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远艳 廖小杰 周玉梅
[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小儿MRI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5年1~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行MRI检查的患儿共60例随机分A、B、C组,每组20例,A组用丙泊酚2mg/(kg·h)持续静注,B组用丙泊酚4mg/(kg·h)持续静注,C组用丙泊酚6mg/(kg·h)持续静注。选择2015年5~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行MRI检查的患儿共40例,随机分为A1组和B1组,A1组为丙泊酚静脉全麻组,B1组为水合氯醛灌肠组。结果 (1)B、C组完全合作率高于A组,基本合作率低于A组(P<0.05);B组完全合作率、基本合作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检查时HR、MAP、SpO2与给药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C组(P<0.05)。(2)丙泊酚静脉全麻组完全合作率高于水合氯醛灌肠组,基本合作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水合氯醛灌肠组(P<0.05);水合氯醛灌肠组检查时HR、MAP、SpO2与丙泊酚静脉全麻组比较波动程度更大(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全麻在小儿MRI检查中镇静效果更好,明显优于水合氯醛灌肠的效果,检查时的各项生理指标比较平稳,安全性更好,最佳剂量为4mg/(kg·h),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MRI;丙泊酚;水合氯醛;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5-176-04
随着医学的进步及影像医学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但MRI检查通常需要的时间较长,扫描时梯变脉冲所产生的噪声会对患者的情绪造成影响,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此外,为了有效避免图像变得模糊所导致的检查数据测量出现偏差,扫描过程中要求受检者身体不能随意活动,呼吸保持平静等,以上因素均会对患者的积极主动配合检查造成影响。小儿由于年龄较小,生理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MRI检查,配合性较成人更差。因此,安全有效的麻醉对小儿MRI检查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需行MRI的60例患儿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丙泊酚静脉全麻,探讨安全有效的丙泊酚使用剂量,在此基础上收集40例患儿分别使用上述安全有效剂量的丙泊酚、水合氯醛灌肠进行镇静,对比分析不同药物的镇静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行MRI检查的患儿共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12岁,平均(5.9±0.8)岁,体重12~30kg,平均(21.6±3.4)kg,AsAI~Ⅱ级。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三组:A、B、C组,每组20例,三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选择2015年5~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行MRI检查的患儿共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12岁,平均(6.1±1.1)岁,体重13~29kg,平均(22.8±3.9)kg,AsAI~Ⅱ级。将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1组和B1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中所有患儿均无静脉全麻禁忌证,所有患儿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A组患儿用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H20010368)2mg,(kg·h)持续静注,B组患儿用丙泊酚4mg/(kg·h)持续静注,C组患儿用丙泊酚6mg/(kg·h)持续静注。A1组为丙泊酚静脉全麻组,B1组为水合氯醛灌肠组。
1.3观察指标
镇静效果:根据患儿是否合作将镇静效果分为完全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三个等级,其中患儿处于沉睡状态、无反抗和躁动,且无需外力进行强制性控制即可完成检查为完全合作;患儿处于半睡状态,基本安静,反抗微弱,稍微束缚即可完成检查为基本合作;患儿处于清醒状态,反抗强烈,出现躁动,需要强力束缚方可完成检查为不合作。各项生理指标:给药前及检查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不良反应:包括苏醒迟缓、体动反应、恶心呕吐等。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描述,多组比较用F检验,两组比较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描述,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剂量丙泊酚效果比较
2.1.1三组患儿镇静效果比较 B、C组完全合作率明显高于A组,基本合作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合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完全合作率、基本合作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2 三组患儿检查完毕后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比较A、B、C组患儿给药前HR、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时HR、MAP、SpO2与给药前比较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1.3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有1例患儿出现意识恢复,3例出现体动反应,B组无不良反应出现,C组有1例患儿出现呼吸抑制,2例患儿出现苏醒延迟;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P<0.05)。
