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兵+符云锦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生活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数学教学的最终归宿,这是现代小学数学教材研究问题的根本所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生活经验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明确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懂得生活和数学的转化关系。
近年来,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自身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己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主要教学依据,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里的数学,在课堂上能自由、大胆地表现。从而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寻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那么,怎样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呢?使学生能把生活和数学学习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数学知识去认识生活,又能把生活常识嵌入学习数学当中去,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呢?
作为一名基层农村教师,又该如何应用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教学呢?如何更好地创造数学课堂的情境?笔者结合农村教学的经验,得到几点启发。
第一,就是应该从教材上着手,因为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但是现有的教材里,有大部分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简直很陌生。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应结合当地的生活,在备课(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合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其实学生学习的知识与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内容越密切,学生接受起来越容易,掌握得也越牢靠。教育家罗杰斯也说过:“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越大。反之,当学习内容与儿家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适当的改变,增加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尤其是例题,如三年级下册第9页例题8:教材里内容是一幅图,配上“你们住了3天,住宿费一共是267元,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的文字。我讲这个例题时就把图里的人物说成班上的某一位同学,和他父母去凤凰玩(而不说是旅游),在旅馆里住三天,结账时服务员收取了他们一家人的267元钱。然后再请全班同学算一算,每天的住宿费应该是多少?通过我这样生活化的描述,学生就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也就更容易理解题意,解题也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们就会假设:我们在凤凰住了三天,花了267元钱,每天花的住宿费应该是把267元平均分成3份之后的其中1份,也就是267÷3=89(元)。
第二,就是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适当引入和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生活实例。这里有几个方面:一是,从教学的导入上入手,一个好的教学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课堂来,而好的教学导入就来自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教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页“比多少”时,考虑到一年级的孩子对“多”和“少”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概念,所以一进课堂之后就问学生,家里有几口人?而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然而就根据学生的回答慢慢地引入知识点,很快的让学生们明白什么是“多”什么是“少”,也很容易理解怎么样才多怎么样才少。二是,在教学演示过程中,因为数学教学内容确实比较枯燥、抽象、概念性较强,所以在演示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并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讲解新课,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还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第三,就是构建合理的、开放的生活情境,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教师备课时所说的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熟悉的情境进行改编和加工,甚至可以更改教材上的教学情境,使其完全符合我们的学生。用改编和加工后的生活情境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发现问题,并通过猜测、实验,最终解决问题,也能轻松地应对数学教学中的知识延伸与拓展,把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身临其境,这样会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这样也就实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教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2页“认识人民币”时,学生认识了元角分人民币单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后,创设了一个生活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购物活动,模拟了一个商店,让一名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是顾客,用复印的儿童游戏纸币来买东西。这样就轻轻松松形成了活泼的教学氛围里,学生愉快地巩固了知识,进一步认识了“元、角、分”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且在生活情景中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第四,就是教师本身要具有数学生活化的意识,俗话说的言传身教,其实也就是说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应用生活情景进行数学教学。那么,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更要具备数学生活化的意识,同时还要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又应用生活实践来阐明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要随时随地挖掘出和自己教学紧密相关的素材,用之来服务于自己的课堂,并把这种习惯分享给自己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们受到老师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也能用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来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将实践中的生活情境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
总而言之,数学也不枯燥无味,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挖掘出与学生紧密相连的生活情境,抓住典型实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喜欢数学。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充满生活的气息,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同时,还能让生活和数学教学形成共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现象都发生在身边,真正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用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最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目的。
(作者单位:吴海兵 湖南省凤凰县两林学区;符云锦 湖南省泸溪县小章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