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寿生
加快管理创新步伐为建设石油和化工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文/李寿生
同志们:
今年召开的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暨创新与变革——化工大企业高峰论坛,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第一次同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共同召开的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十三五”规划刚刚起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刚刚闭幕,全国上下正以昂扬的激情全面贯彻创新发展新理念、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科技强国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这次会议,我们要在深入总结“十二五”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部署“十三五”全行业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的任务和要求,动员全行业企业进一步加快管理创新步伐,努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用管理创新的新业绩为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由石油和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战略目标。什么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呢?我们提出了四个主要标志:一是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占据世界技术制高点、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的产业核心技术;二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三是具有较强的产业国际投资、经营和贸易的能力;四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一流技术、管理人才和享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品牌。
在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
国家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企业竞争力上,无论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还是世界科技强国,都必须依靠企业的支撑。没有竞争优势企业的国家,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的提出,不仅给企业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而且还给企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更艰巨、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在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进程中,管理创新承担着更大的任务,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拥有着更大的舞台。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轮子。在企业技术创新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能清醒地看到管理创新落后于技术创新的客观现实。
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是变化——急剧的变化。环顾当今世界,技术的颠覆、激烈的竞争、分散的市场、全能的顾客、挑剔的股东,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21世纪企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世界管理学大师加里哈默博士在《管理的未来》一书中从多方面做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
随着变革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公司无法应对。产业领先者的更替很快,所谓的竞争优势也比以往消失的更快。如今,已不是极个别公司面临这样的挑战,而是整个产业。“近年来,许多行业几乎整体都落后于变革的曲线。”
战略生命周期在缩短。由于资本充裕,外包机会涌现,网络全球可达,一个行业的迅速发展比以往更容易。但是,一个行业发展得越快,它的商业模式就会越早达到极限。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企业战略的变化越来越快,企业战略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
放松管制以及新技术带来的“去规模化”效应,显著地降低了各类产业的进入门槛。长期存在的垄断局面将进一步被打破,自由竞争将会成为主流。
公司将融入“价值网”和“生态系统”,并独立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公司的竞争优势不再依赖产品的市场能力,而主要依赖于产品的协同能力。随着合作开发项目和产业联盟的增多,企业自我控制命运的能力也在不断降低。
互联网的出现使市场的主动权从生产商转到了消费者那里。现在由于消费者掌握了充足的信息,不再受企业控制,那些只能提供二流产品和服务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全球化以及直线下跌的通信费用使产业面临着更多新的、超低成本的竞争者,新进入者不断侵蚀着已有企业在成本方面的优势地位。一些经验老道的企业善于在低端竞争,不断把他们的核心活动置于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区域,但也有很多企业发现很难在全球进行布局。随着印度公司在服务业的渗入和中国企业逐步扩大在全球制造业的份额,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在盈利的边缘苦苦挣扎。
哈默博士认为:“与20世纪后半叶发生变革的技术、生活方式、地缘政治相比,管理就像一只缓慢爬行的蜗牛。”他预示:传统管理方式正在终结,现代企业家需要管理创新。他还认为,“管理创新来自多个层次:营运创新,产品创新、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每个层次都能对企业的成功做出贡献,而管理创新无疑是最高层次的创新。”
面对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的目标任务,面对急剧变革的企业经营环境,面对管理创新滞后的严峻现实,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行业企业创新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2015年我们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29765家,其中大型企业877家,占行业企业总数的2.9%;但主营业务收入达5.58万亿元,占全行业总收入的42.5%;利润总额2383亿元,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36.8%;上缴税金7049.8亿元,占全行业上缴税金的69.1%。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在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伟大进程中,企业管理要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更加重大的贡献。在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工作中,我们寄希望于中小企业,更寄希望于大型企业。我们希望,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尽快形成”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驾齐驱,比翼双飞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这次大会表彰的化工企业500强,是我们行业企业管理的突出代表,他们为我们行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们行业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做出了可贵探索。当前,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随着行业供需关系的重大调整,企业管理的环境确实面临着不少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这些新课题和新挑战表现在许多方面:
