专递名师课堂,并依托中庆纳博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到各乡村学校,让城乡教师在线交流,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个性化培训。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教师“点菜式”培训:开展幼儿教师“影子培训”,2015年共培训园长、骨干教师88人;开展骨干教师信息化暑假培训班,两年共培训青年骨干教师240人;开展学校用水用电安全知识培训,为全县各学校培养合格水工、电工近70人,全县近6000名教师基本实现了“按需培训”。2015年,先后组织9506人次参加“国培”“省培”等各级各类38个大项目、161个子项目的培训,先后有28人次受邀到全国各地讲学近120场次。

三是重众筹,构建教师激励“助推器”。第一,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于2012年启动“名优教师名优校长”评选工作,共评出名优教师72人、名优校长8人,两年一个任期,任期内享受特殊津贴,有力地促进了名优教师“沉校入班”,带动乡村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第二,做强县教师奖励基金会。近五年,我县教师奖励基金实现翻番,总量已近1300万元,在岳阳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奖励、帮扶、慰问优秀教师、特困教师和贫困学生数千人次。第三,成立乡镇助教协会。先后指导成立了10多个乡镇助教协会,募得资金近1000万元,在扶助、奖励乡村教师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封中学等20多个学校还创立了由乡友校友赞助的奖学基金,奖励帮扶优秀贫困师生。

二、抓重点:强师德,控流动,重引领,以公平规范促均衡

一是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组织教师职业道德演讲比赛、优秀教师巡回演讲、师德标兵评选等系列活动,五年来共评选、表彰师德标兵、最美乡村教师等近1000人次,引导和激励教师敬业爱岗、潜心教学。2015年,“国培计划”“送培到县”示范性培训走进华容,通过视频直播方式,组织全县城乡教师同步观看了师德巡讲报告会,反响热烈,效果显著。

二是科学有序推进轮岗交流。教师向城区和近城区集中是造成乡村教师难以均衡配置的现实原因。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坚持实行三个“一律”:教师一律顺向流动,超编单位坚决不进一人;干部一律定期交流,定期对学校行政干部和局机关股室负责人进行交流轮岗,近三年全县交流学校行政干部120多人,2014年顺利实施股室负责人轮岗、局长办公会成员分工调整并精简了股室数量;城区学校一律支教,城区学校每年均按计划选派优秀教师到边远农村学校支教、走教,近两年全县共有200多名教师参与了交流。

三是不断强化行政干部示范引领作用。紧紧抓住教育行政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结合督学责任区建设,分学段强化督查考评。先后出台了《学校行政干部九项规定》等制度,由局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各学校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突击督查,及时下发通报,督促整改;坚持“学段划分、专兼结合、在线管理、依法督学、提质促优”的督学责任区建设模式,构建了“县—区(督学责任区)—校”三级督导管理网络和季、月、周三时段督导运行机制,用信息技术手段督干部作风、督德育创新、督常规到位。2015年,组织常规督查2次、突击督查3次,通报处理违纪违规行政干部20多人。

四是切实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建立健全教师管理月报制,坚持常规核岗和突击清编。2015年,通报批评在编不在岗教师26人,扣发绩效工资15万多元,对226名不在岗人员作出了自动离职的处理决定;督促返岗78人,全部安排到边远学校任教,极大地提高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创亮点:开展打井饮水行动,启动“五小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幸福提升工程,以安居安心促均衡

坚持要素引领,抓基础、抓基层、抓机制,突出薄弱学校、薄弱领域、薄弱环节,大力推进乡村教师幸福提升工程。一是顺利实施“五小工程”建设。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从2015起实施“五小工程”(小食堂、小浴室、小厕所、小寝室、小菜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保70所乡村小学教师生活条件全面改善。2015年已投入资金600万元高标准完成了35所学校的建设任务,2015年11月16日《湖南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二是彻底解决学校用水用电困难的问题。近两年,争取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资助,投入1200多万元,为边远学校打井29口,为10个乡镇22所使用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的学校接上自来水,完成18个乡镇53所学校的电力增容、线路改造和4所学校穿校高压线网转迁工作。学校用水用电困难和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三是积极推进教师公租房建设。按照“一户一套,一人一间”的标准,全面改善边远学校教师居住条件,在2016年完成150套教师公租房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年内还将启动192套公租房建设。另外,我们还对全县近1000个教室进行了使用水溶性无尘粉笔黑板改装,让老师上课吃粉笔灰的现象成为历史;争取健康体检资金260多万元,组织全县教师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改善了,人心也更稳了。2015年,申请调动的教师较2014年同比减少近50%,有60多人次主动申请或前往边远农村学校任教。

(作者单位:湖南省华容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边远全县培训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边远落后山村的综合治理工作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我国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路径探究
边远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及其突破
边远农村教师队伍新陈代谢机制的建构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