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近代报刊对词学的传播与影响

2016-09-28 22:11王新立
文艺评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词学词作传播方式

○王新立



晚清近代报刊对词学的传播与影响

○王新立

明清以来,随着印刷术的发展与成熟,印刷媒介开始渐趋成为词体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这种趋势发展到晚清近代,一个突出特征,便是作为印刷媒介之一的报刊,成为词学传播的主要载体。和其他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报刊传媒的形成是由当时社会思潮的变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决定的,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晚近报刊对词人创作与词学观念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尝试就晚近报刊媒介与词体文学传播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一、晚近报刊传媒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古代的报纸在唐代已经出现,后经两宋、元明,直至清末,持续了近一千二百年的历史。词作为一种文体样式,也是产生于唐代,并在宋代达到鼎盛,经元明两代的低落之后,在清代实现“中兴”。但是,即便是在明清以来,印刷媒介成为文学的主导传播方式的大环境中,词及词学的主要传播媒介也只是印刷传播的另一种形式——书籍。而报纸刊物,直到晚清近代以来,才成为文学——包括词学在内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纵观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历程和晚清近代报刊产生的具体历史背景,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我国在唐代,就出现了所谓的“报纸”。那时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①,唐代的这种“官报”的雏形,是各地方的藩镇节度使设置在京都长安的“进奏官”传发给各个藩镇,介绍当时的朝廷政务情况和各类消息,并由此形成的书面报告,在当时还没有固定的名称。这种报纸发展到宋代,开始出现了统一发行的官报,即邸报。相比较唐代的报纸,宋代的邸报已经开始具有了报纸的许多特征,成为一种新闻传播工具。除此之外,宋代还出现了非官方报纸,即“小报”,这种民间报纸到了南宋开始盛行,譬如在宋光宗时期,就有有关“小报”流行的描述:“比来,有司防禁不严,遂有命令未行,差除未定,即时誉播,谓之小报。始自都下,传之四方。”②至元代,史料显示,仅存于民间的“小本”可考,它是由民间发行,内容主要是来自朝廷的各类时事消息。明代的官报和民间报纸,从内容到规模,都更加全面,更加广泛。晚清之前的报纸基本延续了明代的报纸体制,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封建专制社会,由于政府对言论自由的严格控制,非官方的民间报纸,不论是宋代的“小报”,元代的“小本”,还是明代民间的报房,清代的前中期的“辕门抄”,都发展缓慢,在特殊时期,还会遭到禁止而近乎停滞。所以,在自唐代至晚清之前的近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中,真正持续发展下来的报纸,还是以各朝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邸报为主。

通过邸报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晚清之前的报纸具有鲜明的“封建政治色彩”:首先从它的产生机构来看,是由封建政府机构,特别是从宋代开始,有了专门的政府部门来负责,包括中央和各个地方的相关部门。其次是名称,中国古代报纸没有固定的名称,在封建机构内部和民间又有许多不同称谓,如“进奏院状”“邸吏状”“邸抄”“京报”“辕门抄”等等。“邸报是人们对封建官报的一种习惯性的称呼,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③,自北宋开始被广泛接受。再次,在内容方面,它是围绕封建统治机构进行运作的。因此,邸报内容主要包括皇帝颁布的诏书,臣僚的章奏疏表,政府的法令,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以及边防战报等。“所纪无非皇室动静,官吏升降”④,封建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严禁其他报纸流传。例如宋时的“小报”,元、明、清的“小本”“小钞”“报条”,都屡被禁止。最后,邸报的读者,由于邸报只在封建统治机构内部发行流通,因此读者也仅仅局限于封建官僚阶层,主要包括各级官吏以及封建士大夫等。封建政府办邸报不是为了言论自由,只是让官僚、士大夫们获知相关信息,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封建统治,是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与手段而已。这些特点决定了“邸报”不可能刊载文学性内容,也就更不会刊登文人们的诗词,自然也不会传播文学作品,更不可能成为古代文学的传播媒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晚近以来的报刊,却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成为文学传播的重要载体。