在战略管理方面,企业经营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快,技术进步的挑战越来越大,企业战略的周期也越来越短。战略是对未来的选择,企业战略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现在,而且还关系着企业的未来。企业战略管理的选择变得越来越艰难、越来越苛刻,不少企业战略管理都面临着被动、滞后的挑战。
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传统的管理方式、甚至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方法仍然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方向,充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科技工作者,普通员工创新积极性的体制机制远未建立起来。新的管理方式、新的分配机制、人才使用管理方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都亟待改革创新。
在资金管理方面,在间接融资体制和直接融资方式多样化的形势下,如何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如何降低融资成本,如何加快资金周转,如何规避融资风险等一系列新的管理方式也都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改进。
在管理效率方面,不仅人、财、物效率低下的问题显著,而且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差距更大。管理效率的差距不仅反映了企业生产技术的差距,更反映了企业生产关系的差距。
在物流管理方面,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如何降低采购成本,如何提高物流效率,如何构建新的物流体制,企业迫切需要系统设计和组织再造。
在安全生产方面,本质安全生产体系的构建,环保排放技术的提升:社会责任和责任关怀工作加强等等,都面临着比过去更加严格,更加艰巨的任务。
在这一系列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的诸多任务中,我认为,当前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最紧迫、最需要解决好的核心问题有三个:
一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问题。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市场定位。市场定位的准确选择,将会给企业发展选择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市场空间。目前,我们行业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低端产品严重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每年全行业国际贸易逆差高达近3000亿美元。产品结构趋同、产品技术低端,你会干的我也会干,你不会干的我也不会干。大家都在拥挤的低端市场上争夺撕杀,不惜血本拼命降价,浑身是血两败俱伤。能不能尽快走出拥挤不堪的低端市场,走向高端化、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是当前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的紧迫任务。无论是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战略性新型企业的培育发展,都需要有一个有远见、有智慧的准确市场定位。市场定位的精准,不仅需要管理者的胆识和远见,而且还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和经验。
在企业市场定位的选择中,特别是企业在创新市场定位的选择中,一般应该遵循三大原则:
一是产业链延伸原则。企业创新产业定位的选择,首选应该在企业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在产业链的上下游方向选择。这样的选择有几大好处:首先可以继续保持现有产业的基础,发挥现有产业的优势;其二现有产业链的延伸可以发挥企业现有产业技术,管理和现有生产装备的优势;第三是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还可以节约投资,减少风险。神华集团就是产业链延伸原则的一个典型企业。
二是产业优势互补原则。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抓住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机遇。跨行业、跨产业发展机遇抓的好,也许能够打开一个企业扩大竞争优势的难得大门。跨行业、跨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一定要牢牢把握产业优势互补的原则。这个原则把握的好,就可以取得1+1>2的效果。如果把握的不好,也可能会带来损害现有发展基础的失误。一批“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典型企业就是这一原则的优秀代表。
三是专有优势独立发展原则。如果一个企业具有独特的专有技术,这是差异化发展的稀缺资源,也是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当然可以独立发展。这种独特的专有技术越是高端复杂,别人仿制的难度就越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就越突出、越持久。不少企业高端发展、差异化发展就是依靠独特的专有技术。无论任何时候,独特的专有技术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烟台万华集团就是这一原则的典型代表。我们行业还有一批“专精新特”发展的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也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无数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市场的战略定位不仅决定着企业今天的生存,而且决定着企业明天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市场的战略定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市场定位,可以使一个弱小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一个失误的市场定位,可以使一个发展中的企业顷刻陷入灭顶之灾。可以坦率地讲,当今我们进入了更加激烈的战略竞争时代,企业的市场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企业效率管理的聚焦问题。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生产要素效率的最大比。管理效率的竞争力直接体现着企业管理的水平,在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今天,管理效率的竞争就显得更为重要和更加残酷。
