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桂菊
【关键词】《我该怎么办》 口语交际 教学设计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A-0085-02
一、学情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围绕口语交际课的总目标,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通过一年级的学习锻炼,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语文知识,口语交际课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能激发学生交际欲望,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的经典场景,充分利用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给学生以感性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以此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参与口语交际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用普通话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
2.在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中,学会认真倾听,积极表达。
3.教会学生态度自然大方,待人接物有礼貌。
4.让学生面对陌生人学会自我保护。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在遇到陌生人敲门时,学会冷静思考,巧妙应付,辨别好坏,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准确、巧妙地表述。
2.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
3.在说的基础上为图画编一个完整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用“聪”字引导学生,上课要做到“耳到、眼到、嘴到、心到”。
2.播放音乐《小兔子乖乖》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为本节口语课做好内容的铺垫。
【设计意图】以“聪”字作为教学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运用歌曲《小兔子乖乖》让学生学会用耳朵倾听、用心去想,并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耳、眼、口、心”并用,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联系生活,明确图意
1.引入课题,出示图画
(1)师:小兔子很聪明,它知道门外是大灰狼坚决不给开门。今天有一位小朋友也遇到了与小白兔类似的情况,他该怎么办呢?(板课题:我该怎么办)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幅图,注意时间、地点,是谁在干什么。
(3)让学生接着观察第二、第三幅图,并把第一、第二、第三幅图连起来说话。
(4)师:谁来说一说第四幅图?我们一起齐读小明遇到的问题。小明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一起帮他解决好吗?
师:你们真是一群助人为乐的孩子。
【设计意图】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相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个过程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会按顺序观察,并说清一件事,在说清楚的基础上尽量说得详细,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用心思考图画的内容是什么的,把故事的内容讲清楚,在讲的过程中注意把句子表达完整。
2.弄清图意,生生交流
师:门外的叔叔有可能是小明
(板书:熟悉的),也可能是 (板书:陌生的)。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小明应该怎么办?请大家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
(出示课件:如果是认识的该怎么办?)
师:如果是爸爸的朋友就应该礼貌待人。(板书:请进、请坐,热情地招待)
(出示课件:不认识的该怎么办?)
师:如果是陌生的叔叔,我们应该有礼貌地拒绝。(板书:向家人打电话等进行自我保护)
让学生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并说一说。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把四幅图连起来说话时,学生知道了小明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并让学生想象门外的人是谁,该怎么做。学生从中感受到了这就是生活中会遇到的事情,贴近生活,学生易于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在互相补充的过程中把事情说得具体、生动。
3.情景表演,深入实际
①小组演一演(小展示)。
②台上演一演(大展示)。
③出示儿歌,加深印象:
安全知识儿歌
独自一人呆在家,忽然有人来敲门。
通过猫眼看一看,认识的人请进门。
端茶倒水把话聊,客人夸我有礼貌。
不认识的莫开门,保护自己最重要。
有事多问父母亲,报警电话要记牢。
师(总结):我们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可爱,但也有许多的危险,除了家人的保护之外,自己也要从小树立起安全意识。只有平平安安,我们的童年才会过得快乐、幸福。
【设计意图】在进行本次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借助教材图片,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用故事分析作铺垫,用语言作引导,启发学生走入情境。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添加了动作、神态,增强故事的表现力,使学生通过齐读儿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一次实践性的口语交际活动,加深了认识。
(三)课堂延伸
师:刚才同学们续编的故事和情景表演都很精彩。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每组推荐一名学生选图(图片后面有一个说话题)。
【设计意图】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达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效果,进一步巩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
(四)板书设计
我该怎么办
熟人 (请进、请坐、喝茶、吃水果、聊天……) 热情招待
陌生人 (打电话、礼貌地请他离开……) 自我保护
五、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它并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问答,更主要的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对话,达到预定的交际目的。要好上一节“活”的口语交际课,教师选择的话题就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笔者选择了《我该怎么办》这个话题,文中四幅图讲的是有个孩子在家里专心致志地写作业,忽然响起了砰砰的敲门声,孩子好奇地走到门后询问“是谁”,门外传来声音“我是你爸爸的朋友”。这时,孩子一边通过猫眼看看门外的情况,一边在心里想“我该怎么办”。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些没有声音与文字的画面,并融入其中动脑筋帮助图中的孩子想办法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拓展想象,充实画面
上课开始,笔者发问:“你们想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吗?”话音刚落,学生情绪高涨。笔者顺势而导:“‘聪字之意就是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变得聪明,上课必须用耳朵认真地倾听,用眼睛认真地观察,靠嘴巴清楚地表达出来,还要用心去思考、勤动脑筋,你们做得到吗?”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在课堂上应当做到“四到”。为了引出本课主题,笔者采用音乐《小兔子乖乖》开课,让学生知道小兔子面对敲门声是怎样处理的,并思考图中的小朋友又该如何处理。为了消除学生对看图说话的恐惧,笔者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用上最简单的句式进行表达,几乎所有学生都举起小手跃跃欲试。
(二)情境创设,回归生活
如何在课堂封闭的环境中再现生活?创设情境、模拟现实生活不失为一条可行之法。当笔者提问:“小明透过猫眼,望见一个陌生的身影,小明害怕地问‘谁啊?假如我就是门外的叔叔,我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我刚来公司不久,所以你没有见过我,你们会怎么做呢?”由于图中并没有后半句话,学生先是一愣,然后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说道“你打我爸爸的手机吧!”“你留下你的地址和号码,我通知我爸爸。”“你留下名字吧,叔叔,等会我告诉爸爸。”……在现场对话中,笔者与学生进行了生活场景的再现,学生动脑筋思考,使记忆更加深刻。
(三)角色互换,融入图意
在情境表演中,学生选择某种情形展开合理的想象,组内相互补充,使故事更加完整、合理。教师参与其中,自身既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又是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象。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交际关系,在角色的互换中,学生的积极性与应变能力增强了,真正理解了图意。师生在角色扮演中得到角色体验,口语表达更有感情,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找到学生的兴奋点与关注点非常重要。教师只有抓住契机,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