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10-08 08:13揣晓萍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造力意识过程

揣晓萍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势在必行,只有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坚持不懈,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贯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兴人才。

有位学者曾说过大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要将学生的大脑作为一个容器,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的场所,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数”的流程。如果那样的话课堂成为一滩死水将是不可避免的。相反,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恰当的活力,想方设法去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的活动起来,自主地进行学习,就会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习成为学生愉快积极、体验成功的过程,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在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主动学习、培养内在动力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提供思考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只看看就能发现哪些知识,然后小组讨论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有哪些大月、哪些小月,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然后通过数拳头、儿歌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和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发现问题、找到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孩子们体验的是一种主动学习成长的快乐,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在课堂上学生参与的形式很多,比如我们平常使用的有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答题的都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教师也都注意做了,但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问题还是做的不够。由于受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限制,课堂上我们力求去做到“三清四了”,面对学生的一些质疑,看成是钻牛角尖儿、绕圈子。这样只会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缘于疑,疑是人们思维的开端,也是创造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如能抓住时机、引导促使学生生疑、质疑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首先让其他学生帮助解答,最后把比较难解答的问题归类,交给学生讨论。老师是起组织引导,并在关键的时候启发点拨,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他们就会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改变认识、改变教学新观念

要改变教学过程的认识,在传统教学上,教师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把书本的内容讲清楚,学生听明白,并用心记住,以便应付考试。这样剥夺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权利是不可取的,如果学生被问题所吸引,全身心投入到思考之中。自主的进行思维活动,广泛的进行思想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的理解中十分深刻,而且创造着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不同的想法得到广泛的交流,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在教学中我总是灵活运用教材设计些开放的、非常规的练习。这类题目有很强的灵活性,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学校设计一个面积为四十八平方米的活动室,它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学生根据学到的面积公式可得出:48×1、24×2、16×3、12×4、8×6,这时再提出问题:哪种设计最为合理?学生分析推出8×6最为合理。通过这样的练习既巩固了面积计算公式,又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一些条件数据让学生选择,或者提出各种问题和联系生活实际由学生自己编制数学问题自己解决,如:有十元钱可以买多少千克苹果?学生必须到市场上调查苹果的单价才能解决,这样的题目使学生在课外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从而也培养了学习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创设环境,增强创新意识

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让学生在一个快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成长,能充分体现自我,容易实现自我,才能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充满自信心,自强不息的精神再给予适度的支持和鼓励,纠正偏差使学生思维敏捷、视野开阔、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我们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注意学生培养创造力,发展个性,运用生动的语言幽默的漫画等手段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不但有助于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也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知识水平,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给予关爱,培养创新精神

爱有利于人的智能发展,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作为班主任我对自己的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热情和关爱,尊重他们并以诚相待,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敷衍,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处处为学生着想,对于特殊的学生我首先接受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情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尽快提高学习成绩、社会需要。守纪律、爱学习、懂礼貌、有爱心、具有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因此我们需要抓住学生的学习,也要抓各项活动的发展。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良好的心里素质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和谐气氛中生活心情是愉快的,思维就会更活跃,创造力也能提高。教师提出问题,即使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也会说“别着急,你再想一想”,教师的宽容和充满爱的语言会使学生紧张的心里缓和下来,思维立刻活跃起来,问题又能迎刃而解。相反,教师不爱学生,你的怒目而视、你的大吼大叫,结果往往使学生刚想起来的一点儿知识也被吓忘了,这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肯定是不行的。爱,能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教师必须爱学生,尤其是差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更多关怀切实帮助他们,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势在必行,只有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坚持不懈地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贯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当中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创造力意识过程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