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世红
(大连市水利建筑设计院,辽宁 大连 116021)
鞍子河水库溢洪道消能设施布置模型试验研究
伏世红
(大连市水利建筑设计院,辽宁 大连 116021)
中小型水库溢洪道及其消能防冲设施的布置,总是受地貌地形和周边构(建)筑物等的限制影响,本文以鞍子河水库工程为例,对水库溢洪道及其消能设施进行了方案比选及模型试验研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可供同类工程设计研究参考借鉴。
溢洪道;模型试验;折流墩;阶梯消能;鞍子河水库
鞍子河水库位于辽宁省普兰店市丰荣办事处西泡村车屯,鞍子河中下游。水库于1967年6月竣工。鞍子河水库于2014年完成扩建,新扩建的鞍子河水库总库容692.42万m3,工程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仍为5级。水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1 000年一遇洪水校核[1]。
扩建后鞍子河水库是一座以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生态保护等综合利用的水库。同时可兼做刘大水库城市供水的事故调节库,还具有淡水养殖和美化环境的功能。
溢洪道位于右坝肩,净宽50 m,全长410.75 m,由进水口、控制段、泄槽段和尾水渠四部分组成[2]。1 00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条件下溢洪道泄流量为1 018.81 m3/s,50年一遇设计防洪标准条件下溢洪道泄流量为624.02 m3/s。
1)溢洪道平面布置方案比选
鞍子河水库溢洪道平面布置方案初步拟定2种,即圆弧弯道方案和折流墩方案。经综合比较分析,鞍子河水库溢洪道平面布置采用折流墩方案,可降低工程占地补偿费用,虽然溢洪道沿程水流流态较为复杂,但在采取了必要的工程措施后,可使水流在折流墩处形成冲击波,有助于增加消能率。
2)溢洪道纵剖面方案比选
拟定3种溢洪道纵剖面方案,通过比较各方案消能率以确定溢洪道最终纵剖面方案,3种方案示意图见图1。3种方案均将溢洪道布置为阶梯消能结构,设置8级台阶:方案1中1~8级台阶均未设置中墩及尾坎;方案2中6—8级台阶出口设置尾坎;方案3中6—8级台阶不仅在出口设置尾坎,并且在台阶中间设置了中墩。
第8级台阶出口与原有河道相连接,其水力要素值直接与原有河道的冲淤情况相关,因此对拟定的3个方案第8级台阶出口处的水深、流速及消能率进行比较,选取流速较低,消能率较高的方案作为溢洪道最终纵剖面方案。
图1 溢洪道纵剖面方案简图
溢洪道最大下泄流量约1 000 m3/s,溢洪道宽50 m,单宽流量约20 m2/s,相应的临界水深约3.44 m,与临界水深相应的流速vk约5.88 m/s,整个溢洪道的落差约为16.04 m,轴线长约220 m,平均坡度为16.04/220=0.073。为了使折流墩处有较好的来流条件,并计及上述的具体条件,溢洪道在立面沿轴线布置成阶梯形,为比较消能率,对3个方案进行试验研究。3个方案的区别是第二方案中第6—8台阶的出口加了0.5 m高的尾坎,第3方案又在第6—8台阶的中间增加了0.5 m高的消力坎。消力坎尺寸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中坎示意图(m)
图3 尾坎示意图(m)
为了使各阶梯末端有较好的流态,阶梯的高度d与l0长度要求满足如下关系(见图4):
显然实际v0>vk,假如第一级从堰上下跌水流收缩断面的vc为v0,计及水头损失,v0=10 m/s,相应的hc=2 m。
若整个溢洪道分为n阶,那么
代入式(1)得 n≈6.7阶,取 n=8,所以取 d=1.2 m,l0=20.0 m。
折流墩间距的确定原则如图5所示,设计时估计转折处的 v=10 m/s,h=2.32 m,Fr=2.10,临界折角约为61°,取琢=60°, 并取间距b1=10 m,则b2>b1tan30°≈5.77 m。
1)相似准则与模型比尺
溢洪道的模型设计采用正态模型,遵循重力相似准则[3],模型试验的长度比尺为姿l=40。除床沙外,其它水力参数的相似比尺见表1。
表1 重力相似条件下的各水力参数相似
2)水工结构模型材料、制造与安装
根据重力相似要求,有