以“邸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报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形式之一,发展到清前中期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并出现了向近代新闻事业过渡的些许迹象,但是,由于受到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限制,它没能突破中国古代报纸的模式,流于程式化,内容仅限于谕旨、题奏、官吏任免和科举等方面的信息,这种单单服务于官方信息传播,并仅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和士大夫阶层流行的古代报纸,没有能直接演进成为近代报纸。中国近代报纸的模式,是鸦片战争前夕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传入中国的。”⑤譬如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近代中文报刊,就是由英国传教士米怜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尽管该报采用中国线装书样式,还在封面上加刻“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之类的语录名言。但是其主旨是宣传基督教,宣称“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可以说是一份宗教刊物。到1833年,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近代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个中文刊物。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相比,《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宗教色彩已经淡化了许多,同时开始介绍大量的西方科学与文化知识,这标志着晚清近代的中国中文报刊,开始由最初的宗教报刊,向非宗教性刊物转变。同时还开设新闻专栏,每期刊载一些新闻,因此《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已经具备了一些现代报刊的特征。

此后,中国近代报纸开始大量出现,并由最初的南洋地区,逐步向澳门、香港以及内地的广州、上海、天津等地扩展深入。中文报刊逐渐增多,报刊的商业性色彩越来越强,更加重视新闻,如《遐迩贯珍》,该刊于1853年9月3日在香港创刊,其内容既涉及文化信息、军事活动,还包括外交、城市建设等,除了刊载香港、广州的新闻之外,还搜集全国其它城市的新闻,对太平天国的活动也作过详细报道。同时在报刊的类别方面,也有了更为详细的分类,如1868年9 月5日创刊的《万国公报》,是由传播教义转为以政论为主的报刊,对近代中国的官绅阶层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蒙价值。再如上文提到的《申报》,为满足读者需要,扩大报刊的新闻版面,增加信息量,重视刊登各类商业广告消息。《申报》还率先刊登随笔杂谈类文章,特别是旧体诗词,“既满足了文人墨客的需求,又为报刊增添了趣味性和文艺色彩,吸引了更多的读者,成为后来报纸副刊的先声”⑥,影响深远。

和古代的报纸相比较,晚清近代的这些报刊,可以说具有近乎完全不同的特征。首先是晚近报刊的创办者,既有外国的传教士个人,又有国外政府设在中国的相关机构,还有国内人士的参与,如1874年2月创办的《循环日报》。其次是近代报刊不再出现类似于古代报刊所谓“邸报”那样的泛称,都有自己固定报刊名称,即使更改名称,也都与其他刊物不同,以示区别,如《中国教会新报》后来改为《万国公报》等。再次,在内容方面,近代报刊没有像“邸报”那样,既依赖又服务于封建统治者,如皇帝官吏及封建机构,而是“传述各国国家之事,上自朝廷,下及闾里,一行一言,一器一物,无论美恶精粗,备书于纸……故每遇事,可以尽情议论,直陈无隐”⑦。内容既有政事新闻,又有广告和商业信息,还有具有文艺性的短文和诗词等等,几乎无所不包。除此之外,晚近报刊还有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即商业化,多是营利性的报刊。出于商业目的和盈利的需要,这些报刊就会尽可能地吸引读者,为此甚至投读者所好,而创办者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些报刊在内容上更加自由,更加灵活,使之成为可能。而且不同的报刊名称使得不同阶层的读者,可以更快更便捷地择其所好的报刊进行阅读,从而大大扩充了报刊的内容,增加了读者范围,加快了报刊的分类和流通速度,使其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尽可能地快速传播,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理论上具有无数读者和所有地域的可能性。这恰恰是古代报刊,包括其他传统的词体文学传媒所没有的特点与优势。

从文学的内部因素来看,文学作品从产生到被外界了解、接受,最终实现其价值,必须要经过传播这一环节,“文学的传播,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传播方式;传播方式的不同,其作用和效果又有差异”⑧。以宋词为例,其传播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口头传播与书面传播,口头传播主要有歌伎演唱,诵读,品题等方式;书面传播主要有题壁,题画,题屏,题扇,刻石,以及别集,选本,词话,私人藏书等方式。以上传播方式各自的特征优势和缺陷不足,谭新红在其相关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宋词传播方式研究》中均有详细论述,此处不再赘言。由于印刷术的发展与逐渐成熟,自清以来,尤其是晚清以来词人词作与词学的传播方式越来越依赖于印刷媒介,而之前的许多在唐宋非常受欢迎的传播方式,被渐渐遗忘,抑或被慢慢遗弃。如石刻,扇子,屏风,竹木,题壁等传播媒介,此时已是难得一见。“又由于词流变至清及晚近,唐宋时被之管弦的唱腔与唱法也失传了,词由原来可以歌唱的音乐文学渐次蜕变为只可诵读的案头文学”⑨,而日渐流行并受到重视的报刊此时就成为包括词学在内的文学传播方式之一。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媒介,在晚近文学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晚近报刊所刊载词学的主要内容

