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的痛点和机遇

2016-09-29 18:48葛雯斐
信息化建设 2016年7期
关键词:监管学校老师

葛雯斐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少刚在会上归纳了当前我国在线教育的三项效果、三大问题、三点意见。他表示,在“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出一年以来,“互联网+教育”成效显著。同时指出,我国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要多向企业学习,改革教育体制,并提出三点发展建议。

“互联网+教育”三大成效显著

第一,“互联网+教育”的理念、意识和思想已经在绝大多数人中形成了共识。例如,从2012年开始,中国慕课(即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数量的增长明显加快。

第二,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张少刚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互联网+”融入了研究生的培养。2015年清华大学推出了混合式教学方式,用以培养硕士研究生,这个方式彻底打破了原有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招生时,不再以专业课考试、面试,来最后决定是否录取考生。而是先让考生在“学堂在线”上学习一部分课程,通过线上学课、线下讨论的形式,以这些课程的学习行为、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最终决定考生是否被录取。如果被录取,之前在“学堂在线”上的课程都能被计入学分,最终拿到的学位证书也与传统招生模式的相同。“这就是真正的混合式人才培养,特别强调知行合一和问题导向,是‘互联网+教育改革深入的标志,真正做到了用大数据指导教学。”他解释道。

第三,“以前,远程教育相对比较孤单,不受重视,也不被人们认可,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张少刚说,“如果哪个学校、哪个老师没有进行‘线上+线下的在线教育,反而成了少数,就赶不上趟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效果非常明显。

在线教育行业的三大突出问题

一是在线教育产品服务的多样性和在线教育模式替代等方面,学校落后于企业。所以,张少刚强调,学校要多向企业学习,目前来看还远远不够。

二是教育体制、机制亟需改革。校园式教育的封闭性和网络教育的开放性,以及现有的场景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还未能真正反映在学校的制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空间设计上,目前缺乏对于这些问题的考虑和设计。张少刚分析说:“目前,在线学习和线下体验学习与校园式学习无法形成互补,这是学校教育没有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表现。”

三是教师队伍在角色的转化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张少刚解释说,目前,有一部分老师已经从原来的主讲向主导转变了,上课的时候会使用慕课、开放课堂等多元化的方式,找各种素材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有思考的过程,老师只起导向作用;有一部分老师更进一步,在网上成了“明星讲师”;但仍然有一部分老师,在坚守传统课堂按部就班地授课。“出现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数据对未来人才选拔的影响,事实上,这件事情不可小觑。”同时希望政府在引导和监管问题上,要多发挥主导作用。

在线教育发展的三点对策建议

首先,发展在线教育应当防止学校企业化倾向。张少刚说:“过去我们比较注重学校去行政化,当下来看,学校在去行政化的同时,不要忘记去企业化,要更加注重求真和人文建设,回归本真。”

其次,要加强教育管理方式的变革,积极采用大数据的监管方式。张少刚称,在当前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当中,需要政府、社会第三方机构、市场一起共同推进。未来的在线教育管理,更多的将是大数据监管,包括对教师的信用评价体系。届时,教师的讲课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会有大数据作支撑,“监管角度和管理角度,信息化远程遥控和远程监管,都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第三,要加强关于在线教育形态的基本要素的理论研究。“我们都知道,目前,关于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这四要素的理论研究十分缺乏。未来,教师会怎么样?学生之间会怎么样?学生的在线学习会怎么样?在思考了这些问题后,我认为,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教育,就是为了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体系,使我国现有的教育行业更加开放和包容,最终来改变我国的教育习惯。”张少刚坦言,目前我国的教育习惯仍然是在“灌输”,将最终答案直接告诉学生,缺少循循善诱的过程,缺少真正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只有把这些习惯改过来,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希望,企业、学校都能在习惯改变上下功夫、做研究,从而不断地向政府部门提建议和意见,使其成为规章制度,这样会更有利于教育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监管学校老师
学校推介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六·一放假么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