2.2不同镇静药物效果比较
2.2.1两组患儿镇静效果比较 丙泊酚静脉全麻组完全合作率明显高于水合氯醛灌肠组,基本合作率明显低于水合氯醛灌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合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2不同镇静药物组患儿检查完毕后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比较丙泊酚静脉全麻组及水合氯醛灌肠组给药前HR、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合氯醛灌肠组检查时HR、MAP、SpO2与丙泊酚静脉全麻组比较波动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2.3不同镇静药物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水合氯醛灌肠组,有1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2例患儿出现呛咳,2例患儿出现反射性排便,1例患儿活动过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丙泊酚静脉全麻组有1例患儿出现体动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丙泊酚静脉全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水合氯醛灌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4,P<0.05)。
3讨论
MRI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无x线辐射、适合小儿应用的影像学诊断手段,儿童由于疼痛和焦虑所表现出的烦躁会产生不合作现象,检查较为困难,从而使诊疗的质量受到直接的影响。因此,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对MRI检查的顺利进行有重要的意义。小儿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较差,镇静的控制相对困难,镇静太浅可能出现体动,对手术及检查的顺利进行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产生心理创伤;镇静过深则患儿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使围术期气道管理和循环功能控制等方面的麻醉风险明显增加。
目前常用的麻醉药物种类较多,丙泊酚作为一种静脉全麻药,可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尤其用于门诊小手术和各种检查的麻醉具有较大的优越性。用于各种检查时,可单次静注丙泊酚0.5~1.0mg/kg,以3~8mg/(kg·h)维持适当麻醉深度。患者对检查操作的刺激无不适感,停药后可迅速完全恢复。不能合作的小儿及强迫体位的患者中,可单独使用丙泊酚进行CT、MRI、放射介入等诊断治疗操作。与其他麻醉药相比,丙泊酚苏醒快、术后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丙泊酚可增加伏隔核的多巴胺浓度而产生安宁感。亚催眠剂量(平均血药浓度为343ng/mL时)的丙泊酚有明显的抗呕吐作用,丙泊酚麻醉后恶心(PONY)发生率明显下降。静脉全麻具备许多独特的优点,如诱导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病人舒适、苏醒较快、不燃烧、不爆炸、无污染以及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不仅可以使患者舒适地耐受操作,而且可以保证足够的检查时间。为了筛选出丙泊酚用于小儿MRI检查的最佳使用剂量,本研究对60例需进行MRI的患儿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丙泊酚进行镇静,结果表明,B组、C组完全合作率高于A组,基本合作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完全合作率、基本合作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检查时HR、MAP、SpO2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不同剂量的丙泊酚持续静注均可收到良好的镇静效果,但丙泊酚4mg/(kg·h)持续静注的安全性更高,明显优于其他两种不同的剂量。
本研究选取40例需要进行MRI检查的患儿分别使用最佳剂量的丙泊酚、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水合氯醛灌肠法临床常用的镇静方法,虽然该种方法能起到一定的镇静作用,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儿常难以进行有效镇静,且镇静药的作用时间较难预料,副作用发生的机会也相对多一些;患儿因不能耐受灌肠发生哭闹,提示合理且舒适的给药方式是小儿镇静的重要环节;灌肠法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可致肠黏膜反应性渗出,甚至轻微的出血或坏死。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丙泊酚静脉全麻组完全合作率高于水合氯醛灌肠组,基本合作率明显低于水合氯醛灌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合氯醛灌肠组检查时HR、MAP、SpO2与丙泊酚静脉全麻组比较波动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静脉全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水合氯醛灌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水合氯醛灌肠组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较丙泊酚较差,检查时各项生理指标的波动程度较丙泊酚组大。
综上所述,丙泊酚静脉全麻在小儿MRI检查中镇静效果更好,明显优于水合氯醛灌肠的效果,且检查时的各项生理指标比较平稳,无较大程度的波动,有更高的安全性,最佳剂量为4mg/(kg·h),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