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富民的贵州行动

2016-09-30 02:45郎艳林邓万里韦佳妤
当代贵州 2016年26期
关键词:构树龙眼石斛

郎艳林?邓万里?韦佳妤

编者按:贵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召开之际,本期选取四个县(市、区),看其如何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厚植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实现生态富民。

务川自治县:因地制宜推进“构树扶贫”

位于务川自治县丰乐镇的金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构树育苗基地大棚内,几十名农户埋头弓腰,正忙着扦插育苗。

作为贵州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和草地生态畜牧业大县,一直以来,务川自治县把肉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来抓。然而,随着肉羊产业不断壮大,以家庭放养为主的肉羊养殖对植被造成破坏,石漠化程度进一步加重,导致当地有限的草料难以满足羊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种植出高产、精品的畜禽饲料,进一步推动肉羊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以构树为主的新型饲草饲料产业体系是关键。

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将“构树扶贫”列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并决定在山西、内蒙古、吉林、安徽、河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甘肃、宁夏等11个省区市先行试点。

随后,金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务川,并在丰乐镇建起了构树育苗基地。金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施立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成片的构树不但能治理大气污染、缓解石漠化的进程,有效减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将其全株加工为饲料养殖畜禽,在有机肥利用充分的条件下,每亩年产全枝鲜产量10000千克以上,干物质2500千克,按照现行价格每吨2400元计算,每亩土地产值达到6000元,是种植粮食作物的3倍,种植效益十分明显。

据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首席研究员、“中国杂交构树之父”沈世华介绍,构树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不仅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其高蛋白含量作为畜牧饲料,更是深受肉羊的喜爱。食用以构树为饲养主料的肉羊不仅长得快,消化利用率达90%左右,生长速度、抗病能力、肉质品质、肉食味道等明显优于普通饲养的肉羊。

务川作为贵州省的试点县市之一,通过试验证实该地良好的气候、环境和土地资源,无疑是构树生长最佳选择地。为壮大构树培育力度,2015年务川自治县主动与中科院对接,引进了一个集生产、科研、试验、培训于一体的大型构树组织培养育苗基地——中国南方杂交构树组培中心。

据中心负责人冉贤介绍,杂交构树全株经科学发酵加工处理后,用作配合饲料的原料每吨可节约成本180元。按照每头猪使用300千克配合饲料计算,可以降低每头猪的饲料成本54元,提高养殖效益20%以上。

2015年9月在务川召开的全国首届构树扶贫工程推进会上,针对贵州的构树产业扶贫开发工作,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要进一步“精确瞄准”贫困户,充分发挥构树产业化扶贫的“造血”功能,引导和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构树产业化扶贫,到2020年拟带动建档立卡户2万余户约10万余人精准脱贫。

务川自治县明确了构树产业发展目标:计划2016-2017年全面推广种植构树10万亩,500亩以上高标准种植基地45个,1000亩以上示范种植基地30个,饲养构树羊10万只,完成年生产饲用构树饲料50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带动农户1万户,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户以上,户均收入1.5万元以上。

务川自治县加快构建构树产业扶贫体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构树扶贫工程,开拓了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产业效益三效统一的致富新局面。

“构树与羊的结合就是务川自治县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的亮点。”今年全省第一次项目建设观摩会上,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在参观了构树组培中心、智能化育苗大棚后说,“这个项目可复制推广,省内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务川经验”,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

赤水市:生态产业铺就小康路

走进赤水市元厚镇桂圆林村,放眼望去,满山遍野的龙眼树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一条水泥路直通桂圆林村深处,漂亮的黔北民居沿着路两旁一字排开。

“栽龙眼是一条活路啊!”肖义伍是赤水市元厚镇桂圆林村的老支书,他说当年动员群众把种粮食的土地改栽龙眼,挨了不少骂。“村民牟开华母亲把栽好的龙眼砍了,村干部苦口婆心相劝,亲自帮她家补栽上龙眼树苗。”