在晚清近代的词学传播中,报刊媒介是其非常主要的文学传播方式之一,是其至关重要的传播载体,所刊载词体文学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词人词作,词话,词集序跋,以及含有词论的笔记等。

首先是词作,以《申报》《国粹学报》和《小说月报》为例。《申报》由英国人美查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是第一家由外国人创办后,一直由中国人主持执笔的刊物,在晚近的报刊出版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其创刊号上刊出的《本馆条例》就明确规定:“如有骚人韵士有愿以短什长篇惠教者,如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之类,概不取值。”“概不取值”,即可在此刊物上免费刊登诗词,这等于是为广大诗词文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诗词交流平台。《申报》创刊不久,开辟了固定的版面刊登文学作品,主要是旧体诗词,如当时一些非常重要的词家朱祖谋、陈锐、夏敬观等人的词作,《申报》均有刊登。据上海书店影印本《申报》统计,仅《申报》早期(1872-1890)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刊载了约二百五十家词人共一千三百余首词作,一人刊发词作最多高达二百余首。同时,该刊结合当时诗词稿件的数量等具体情况,还创办了一些文学刊物,如《瀛寰琐纪》。该刊是我国第一份文学性刊物,于1872年11月创刊,1875年停刊,所刊载文学作品,尤以诗词为多。此外,还有《四溟琐纪》,之后又改名为《寰宇琐纪》,三者均为月刊。在申报及其创办的这些文学刊物的影响下,此后的晚近报刊,几乎都把诗词作为其刊载的内容之一。此外,《国粹学报》更是自创刊伊始即开设“诗余”栏目,后来又专设“词录”一栏,专门刊载词人词作,如郑文焯的词达13首之多。

再以《小说月报》为例,晚近以来,以“小说”命名的刊物一般都不刊载诗词作品。自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梁启超在《新小说》杂志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提倡“小说界革命”以后,“小说的地位得以提升,短短几年间,涌现出不少以‘小说’命名的刊物,但这些刊物绝大多数都不刊登诗词作品”⑩。与此极为不同的是,《小说月报》在其主编王蕴章的大力倡导下,自创刊开始,直到1921年改版,皆设有“文苑”专栏,刊载了大量旧体诗词。笔者据上海图书馆编纂的《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统计,《小说月报》从1910—1921年的十余年间,刊载的晚近词人达二十余人,词作一百五十余首,现将所刊达两首以上的词人词作,统计如下

以发表小说为主的刊物,刊载这么多的旧体词作,一定程度上表明晚清近代的报刊,包括这些以刊载小说为主的报刊开始成为晚近词作的传播媒介。

其次是词话,以《国粹学报》为例,该刊1905年在上海创刊,是清末资产阶级国粹派的权威性学术刊物。以“发扬国学,保存国粹”为主旨,一直坚持以国学研究为主要内容,宣传爱国、保种、存学等思想,阐释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与文化。该刊所登词话主要有1908年第41、47、48期刊登的况周颐的《玉梅词话》,第47、49、50期刊登的王国维的《人间词话》,1909年第55期、1910年第65期、1911年第82期刊登的陈锐的《袌碧斋词话》,以及1910年第67期刊登的宋人沈义父的词论著作《乐府指迷》等。此外,《小说月报》1920年也曾刊载况周颐的《餐樱庑词话》等。