在管理效率的竞争中,我们希望各个企业要聚焦四个关键的指标。这是个效率的关键指标分别是:销售收入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这四个综合指标,分别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资金周转水平、劳动力创造能力和全要素效率水平,这是反映企业竞争力水平十分重要的四个效率指标。恰恰在这四个关键效率的指标上,我们有着不小、甚至很大的差距。2015年我们全行业的销售利润率是4.93%、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2.91次、人均销售收入178万元,人均利润8.78万元人民币,更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十二五”期间,这四个指标基本上都是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市场竞争中,不仅我们行业整体的管理效率指标有很大差距,而且全行业最好的企业同跨国公司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以全行业两家进入世界500强的石油和化工企业为例:2015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销售收入是4286.2亿美元,利润为163.6亿美元。销售利润率仅为3.8%,资产收益率为2.6%,人均利润仅为1万美元;而埃克森美孚集团公司的销售收入是3826亿美元,利润是325.2亿美元,销售利润率达8.5%,资产收益率为9.3%,人均利润为38.9万美元。中国中化集团公司销售收入为806.4亿美元,利润为5.6亿美元。销售利润率仅为0.7%,资产收益率为1.2%,人均利润为1万美元;而德国巴斯夫集团公司销售收入为986亿美元,利润达68.4亿美元。销售利润率为6.9%,资产收益率为7.9%,人均利润为6万美元。企业管理,只有聚焦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对标才能找到差距。
三是企业技术管理的强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当今的世界,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我们行业是一个高度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对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最近,在七部委刚刚公布的全国第一批9家创新型企业名单中,我们行业就占2家,烟台万华集团和广东金发集团首批上榜,这是我们行业的光荣。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从总体而言,我们行业的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还要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进一步强化技术管理,加快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们在“十三五”行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十三五”规划目标能否实现,关键要看科技创新这一变量的能力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
强化企业技术管理,加快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们行业每一个企业都要下大气力做好的重要工作。在强化技术管理、加快创新能力提升方面,企业和企业管理部门要重点做好三件大事:一是要千方百计扩大企业技术创新的渠道来源。能否做到创新发展,新技术来源十分重要,谁能最早拿到新技术,谁就能获得发展的主动,甚至获得垄断的发展地位。企业除了加强自身的研究开发外,还要能主动的采取“买青苗”、“借外脑”、“建平台”的方式,因地制宜的建立起内外结合的技术来源新体制。我们最近在大连刚刚结束的全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就是要在“十三五”期间在全行业组建一批国家级和行业级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性平台;二是要改进和完善激励技术创新的新机制。要坚决打破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多劳不能多得,少劳也不会少得”分配弊端,改进和完善真正能够体现“按劳分配”的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特别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成功的是少数,失败的是多数,如果没有宽容失败的企业和文化环境,企业创新是不可能取得突破性成就和可持续发展的。“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在能源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现代煤化工和节能环保五个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制高点技术的新突破,培育一批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行业发展动能的真正转变。行业创新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就要看企业创新能力能否得到大幅度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们全行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不仅要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走出一条传统产业不传统发展的新路子,还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抢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制高点,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在实现“十三五”这个战略目标中,无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效率管理的聚焦、还是技术管理的强化,都需要企业管理部门和管理工作者做出积极的贡献。“十三五”时期,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有着巨大的历史机遇,需要众多的创新智慧。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大有成就、拥有美好未来的大舞台!
要做好新时期企业的管理和管理创新工作,必须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管理基础工作。当前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有四个方面:
(一)要勇于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管理创新的前提。解放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勇于挑战现实问题。勇于挑战现实问题,首先就是要牢固树立“但凡现实存在的,都是可以改变的”的思想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只有善于从现实存在中发现问题、找出不足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敏锐的管理创新者。任何一个安于现状、满足现状的人,都不可能成为一个管理创新者。我们可以肯定地讲,谁敢于挑战一个现实问题、并下决心改变这一现实问题,谁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创新者,一个历史的改变者。
其次,挑战现实问题还需要有勇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不少是“中庸”文化,这种文化特别强调“但凡老祖宗留下来的,都是不可以改变的”。“中庸”文化是不利于创新发展的,在这种传统文化的氛围下,敢于挑战现实问题、勇于批判传统观念,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挑战一个现实问题、批判一种传统观念,常常需要打破一个现状、打破一种秩序,带来一些变化、甚至还会带来一些混乱,所以,挑战一个现实问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第三,挑战现实问题还需要有勇于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挑战现实问题只可能带来两种结果:一个是成功,一个是失败。结果是成功,当然是我们所希望的。但结果是失败,必须也要有心理准备。挑战现实问题带来的失败挑战,也许会大大高于成功带来的挑战。要想做一个真正勇于挑战现实问题的管理创新者,必须首先要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既要敢于面对现实问题,又要敢于担当风险责任;既要勇于面对成功,还要勇于面对失败。
(二)要大力培养人才