原型泄水建筑物的糙率np=0.015,模型泄水建筑物的糙率nm应为因为有机玻璃材料的糙率一般为0.007~0.009,与模型建筑物糙率接近,所以模型中选用有机玻璃作为泄水建筑物材料。
图4 溢洪道阶梯关系图
图5 折流墩示意图
3)试验测试手段
供水系统设施:水工模型试验供水系统设施,包括蓄水池、平水塔、动力泵、配水管和回水槽等。
试验量测仪器:水位与水面线量测仪器采用水位测针及水位跟踪仪,用于测定恒定流水位;流速量测仪器采用南京水科院研制便携式流速仪测量;流量量测仪器采用直角三角形薄壁量水堰,用于测定恒定流流量,量水堰堰型满足量程和精度要求。
针对溢洪道的3个不同研究方案对水深、流速和消能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库水位分别为23.04 m、21.64 m和20.04 m时沿程的实测水深,以及由实测水深和流量计算的沿程各点流速和消能率的变化。
其中,消能率η按下式计算:
式中:荦0,荦分别是库水位和计算点高程;E是计算点的比能。
1)方案比较
8台阶的出口就是原河道,它直接和原河道的冲淤情况相关,所以把3个方案第8台阶出口的水深、流速和消能率比较列于表2。
表2 第8台阶出口水深 流速及消能率的比较
由表2可见,方案3相比较其它2个方案其第8级台阶出口处的流速最低,消能率最高,且增加的钢筋混凝土量很少,因此溢洪道最终纵剖面采用方案3。
2)关于修正实测水深的说明
由于水面波动,无论实测水深和实测流速都有较大的误差,为了减小误差,进行修正:设实测水深和实测流速分别为h和v,则显然有q=vh。
但已经知道正确的单宽流量为q0,当时q≠q0,说明实测的h,v都存在误差,分别令△h和△v为h,v的误差, 正确的水深h0=h+△h,v0=v+△v,须确定△h和△v。
显然有 q0=v0h0=(h+△h)(v+△v)≈hv+v△h+h·△v,q0-hv=q0-q=△q,即△q=v△h+h△v。
如果第3方案库水位20.04 m时,实测5号台阶的水深h=1.4 m,实测流速v=4.49 m/s,由此得q=1.4×4.49=6.29 m2/s, 而正确的 q0=10.69 m2/s,所以△q=10.69-6.29=4.40 m2/s,△h=因此修正后的水深h0=1.4+ 0.49=1.89 m
从8号台阶出口的水流和原河道大致90°相交。对河床的保护可以有两种考虑:1)8号台阶下游建消力池;2)不建消力池,直接用石笼保护。经过多个方案比较,鉴于8号台阶出口水流的弗劳德数不高,消力池的消能率很低,且在消力池出口(与原河道流向一致)有一定范围保护措施,8号消力池出口流速不是很大,对相应的下游水深,冲刷能力有限。因此建议不建消力池,直接用石笼保护,优化方案的保护范围如图6所示。
图6 优化方案河床保护范围示意图
优化方案中实测A与B两点的最大流速分别为 5.06 m/s和 5.31 m/s。
本文对鞍子河水库溢洪道消能设施不同研究方案进行了模型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及其与设计方案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迷宫堰中心线与下游河道约交30°,如采用常规弯道连接迷宫堰与下游河道,溢洪道纵轴线须穿过一工厂,搬迁费用较大,因此采用折流墩方案,在工厂上游把水流急剧转60°后,进入河道,使纵轴线长度大大缩短。在各种库水位下,折流墩方案的水流态都较好。
2)为了避免溢洪道出口处集中消能,溢洪道纵剖面采用阶梯形,并进行了多种方案的比较。优化方案在各种库水位时出口流速都小于6.0 m/s,消能率都高于60%。
3)鉴于溢洪道出口处流速不高,溢洪道出口处不建消力池,直接采用石笼保护。
[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S].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0.
[2]叶青,宋宪武,胡娜.迷宫堰在鞍子河水库工程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9(7).
[3]汤慧.阶梯消能与辅助消能工联合应用的试验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TV651.1;TV653
A
1002-0624(2016)04-0048-03
201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