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视域下电视健康节目中权威的消解与重构

2016-09-28 11:42熊皇
戏剧之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场域权威

熊皇

【摘 要】文章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框架下,分析了中国大陆电视健康节目发展的萌芽期、发展期和全媒体时期场域内权威的演变。在政治场、经济场、医学场的多重影响下,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位置的力量展开资本的追逐,呈现出来差异化的媒介信息生产。文章试图通过历史的关照和现实的反思,廓清电视健康节目是如何获得自律的平衡。

【关键词】场域;电视健康节目;权威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53-01

根据布尔迪厄的理论,人是作为知识的存在个体而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伴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权力要素渗透到知识领域,在此基础上,布尔迪厄提出了构成知识的权力理论。就电视传播而言,电视制作者作为电视节目的生产部门,体现为制作上的权威性,其机构的内在属性就为电视节目的生产者带来了权力,权力也随之对知识发生着特定的作用,形成各式各样的权力性知识。在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领域中,各个权威专家的话语权就体现为知识的权威,这些权威者对健康传播进行着阐释和全面的支配与操纵。

作为电视媒介,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自身所形成的场域从本质上来说,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之中,专家、著名医生及学者同电视制作者共同运用知识权力建构着场域的游戏规则。但伴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更多的受众群体有了重新建构场域游戏规则的空间,他们开始制定适合自己游戏规则的新场域空间,以获取便于自身接受的健康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媒介的场域的发展呈现出由封闭到开放的状态。

封闭或者开放的场域状态,都不能一概而论地判断孰优孰劣,都必须结合当下的经济、社会、技术等大环境。萌芽期的中国大陆电视健康传播场域是一个非常小的场域,相对封闭,同时又比较脆弱,受政治场影响巨大,受经济场等其他场域影响甚微。“封闭”在历史的视域中总是落后的代名词,但是这一时期的封闭也带来了荧屏的干净清爽,没有满屏叫嚣的各路“专家”、“达人”、“养生明星”和充斥五花八门的硬广、软广的各类保健品、药品。这些现象在发展期却大行其道,借“养生”之名,行“养生意”之实;借频道公共资源,骗取观众钱财,误导百姓养生,这些发展期场域开放的副作用与场内健康知识产品的繁荣并驾齐驱。

全媒体时代,消费主义倾向侵入健康传播,“《养生堂》节目推荐产品”、“央视《健康之路》指定保健品”等将电视健康节目延伸到了各类电商的线上产业链。前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在总结“张悟本事件”时,提到“这既说明群众对健康咨询的渴盼,也暴露了我们权威准确信息的发布还不够”。的确,看病贵、看病难是社会问题、是百姓忧虑,再加上“新医改”、老龄化、放开二胎等社会背景,所以对健康知识的强烈渴求,让“养生大师们”走上神坛。然而,事实上,回溯中国大陆电视健康节目发展的萌芽期,我们也不难发现群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和呼吁并不比现在弱,电视台的观众来信中对健康知识的期盼是稳定的反馈内容之一。

在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论中,从场域本身具体的结构来看,由于资本的不平等分配,所以场域作为位置空间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永恒斗争的场所。每个获准进入场域的行动者必然会受到场域逻辑的压力,也就是会认同场域的游戏规则,这就是所谓入场费。①各种参与的角色认同场内游戏规则,得以入场。基数庞大、个体弱势的电视观众也要付出时间和注意力,观看电视节目,付出最基本的入场费。

中国大陆电视健康节目发展的萌芽期,有着高额的入场费,国家主流电视台之外的组织、个人等经济、社会力量难以进入封闭的场域,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场的子场,配合国家建设大局和生产劳动需要;探索发展期受经济场辐射严重,入场费大幅降低,各类药企以节目赞助、购买时段等形式敲开电视台的大门,经济资本包装下的“养生大师”登台入室也获得入场券,各类社会名人以其名人效应的社会资本也进入场内,变成文化资本转化的发动机。低价的入场费带来了更为复杂的结构关系和资本角逐,出现了“真健康”和“假养生”鱼目混珠的混乱局面。可见,不同历史时期的入场费,一直在不断变化,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各种角色和资本的进场、出场,从而间接掌控着场内的结构和力量,以及与其他场之间的关系。

无论技术如何变化,资本的力量依然由政治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构成,场域的结构依然由相对位置和权利的对比来呈现,所有参与角色都必须服从场内游戏规则才得以入场,场域也才得以成立。从这个角度说,不论全媒体时代的电视健康节目将出现多少块屏幕共享内容,虚拟现实技术将社会情境和物质情境剥离得有多么彻底,“把关人”在自媒体时代话语权是否丧失,只要有场域,就有入场费,就有游戏规则,而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依然是政府部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的一纸决策依然能有效改变电视健康场域生态。而在权威的消解与重构中,从场域封闭和开放的转换间,都需要相应的条件,这不仅包括社会背景、文化习俗、媒介发展形势,还需要场域的控制者提供一定的路径,使空间的入口开放而包容。

注释:

①朱国华.场域与实践:略论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1-45.

猜你喜欢
场域权威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权威信息
权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