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儿化人名的结构类型和读音

2016-09-29 06:47洪琳
现代语文 2016年7期
关键词:读音红楼梦

摘 要:《红楼梦》中儿化词的静态数量和动态频次均很高,本文讨论其中一特殊小类——儿化人名——的结构类型及其读音问题,认为应将儿化名词中的“儿”处理为词缀,并将其读音发成一个卷舌动作。

关键词:《红楼梦》 儿化人名 结构类型 读音

一、引言

北京话得以广泛流传并成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和语音标准,与北京是千年古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固然密不可分,但《红楼梦》也居功甚伟,该书的广泛流传和巨大影响力,客观上扩大了北京话的作用,提高了北京话在诸多方言里的地位。儿化词是北京话的重要标志之一①,也是《红楼梦》语言的重要标志之一。《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共使用儿化词440个,先后出现3900或4450多次②,静态数量和动态频次都是很高的一种构词类型,而且儿化词类多达8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数量短语、副词和代词等。研究《红楼梦》的儿化词,对于认识北京话儿化词的特点、普通话的规范与推行无疑是有意义的。

本文不打算就该书所有儿化词作全面研究,仅就其中儿化名词里的一个独特小类——儿化人名——的结构类型、读音问题略作讨论。

二、《红楼梦》儿化人名类型分析

《红楼梦》一书儿化称谓词大约100多个,其中“姐儿”出现270多次,儿化爱称词也有70多个(海洋,1994)。总体上该书儿化称谓词可以分为如下两类四种。

A.通名+儿。如“哥儿、奶奶儿、小幺儿、姐儿们、爷儿们”。

B.专名+儿,分为如下三种。

Ba.单音节专名+儿。如“平儿”“莺儿”“五儿”“旺儿”“狗儿”“板儿”“青儿”。

Bb.单音节专名+儿。如“凤儿”“珍儿”“琏儿”“玉儿”“宝儿”“蟠儿”“兰儿”“环儿”。

Bc.双音节专名+儿。如“蓉哥儿”“凤哥儿”“凤姐儿”“巧姐儿”“玉钏儿”“芳官儿”“琪官儿”“龄官儿”。

以上儿化词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以上所列A、B两儿化称谓词都具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都是“名+儿”结构类型,没有“姓+名+儿”结构。

其次,A类里“儿”前是通名,B类里是专名。

最后,B类里的三种则略微复杂,存在如下区别。

(一)Ba是最普通常见的地道口语乳名,而且多为地位低下的人名。如“平儿”是使用得最频繁的,只有尊称时才用“平儿姐姐”“平姐姐”或更正式的“平儿姑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狗儿、板儿、青儿”父子、父女三人的名字。

(二)Bb虽然表面形式上与Ba完全相同,都是“单音节+儿”,但都是称呼荣宁二府里贵族青年的口语用名,可能也是乳名,但同时又是小称、爱称。

(三)Bc虽然都是“双音节专名+儿”结构,实际上也可以分为两类,“凤姐儿”等是对贵族青年的称呼用名,后几个是“红楼十二官”的艺名。

此外,“蓉哥儿”“凤姐儿”和“巧姐儿”里的“哥儿”“姐儿”都具有标明性别的功能,而“凤哥儿”一名则最为奇特,明明女儿身,却用“哥儿”作为通名。对此,有学者认为,曹雪芹特别用男性的称谓通名为王熙凤命名,是因为她“自幼假充男儿教养”,“言谈又极爽利,心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是个脂粉堆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等原因造成的。

三、《红楼梦》儿化人名里“儿”的读音分析

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上述人名里的“儿”究竟应该怎么发音。这个问题虽小,却包括两个层面。一是17世纪满清乾隆年间北京话人名后的“儿”应该单独成为一个音节,还是应该黏附于前一个音节读成今天北京话的儿化音。二是今天该怎么读?前者是历史语音学、历史词汇学关心的话题,后者则涉及到当代语言生活。具体地说,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语言教学,以及电影、电视等文学艺术活动中,应该怎么读音,是把“儿”读成一个音节,还是附着在前面音节仅为一个卷舌动作?

举一例子,新旧版本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和各种版本电影《红楼梦》里,演员(包括演员背后的导演),一律都把“莺儿”说成了yīng?r,也就是把“儿”处理为一个独立的音节。对此,笔者一直觉得不妥,又苦于拿不出根据,不好说他们念得究竟对还是不对,但问题萦绕在怀,挥之不去。近来偶尔翻阅《红楼梦》卷三十五《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其中一段话是贾宝玉和袭人主仆二人请薛宝钗的侍女莺儿到怡红院打绦子,不妨转录如下:

宝玉一面看莺儿打络子,一面说闲话。因问她:“十几岁了?”莺儿手里打着,一面答话:“十五岁了。”宝玉道:“你本姓什么?”莺儿道:“姓黄。”宝玉笑道:“这个名姓倒对了,果然是个‘黄莺儿。”莺儿笑道:“我的名字本来是两个字,叫作金莺,姑娘嫌拗口,只单叫莺儿,如今就叫开了。”

这段话里,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莺儿说“金莺”是两个字,而“莺儿”是“单叫”。金莺口中的“单叫”,意思应该是一个音节,这说明两个汉字的“莺儿”实际上当时口语只读成一个音节,也就是单音节的儿化词,后面的“儿”是一个仅有卷舌动作的词缀。按照《普通话拼音方案》规定,单音节儿化词“莺儿”应该拼写成yīngr,国际音标记作[i?r55]。同时还说明,最晚到清中期,现代汉语北方话里的儿化人名里的“儿”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音节了。

四、结语

行文至此,谜团已经解开,谜底已经揭晓,据《红楼梦》摄制的电影、电视剧以及《红楼梦》阅读和教学等都应该将其中儿化人名里的“儿”处理作词缀,将其读音发成一个卷舌动作。

注释:

①薛凤生(1986:73)指出,“跟其他方言相比,北京话最引人注

意的特色,大概就是所谓儿化韵了。”胡明杨(1987:29)也说:“北京话和普通话的一个显著区别正好是北京话有很多词儿化,普通话不儿化。”

②据海洋(1994),《红楼梦》一书儿化词总频次为3900多次,而

据邱皓(2006)和侯素馨(2011),均为4500多次。

参考文献:

[1]海洋.《红楼梦》儿化词初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

[2]薛凤生.当代北京音系解析[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3]胡明扬.北京话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侯素馨.嬿婉回风态若飞——例谈《红楼梦》人物语言的儿化词》[J].集宁师专学报,2011,(1).

[5]邱皓.《红楼梦》儿化词运用规律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洪琳 安徽黄山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245000)

猜你喜欢
读音红楼梦
“那”与“哪”的读音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切”的读音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我是小字典
“箪食”之“食”读音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