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丝雨
【摘 要】苗族姊妹节是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主要存在于贵州省台江县、施秉县以及剑河县部分地区,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举行。节日礼仪古朴独特,极具民族特色,是当地苗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产业化与规模化的今天,节日活动越来越成为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手段,真正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寻找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制衡点,在改善苗族人民生活的同时,保护珍贵的苗族传统音乐文化应成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民间音乐活动;苗族姊妹节;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254-02
凯里市台江县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下辖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县城距州府凯里市48公里,距省会贵阳市218公里,有65号高速公路、320国道线穿县而过。台江现有人口14.5万,有苗、侗、土家、布依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同胞占台江县总人口的97%,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境内民风古朴浓郁,传统节日形式多样。笔者选择台江苗族姊妹节作为研究调查的案例,首先,笔者的导师是国内研究苗族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专家,笔者在导师的指引下,开始投身于苗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其次,作为一名女性研究者,台江苗族姊妹节是一个以女性为主的节日,笔者能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更深入地探寻苗族姊妹节的音乐文化活动现状。
一、台江苗族姊妹节音乐活动概述
(一)苗族姊妹节概况。台江苗族姊妹节的苗语是“nongx gad liangl”,汉语译为浓噶良,意思是吃了却心意的饭。节日礼仪古朴独特,极具民族特色,是当地苗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最初由当地苗族人民自发组织,现已发展为大规模的节日活动,不仅给当地的百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活平台,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前来感受与参观的游客。
(二)苗族姊妹节的转型。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的苗族姊妹节在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中仍维持着最初的意义,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台江苗族姊妹节经过历史的发展及变迁,已逐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向现代转变。
第一,苗族姊妹节的举办规模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民间自主组织的小规模演变为政府组织的大规模节日活动。最初的苗族姊妹节,受地域、交通等自然因素的阻隔,具有分散性、不流通性等。如今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节日期间苗族青年男女纷纷穿上隆重的服装,带上心爱的乐器,齐聚台江县城载歌载舞,欢度苗族最古老的情人节。
第二,苗族姊妹节的象征意义发生了变化。最初的姊妹节是以苗族青年女性为主,制作多彩的姊妹饭来向男性青年传达心意。现如今的姊妹饭已成为了苗族姊妹节的象征,外地前来感受的游客们都会吃上一碗姊妹饭,方觉不虚此行。除此之外,姊妹饭还成为当地苗族人民的经济手段,姊妹饭也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点之一。
二、台江苗族姊妹节音乐活动现状
(一)苗族姊妹节的活动构成。2016年台江苗族姊妹节的举行时间是4月18日至4月23日,即农历三月十二至三月十七。在苗族姊妹节还未正式开幕时,牛王争霸赛已率先在活动第一天如火如荼地展开,比赛共有五场,每日一场,均在花文湾斗牛场举行。第二天开始,逐渐有猎狗围猎大赛、民间斗狗、斗鸡大赛、武术散打比赛等。