再次是含有词话类内容的笔记和词集序跋,以《国粹学报》为例,主要有况周颐持续在1908年第46、47、49期刊登的《选卷丛谭》,1910年第65至74期刊登的《蕙风簃随笔》《香东漫笔》《兰云菱梦楼笔记》,1911年第82期刊登的《蕙风簃随笔》,1906年第16期刘光汉的《光汉室丛谈》,1908年第41、42期,以及46——48期,1909年第54、60期和1911年第76期持续刊载庞树柏的《龙禅室摭谭》等。该刊所刊载的词集序跋,主要有1905年第11期王闿运的《〈秋醒词〉序》,1906年第16期黄节的《伍懿庄〈浮碧词〉序》,1909年第58期陈去病的《〈笠泽词征〉自序》,1910年第66期郑文焯的《鹤道人论词书》等。

三、报刊传媒对晚近词学的影响

唐宋词人通常利用日常的生活用具、如扇子,或社会场所、如寺庙的墙壁,或自然场所、如崖壁,石块等,或艺术手段、如歌唱,书法,绘画等传播词作,这些传播方式可以说是灵活多样,又能普及到普通的庶民百姓,使得词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写词赏词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相比较而言,清代以降,特别是到了晚清,词体文学的传播方式大大减少,如野舍驿站,寺壁山崖等传播方式近乎绝迹。即便如此,晚清近代词还是利用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媒介得以发展。同时,作为与古代报刊性质完全不同的晚清近代报刊,作为词作的重要载体,在传播词学的过程中,又对词体文学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词人及词学观念的转变;二是词作题材内容的变化。

有清一代,直至晚清近代的词人群,有一个突出特征,即这些众多词人群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性特色,莫立民在《近代词史》中认为“清代词学从一开始就呈现乡邦、家族、师友网络特征,晚近词又进而发扬光大这一特征。从常州词人到临桂词人无不以乡邦为依托,以家族为骨干,以师友为羽翼,结成一庞大词学网络,彼此声援,互通声息,演进为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大词派,进而主导晚近词的发展流程”⑪。如阳羡词人群、浙西词人群、常州词人群、临桂词人群等,均是以某一指定地域来命名的。一方面说明某一特定地域在一个时期内的词作,或词学氛围比较浓厚,出现了有代表性的词人和词人群体,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晚近词体文学传播在地域性的范围内盛行,在全国范围内则不甚发达的缘故,“这些词学中心以地域或血缘、学缘为纽带并不是偶然的,这是词学传播媒介不发达的必然产物。当时的词家缺乏一种能有效克服空间障碍的传播媒介,只能在一个比较狭小的地域内切磋、交流,形成一种带地域特征的词学流派”⑫。这种状况在晚近时期被逐渐打破,晚清的中国危机重重,内忧外患日剧加深,特别是科举制度的瓦解,大量旧文人被抛入社会,他们必须与社会发生较之以前更加频繁的关系,而不能像以前那样闭门只读利于科举考试的“圣贤书”。此时的报刊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一些传播方式的种种局限,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率也更高,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并且起初为吸引诗词文人,许多报刊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申报》对诗词类文章“概不取值”,免费刊登,有的报刊还免费赠送样刊等,这样一来,这些文人,特别是坚守旧体诗词创作的文人,与报刊就很容易结合起来,“走到一起”。这无形中就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域,或不同流派的词人及词学研究者,形成了以报刊为中心的一些词作者群和研究中心,如王蕴章在担任《小说月报》主编期间,不仅自己有诗词创作,而且对诗词创作大力提倡,开辟诗词版面刊登诗词。在其倡导下,《小说月报》汇聚了一批在当时相当重要的词人,其中就有冯煦、邵瑞彭、朱祖谋、况周颐、庞树柏、夏敬观等人。发展至民国时期,这种特征就更为明显,“其典型的表现是,晚清民国时期词学群体活动的丰富多彩”⑬,往往围绕一种报刊媒介,自然形成一个跨地域,跨流派的词人创作重心,或词学研究中心。

伴随着这些词人身份的变化,晚近词人创作观念也在变化,这种变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自我调整的需要,在适应了报刊这一新的主流传播媒介之后,方能取得更好的发展。这一转变不仅使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更加清醒,而且在具体创作中,关注的对象,题材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表现出与时事越来越密切的关系”⑭。