十年时间,桂圆林村发展龙眼4200多亩,户均9亩。“这里的龙眼成熟期比‘两广长,肉质厚,味道纯正,很多经销商慕名而来。”村支部副书记张中平介绍,2009年,元厚镇党委成立了龙眼专业合作社,按照“五统一分”(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栽植、分户管理和受益)模式,对全镇果农进行联合,提高村民收入,促进龙眼产业健康发展。

合作社对2000亩龙眼进行了品种改良,将元厚龙眼送到国家农业部检测,被评为“鲜果一等品”,“元厚桂圆”成为响当当的龙眼品牌,元厚成为贵州“龙眼之乡”。

2015年,桂圆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367元上升到9300元,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的目标。龙眼产业成功铺就了元厚群众的小康之路。

近年来,赤水市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紧紧围绕率先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建成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型生态经济强市,书写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市”互融发展的时代乐章。

风和日丽的午后,赤水的山野,金钗石斛争奇斗艳,繁花似锦。旺隆镇红华村的袁图会一家栽种石斛七八年,建起了30个大棚,种植石斛200余亩。她告诉记者,依靠石斛,每年收入七八万元,家里去年买了一辆小轿车,她与栽石斛的乡亲们都过上了幸福生活。

像袁图会这样的石斛大户,赤水市有4000多户。为了帮助老百姓脱贫,10年前开始,赤水市政府成立石斛办,每年拿出财政资金500万元左右,对石斛种苗进行专项补贴,从最初每丛0.2元到现在的0.5元;扶贫资金统筹实行土地流转补助和基础设施投入扶持,多措并举发展石斛产业,赤水的目标是再用2到3年时间,把金钗石斛基地从现在的7.1万亩发展到10万亩。

同时,赤水市抓住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机遇,把“竹业强市”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实施退耕造竹工程,全面推进“赤水河流域三百里竹廊”建设,走竹业生态经济增长之路。

丙安乡丙安村村民曾富强在政策带动下,栽种了600多亩竹林,一年产竹20余吨,靠卖竹笋和竹原料就可收入8万余元。

曾富强说,过去的丙安村,大片土地种庄稼,只有河边零散有些杂竹,既没有经济收入,也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渐渐走上“栽种一偏坡,收回一小箩”的穷路。

为走出这一恶性循环,从2000年起,丙安村开始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全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丙安村栽竹而兴只是赤水市生态富民的一个缩影。

近10余年来,赤水市从福建省引栽更具工业加工价值的楠竹,开始以每年5万亩以上的速度营造竹林,造竹面积达75万亩。目前,全市竹资源总面积达130万余亩,人均竹林面积超过4亩。

竹产业引领着赤水经济发展,赤水市竹产业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产值的40%以上,竹地板、竹工艺品、竹纤维制品已远销日本、俄罗斯、美国、阿联酋等17个国家和地区。

“生态产业扶贫既开创生态文明模式,又壮大了产业经济,还让贫困户脱贫,真是‘一石三鸟。”丙安乡乡长周平底气十足地说。

七星关区:石漠化治理让荒山变“金山”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沙乐村,山坡上一株株刺梨、核桃幼苗长势喜人。61岁的村民郑朝举说,去年把家里3亩土地流转出来发展刺梨产业后,他除了种点菜,就在刺梨基地干活,劳动量少了很多。

沙乐村是七星关区重点打造的六个“经果林示范点”之一,走的是一条“经果林—林下养殖—动物粪便提高地力”的良性循环路子,在治理石漠化的同时,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提高。

目前,全村规划集中连片种植刺梨2282.8亩,涉及七个村民组,595户3430人,其中贫困户171户,现已种植500余亩。

“发展生态经济,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生态修复和群众脱贫致富两不误。”七星关区扶贫办主任钟华表示,通过树立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理念,七星关区正在通过生态建设,实现生态富民。

过去的七星关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生态恶化、人口众多,严重遏制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迫使陡坡开荒,林、灌、草、植被等遭到严重破坏,数以万计的农民生活贫困,常靠政府救济为生。