事业都是人干的,人才是创新发展最宝贵、也是最短缺的资源。在不创新就等待淘汰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深刻感受到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压力和紧迫。不少企业家都在抱怨:我们公司缺少人才或者没有人才!其实对每一个企业来讲,人才的来源无非是两条途径:一条是从外面招揽引进,甚至可以不计成本从世界各地招揽引进一流人才;另一条是下功夫从企业内部培养,这是一条靠得住、成本低、见效快的最现实的途径。其实,只要你解放思想,放开眼界,人才就在你眼前,关键要看你怎样培养、怎样使用?在人才培养方面,光抱怨是没有用处的。从广义上看,企业的员工人人都是创新者,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创新的DNA,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成功的创新者,关键要看你是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如何挖掘他们创新潜力的。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对全球最为创新的公司研究中发现,创新公司基本都奉行四个基本宗旨:一是创新是所有人的职责,而不仅仅是研发人员的职责。他们研究发现,最创新公司榜上的创始人CEO花在发现行为上的时间要比一般公司的CEO高出50%。创新型CEO都知道创新不会从天而降,而是需要大量时间来酝酿。为了实现“创新是所有人的职责”这一宗旨,谷歌公司制定了一条20%规则,鼓励员工每天花20%的时间为自己钟爱的项目工作。谷歌公司许多极为成功的项目都是源自20%的项目。公司管理层相信每个人都有创新能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二是破坏性创新是我们公司创新组合的一部分。除了鼓励所有员工花时间用于创新发现任务以外,极为创新的公司还会将更大比例的人力和资金用于创新项目。当然,大多数企业投入研发都是为了产出新产品和新服务。设计破坏性创新项目的公司会凭借突破性的技术,提高独一无二的价值产品,从而打开一个全新的市场。三是调动组建得当的小型项目团队。在最为创新的公司中,精明的领导人都知道,要使员工具有创新的权利,方法就是将员工组建成目标远大的小型工作单元,让每个人的成绩和团队的成绩都有目共睹。创新公司在实践中体会到:创新项目越激进,项目团队就需要更为自主和多样化。四是“巧妙”冒险、追求创新。大多数公司都不会将破坏性创新列为优先的战略任务,因为衍生项目能够更有效地运用现有的力量。衍生项目不仅风险小,而且更容易成功,所以大多数公司在资源分配上更容易向衍生项目倾斜。为了抵制这种保守的资源分配倾向,极为创新公司大多会采取第四条宗旨:“巧妙”冒险,追求创新。对于创新者和创新型公司来讲,犯错误只是商业经营的预期成本而已。“早失败早成功”是不少创新公司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企业创新发现能力、培养破坏性创新团队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广大员工在日常生产中的小改小革。因为广大员工处在生产第一线,他们对生产工艺、生产材料、生产装备都十分熟悉,小改小革具有不可忽视的大效益、大潜力和大前途。
(三)要培养优良作风
卓越的管理,需要优良作风的基础。我们行业历来就有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的传统。化工部时期在全系统推广吉化公司“严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对全行业的作风改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时至今日,这种作风在许多企业都丢失、甚至是忘记了。在强化管理、推动创新的新形势下,重提“严细实快”的作风在全行业养成“严细实快”的优良作风是一件十分紧迫、十分有意义的重大任务。
培育行业“严细实快”的优良作风,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要有认真的态度。在目前现实的企业管理中,松松垮跨、马马虎虎、表面应付、拖拖拉拉的问题比比皆是。这样的作风,是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的一大障碍!毛泽东主席曾经讲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在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细节可以决定成败。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就要求企业每一位员工必须具备认真的态度,做到一丝不苟。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注重每一个细节,用细节的态度和眼光,去发现和消除每一个细小的隐患。日本当代著名企业家和管理大师稻盛和夫说:“在工作中,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员工都不能对工作掉以轻心,如果疏忽了某一点那么就可能给工作带来影响,甚至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与日本相比,中国企业的员工追求认真的态度是有很大差别的,也许这将会成为影响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提到员工精神时说:“如果让员工每天擦桌子6次,日本员工会不择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6次。可是中国员工在第一天可能会擦6次,第二天可能也会擦6次,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5次、4次、3次,到后来,也许就会不了了之。与日本员工的认真、精细相比,中国员工确实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无论大事小事,一定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认真是管理和创新不可或缺的灵魂,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抓住工作要领,才能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
在作风建设上,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夜郎自大的态度。不仅要严格审视自我,主动改进不良、不好的作风,而且还要虚心学习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一切企业的好作风,美国的创新激情和先进制度、德国的务实精神和严谨作风、日本的勤奋好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在作风建设中认真学习和借鉴。
(四)要培育典型示范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我们必须要在培养典型上下功夫,典型具有不可估量的带动作用。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连续多年来一直坚持“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的发布,就是我们发现典型、培养典型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今后中国化工500强的发布工作,不仅要坚持,而且还要提高,要把培养国家、行业创新性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重要内容。企业管理协会要同北京化工大学管理学院密切合作,在不同企业丰富实践的基础上,下功夫在管理内容、发布方式、对标达标和推动提升上扎实改进,努力把行业500强的发布覆盖到全行业、规范到所有独立法人企业。要通过行业500强的发布,发现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总结更多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经验,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管理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500强成为一张能够代表行业管理水平的靓丽名片!成为一项具有代表性、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品牌工作!
管理和管理创新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开创性工作。“十三五”行业发展的新任务和新征程,又给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这支具有工作使命感、工作经验和工作热情的企业管理队伍,一定不会辜负时代的期望,一定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大潮中、在推进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的进程中,创新管理模式、迈进更加高产高效的创新未来,做出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工作的全新和更大的贡献!
(作者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