作为词体文学的传统题材,如咏物、咏史、表达个人心绪等,在晚近的报刊上仍有出现,只是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词人词作不是一味地固守这些传统题材,而是不断扩大,突破传统题材。其实在嘉庆年间,周济在其《词辨》中已有扩展词作内容的意识,随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则明确要求突破所谓“离别怀思,感士不遇”的传统题材,要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时代变迁,发挥词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多少人实践,但是随着近代社会的种种巨变,表现由国外传入的种种文明,和当下时代的社会状况等题材开始进入到词人们的创作视野中,渐渐成为晚近报刊刊载诗词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如《申报》就曾刊登过署名为“香海词人”的《洋场咏物词》。其中一首《电线》有云:“具大神通,匪夷所思。惯传消递息,捷于影响;穿河贯汉,事更离奇。欲报平安,暗牵线索,入手行间墨尚滋。从今后,任洪乔善误,那怕愆期。何人费尽心机,纵万里关山信不迟。笑鱼笺雁帛,无斯火速简书羽檄,枉说星飞。巧夺天工,能通造化,盼到还云一霎。机枢动,贯蛟宫蜃窟,直达波斯。”在词作中,香海词人用“经纬纵横”“无斯火速”“直达波斯”等词汇对电线及其功能作了非常形象的比喻,通过词中的“具大神通”“匪夷所思”“巧夺天工,能通造化”等词表达了词作者在面对这些新事物时,内心的惊喜与赞叹。还有一些词作是对那些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娱乐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娱乐场所的描绘。“这种娱乐生活方式给传统文人诗酒唱和的娱乐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当然也成为了他们词作创作中的重要题材”⑮,再如1882年3月刊载于《申报》孙熙曾的《风入松·鹤鸣楼茶室瀹茗》词云:

临流小阁净无尘,香透碧螺春。浓阴隔岸浑忘暑,一入座、一椀宜人。不必卢仝有癖,纳凉也足怡神。俯窥水底跃银鳞,波皱可垂纶。静观自得天机畅,觉风生、两腋频频。到此乐而忘返,非贪茶味清新。

这首词作是作者与朋友一起,在鹤鸣楼茶室品茶时,一时兴起而作的。该词中描述的这间楼室紧临一小溪,置身此景,虽然与旧时隐居山林的生活大有不同,但也别有一番安然自得的心境。

还有一些词作是词人面临变幻不定的时代局势,对自我人生的难以预料和不得不到处漂泊、居无定宿的感叹,如《申报》1884年4月刊载马相如的组词《临江仙》,其一为“薄命累卿卿命薄,空教觅遍天涯,萧郎从此是无家。伤心儿女泪,凄绝洒桃花。泉下有灵休惜我,一般逝水年华,春魂扶不上窗纱。晓钟残梦破,欹枕听啼雅。”疲于奔命而自感“命薄”,“觅遍天涯”结果却是“无家”,真实反映出词人面对时代局势的急剧变迁,“残梦破”而无法把握自我的内心感受。在那个时代,这种针对社会下层文人生活处境的凄凉写照,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时代意义。

晚清近代的中国,时代局势和社会思想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体现着近代社会转型的晚近报刊成为词学的重要传播方式。在其影响下,词人词作与词学观念也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正意味着,词体文学在晚近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改变与转型。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①⑤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第40页。

②《宋会要辑稿》第166册,刑法(二)之一二三,第6558页。

③赵晓兰,李文冰《晚清报刊与中国古代报纸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5期,第109页。

④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⑥李悼宇,钱培荣《晚清报刊的发展历程》[J],杭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143页。

⑦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992年版,第392-393页。

⑧王兆鹏《传播与接受——文学史研究的另两个维度》[J],江海学刊,1998年第4期,第142页。

⑨⑪莫立民《近代词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80页,第686页。

⑩张晖《新时代与旧文学——以民初〈小说月报〉刊登的诗词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第46页。

⑫朱惠国《论传播媒介对词学研究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53页。

⑬查紫阳《民国词人集团考略》[J],文艺评论,2012年第10期,第142页。

⑭焦宝《晚清杂志与诗词关系初探》[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第253页。

⑮陈璇《被忽略的“上海书写”:早期〈申报〉所载词人词作研究》[J],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第186页。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晚清近代词作文本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2015111010204)]

猜你喜欢
词学词作传播方式
分春馆的词学传承
清代词学的体系建构及其现代传承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2016年山东词学理论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南宋中期词学理论的拓展与新变
更 正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