近年来,七星关区通过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有效保护了原有的森林资源,大大改善和提高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实现了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林口镇是土法炼硫“后遗症”重灾区之一。曾经这里兴起过9个硫磺厂,废渣遍地、灰尘漫天、烟雾弥漫,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依托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契机,林口镇发动和组织群众,实施荒山造林5000亩、坡改梯4200余亩、经果林及水保林6900亩。如今站在林口街背后的山上眺望,昔日的白石头山已看不见了,那些被洪水冲刷得沟壑纵横的山也绿了起来,生态农业发展风生水起。

截至目前,七星关区已完成各类营造林59.3万亩,水土保持治理9.23万亩,石漠化治理12.3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4.96%提高到了50.42%。

在推进生态治理的同时,七星关区不断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探索实施了不以牺牲资源和生态为代价的特色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脱毒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高山冷凉蔬菜、山地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中药材、高山生态茶等六大板块经济。

“我们坚持走生态路、打有机牌,把生态理念融入农业生产,围绕生态来利用和发掘特色农产品,努力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从而有效增加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钟华说。

目前,全区已建成省级农业园区4个,入驻企业53家,实现产值21.6亿元,带动就业2330人,辐射带动种植蔬菜10万亩、中药材4.8万亩、苗圃基地820亩,农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许多农民端上了“绿饭碗”,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绿毯子”,成了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锦屏县:乡村旅游美了山村富了民

“这才是我梦想的生活!”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镇平鳌村村民陈林,过去常年在外从事建筑施工,今年春节休工回家半个月后,决定留下来。

在陈林的印象里,过去村里的环境脏乱差,如今他觉得平鳌变了,变得新,变得美,变得更有精气神。

陈林的感受,缘于锦屏县近年来开展的乡村旅游建设。锦屏县积极利用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优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入手,实现山村美、产业兴、文化活、精神悦。

走在平鳌村,太阳能路灯、休闲风雨桥、荷花池塘、老寨门、村寨公厕、排污沟渠都一一建起了,到处都能看到参天古树,整个村庄别有韵味。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留住山水,关键还要留住人。要留住人就得发展产业,让乡村美、农民富。”锦屏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明波说,锦屏的特色在生态,生态在山水。

走进敦寨镇雷屯村,清澈的亮江河静静地流过村庄,河面上的皮划艇,伴着欢声笑语荡漾而去。在岸边铺满鹅卵石的步道上,游客三五成群,端着相机不断按快门。

优美的自然风光,让雷屯村成为周边地区群众度假的好去处。“每逢节假日,每天到村里游玩的游客达上千人,停车位严重不够用。”雷屯村党支部书记龙相远正在为招呼游客忙个不停。

村民朱守林过去靠种地为生,如今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在家门口搞农家乐,原材料基本上是就地取材,蔬菜是自家种的,猪是自家喂的,鱼也多是自家养的。”朱守林说,他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去年靠这个农家乐收入了十多万元。

雷屯村依托自身文化特点和生态环境优势,推动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有机结合,逐渐形成融自然风光和乡村农业为一身,集休闲、观光、游览、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家园。

近年来,锦屏县以生态资源为主体,以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旅游为目标,通过农业、生态、人文、自然及民俗文化等资源的有机结合,突出乡村游乐、产业基地、民俗风情,逐步形成融自然风光和乡村农业为一体的生态致富路。

锦屏县春蕾林场是全国最大的乡村林场,林场面积超过1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70万立方米。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林场发展林间套种经济林和林下养殖等多种经营,目前已建立柑橘林基地1000余亩、高产油茶基地500余亩、松杉苗圃基地500余亩,种植钩藤、金银花等经济林近400亩。

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锦屏县不仅水美山黛,更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责任编辑/郎艳林)

猜你喜欢
构树龙眼石斛
仙草石斛
石斛观赏价值
石斛莫打粉 久煎疗效佳
石斛莫打粉,久煎疗效佳
以构树产业引领扶贫之路:记最美军转人耿清让和他的构树产业
买龙眼
5月龙眼市场监测分析
6月龙眼市场监测分析
“构树+”的致富路
构树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