2016年中国苗族姊妹节的开幕仪式定在了3月14日上午9点,在台江县姊妹广场举行,时间约为一小时。开幕式过后,盛大的万千苗族盛装游演在姊妹广场至秀眉广场之间上演。下午举行“百对新人情定台江”的集体婚礼。此外,每天均有苗族民俗活动,如飞歌伴唱千人踩鼓、“姊妹情深”篝火晚会、“姊妹相约”千人情歌会、苗家摸鱼捞虾等。
(二)苗族姊妹节的活动现场素描。苗族姊妹节内容丰富多彩,同时间点有多地共同举行不同的活动,笔者根据时间安排与考察目的选择性参与了最具代表性的姊妹节开幕式、万千苗族盛装游演、牛王争霸赛、拦门酒与苗寨盛宴等活动。以下将以这几个活动为例描述苗族姊妹节的现状。
3月13日下午2点,花文湾斗牛场前聚集了许多前来观看牛王争霸赛的村民,场外各处分别站着斗牛与它们的主人。这些斗牛来自不同的村落,由主人精心培育,只为在牛王争霸赛中夺得头筹。比赛开始前,斗牛们分别入场编号,熟悉场地。由于比赛场地限制,现场观看的人们只能挤在狭窄的场边高台上,站立观看。主台一侧场地较宽,摆放了几张桌子与音箱,制作好的音频音乐代替了锣鼓助威声与背景音乐。比赛正式进行时,两只斗牛在场中相互角逐,打得十分激烈,场上助威声、呐喊声连连不断。在比赛中,斗牛们受伤是常有的事,战胜的斗牛在乐声中荣誉加身,落败的斗牛只能在主人的安抚下遗憾离开。
3月14日上午9点,苗族姊妹节开幕仪式在台江姊妹广场举行,节日空前盛大。去往姊妹广场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盛装出席的苗族人民,上至八九十老妪,下至几岁顽童,均着传统民族服装,青年女性则佩戴着华丽的头冠、银闪闪的项圈,全身挂满了配饰,走起路来哗啦作响,十分隆重。姊妹广场里,有电视台进行卫星直播,苗民们分成不同的组别依次上台亮相,载歌载舞,盛况空前。开幕式结束后,盛大的万千苗族盛装游演紧接其后,各支系代表队按顺序在姊妹广场至秀眉广场之间开始游演。每队的排头都是一名秀美的苗妹,有的支系还会抬一大坛酒。接着就是乐器组,有的是苗鼓,有的是芦笙,乐手们负责奏乐,曲调与节奏均来自古老的苗歌。再接着是盛装的主角,苗妹们身着华丽的服饰,边走边跳。队伍的最后是精神百倍的苗族青年小伙们。整个游演队伍的尾部还有载着苗族青年情侣的牛形制的花车与舞龙队。
节日当天,有宾客进门的话,苗族姑娘会呈上小碗装的拦门酒至宾客面前,唱起劝酒的苗歌,等姑娘唱完,宾客把酒饮尽后方能进门。宴席中,苗族青年男女们在宴席混坐好后就会开始喝酒的环节,女性们“轮流着用贝壳敬酒,宾客同饮,然后他们对喝酒歌。颂鸭、颂鹅、颂鱼,对盘对唱。唱毕,将鸭鹅切了摆上桌大家吃。整个场面,大家互相敬酒、喝酒、喝酒歌、唱飞歌,他们都是年龄相近的异性宾客,言语投机。席间还可以唱一些情歌或山歌。男子们拿田螺喂女子们,女子们则拿贝壳给男子们吃。以象征、暗喻、隐语或双关语等形式戏谑劝酒,场面充满友谊的情趣和活泼愉快的欢乐气氛。”
三、结语
台江苗族姊妹节是苗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凝聚了苗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风俗与文化。在产业化与规模化的今天,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下却隐藏着一些显性与隐性的问题。首先,节日活动虽然规模宏大,但现场却表现出缺乏组织性的问题,人数过多,场面较为混乱,无人维持与管理秩序,节日安排不够妥善;其次,商业化气息逐渐入侵传统文化,节日活动越来越成为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手段,真正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最后,我们应找到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制衡点,在改善苗族人民生活的同时保护珍贵的苗族传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彭雪芳.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台江苗族姊妹节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36-41.
[2]杨明芳.贵州苗族姊妹节节日文化的变化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01):134-137.
[3]曾祥慧.文化视域下的苗族姊妹节服饰[J].贵州社会科学,2014,(08):157-161.
[4]杨昌国,张文生.亲历“姊妹节”——施洞苗族“姊妹节”的人类学考察[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26-31+35.
[5]苏晓红.苗族姊妹节中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文化学刊,2011,(02):79-82.
[6]张文静,刘金标.苗族传统姊妹节所隐含的时空认知解读——以台江县苗族姊妹节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6-18+22.
[7]李芹香.黔东南苗族姊妹节与性别身份认同[J].文学教育(下),2013,(01):14-16.
[8]欧阳昌佩.苗族姊妹节[J].当代贵州,2005,(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