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中非国际关系史上的新战略

2016-09-28 03:17李忠人高天宜
史志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约翰内斯堡中非非洲

李忠人 高天宜

(中北大学,太原030051;山西大学,太原030006)

合作共赢:中非国际关系史上的新战略

李忠人高天宜

(中北大学,太原030051;山西大学,太原030006)

中国历来非常重视同非洲国家的关系,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合作也成为中国长期坚持的战略选择。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关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在经济等方面成为对非洲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大国外交思想日臻成熟,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成为中非关系的外交基石。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的讲话将中非关系推上了新的高度。随着全球经济放缓,中非双方秉承“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危急时刻可以把握机遇,共建美好未来。

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中非关系

一、形成中非关系新理念

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的大发展,国际方面对中非合作的关注度也随之上升,2011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访问非洲的时候重弹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老调。而这种观点正是由于西方国际关系研究和国际政治受“二元分立”哲学影响,国际关系的双方通常被划分为矛盾的两个方面,例如先进与落后,民主与独裁等等。由于习惯了这种化繁为简的“二元分立”原则,人们习惯了在思维认知当中寻求平衡感,整个世界也朝着二元疏离的状态演进。

同西方的二元分立相比,中国更倾向于二元互补理论。李约瑟认为,从中国传统上来看,中国的思想家普遍认为大千世界存在的各种联系,服从于其自身的内在支配。具体到国际关系而言,体系的物质结构与观念结构总是处于不断地过程流变之中,进程是结构与施动者的存在状态,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分析层次[1]董青岭.复合构建主义:进化冲突与进化合作[M].时事出版社,2012.(P9)。

实际上,中国学者之所以与西方学者有着巨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中西方辩证法的差异。西式辩证法注重实体思维,是对世界的分离性想象与建构;在实体思维看来,事物本质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无论关系还是过程,都有实体载体作为依托。而中式辩证法强调过程建构、阴阳互生、福祸相依,是一种关于世界以及人本身存在的互容互补思维,互补理念是中国战略文化和世界观的精髓[1]董青岭.从中西哲学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创生[J].国际政治研究,2014,(04).(P59-72)。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各国间文化思想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类思维方式从以终极性、封闭性、简单性、静止性为特征的二元对立的实体思维进入关系思维。关系思维更强调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以“关系”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理解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事物的性质也是相对的,特别是事物对人的相对性[2]王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系思维[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9,(2).(P5-8)。

秦亚青认为,“如果说以‘理性’为核心的理论可以延伸到‘个体’‘利己’‘冲突’‘规则’等内容,以‘关系性’为核心的社会理论则更趋向于包含‘社会’‘道德’‘和谐’‘关系’等内涵”[3]秦亚青.关系与过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P12)。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学院发表演讲时强调,“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4]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新华网,2013-3-24.中国的二元互补型外交理论逐渐被各国所认可与接收。

巩固和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础。自中非双方建交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对非洲国家进行了149次访问,非洲国家领导人访华379次[5]王毅.继往开来,开创中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2015-12-3.http://www.chinafrica.cn/chinese/tbbd/txt/2015-12/03/conten t_709296.htm.。中非相互信任显著增强,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始终相互理解和支持。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已经同非洲各国在农业、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并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了有效成果。

中国在非洲援助工程主要内容

从表格上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已经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李安山先生认为,“中国对非援助的形式和内容均与经合组织为代表的国际援助体系不同。实际上,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对非洲的发展援助体系建树甚微,相比中国的援助并无优势可言。”[6]李安山.中非关系研究中国际话语的演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02).(P19-47)

中国基于自身的传统,将物质实力的增长与和平、合作型外交理念相结合,强调与世界的互补,根据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不断调整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实现合作共赢。提出中非关系的新理念,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中非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新的世界体系结构而言,中国“合作共赢”的新型外交关系不仅可以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可以带来世界的和平。

二、开创中非关系新模式

建构主义在国际关系中作为一种研究范式,自被提出之后,在西方国际政治关系领域备受关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来自美国的学者亚历山大·温特的观点。温特认为,一切行动和存在必须被观念认识才具有意义。实际上,在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上,西方主流学者在面对已经变化中的世界仍然坚持将意识放在第一位。所以,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主流西方思想仍然将自身与非洲的关系看作是一种主仆关系,非洲国家也被定义为政治、经济方面的失败者,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西方国家作为“救世主”的形象出现,试图将其自身的发展模式强行复制到非洲,在对非援助的同时附加各种符合西方价值观的政治和社会条件。

自21世纪中非合作论坛(The Forumon China Africa Cooperation)成立以来,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长期坚持的战略选择,“真、实、亲、诚”成为中非合作的四字箴言。2015年12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始终同非洲国家心连心、共命运,永远做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1]习近平.在中非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的总结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6(2).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是第一次在非洲大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是中非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中非关系之所以昭示新时代的特殊性,根本在于中国打破了以西方国家为核心的世界体系结构。中国需要坚持中非关系“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同非洲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就目前来看,以西方为核心的世界体系结构仍占据主流,但这种体系已经开始出现松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和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入,世界格局已经开始向多元文明平等交往和自主对话的方向转变。

三、确立中非关系新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的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的“五大支柱”[1]习近平.在中非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的总结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6(2).成为中非关系的新定位。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的主题是“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中非共同草案。这为继续优化中非“合作共赢”的新型外交关系新定位打下良好基础。

围绕《宣言》和《行动计划》架构的框架必须具有足够的说服和驯化行为体的作用才能保证合作的继续,而维持合作的根本动力则更需要将其内化,成为行动的准则和习惯,而不是迫于环境约束的权宜之计。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一带一路”,并将其作为中国国家战略的内容。2015年1月27日,中国与非盟签署了一项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帮助非洲实施规模宏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承诺帮助非洲国家建设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机场和高铁,升级交通体系,以帮助非盟所有54个非洲国家实现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制度体系的第一次系统性倡议,这为中国构建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制度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基础。“一带一路”战略脱离了地缘政治(geopolitical)的思维框架,抛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同时使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从融入型国际制度朝着转移型国际制度战略的方向转变[1]王明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制度基础[J].东北亚论坛,2015,(06).(P77-90)。

把非洲纳入“一带一路”框架当中,将“一带一路”工程同非洲的《2063年议程》相对接。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可以化解富余产能,促使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对于非洲国家而言,“一带一路”可以优化非洲各国交通运输体系,带动非洲国家资源优势开发[2]陈耀.“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涵与推进思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5,(1).(P53-55)。

国际关系发展的主导趋势是渐进变革和逐步进化,健全的制度架构和良好的规范体系是维系这个过程的重要方式。

围绕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五大支柱”,中国政府着力实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和安全“十大合作计划”[3]习近平.在中非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的总结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6(2).,不断充实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同时,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4]中国外交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全文).新华网,2015-12-5.,分别就建立和发展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巩固和夯实中非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义利观,践行真实亲诚对非工作方针;推动中非合作全面发展;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设及其后续行动;中国与非洲区域组织关系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中国对非洲政策新理念、新主张、新举措。

确立中非“合作共赢”关系的新定位,落实“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一方面对中非双方而言,从各个方面使制度规划化,从而更好地推动中非关系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对世界而言,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这既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和创新。

四、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5]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新华网,2015-9-29.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发展陷入低迷,世界各国经济纷纷遭受影响,众多经济体发展持续受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地区经济展望报告称,撒哈拉以南非洲2015年经济增速为3.5%,2016年预计增长3%,远低于过去10年间平均6%的经济增速,为15年来最低[6]李志伟.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速放缓[N].人民日报,2016-5-10(22).。非洲大多数国家由于自冷战结束后过度依赖于出口石油和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在全球经济危机下出口额迅速减少,政府收入锐减,失业率不断提高,原教旨极端主义恐怖分子势力不断扩大,逐渐成为非洲各国发展的隐患。

当前国际体系的特点便是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中国与非洲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双方的经济都处于转型阶段。随着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对于中非双方而言,利用好经济全球化,洞悉发展的态势,把握时代的脉搏,就是把握住了机遇。

根据TRALAC[1]设置在南非的非盈利公司,由瑞士经济秘书处创建,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提供支持。(Trade LawCenter)统计,截至2014年,占中国出口额最多的五个非洲国家分别是南非(15%)、尼日利亚(14%)、埃及(10%)、阿尔及利亚(7%)、安哥拉(6%),其中,出口的商品以电器、交通工具、棉纺织品、鞋类为主。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趋向适度,中国国内经济开始逐渐从投资向消费转型,而非洲出口的石油等原材料能源同样正在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食品与服务贸易出口的增加,而这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造成不同的影响。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是毛里求斯(第46位),其次是南非(第52位)和卢旺达(第62位)。毛里求斯之所以能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离不开其稳定的政治局势和强大的旅游业。

在面对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时刻,非洲国家更需要加强同中国的合作,学习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升自身产品商业价值,优化自身结构,增加出口产品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在全球体系中立足。对中国政府而言,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向非洲转移优秀产能的同时,真正去了解非洲,认识非洲,到非洲各国的城乡深入调研,真正为非洲民众去考虑,才能做到“合作共赢”。

虽然,现如今的中非合作在制度建设方面等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然而,以《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为指导,中非双方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广阔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而非洲正在朝着《2063年议程》描绘的美好梦想前行,中非双方将共同打造命运的共同体。

(责编:张佳琪)

李忠人(1959—),男,山西大同人,中北大学党委书记,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史。参加撰写的《非洲通史》获教育部优秀社科成果历史学一等奖、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二等奖。高天宜(1990—),男,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约翰内斯堡中非非洲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黄金之城”约翰内斯堡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
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
非洲的远程教育
给“大猫”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