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依群
(浙江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23)
美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评析
叶依群
(浙江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23)
美国高等教育有着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四大经济资助项目之一,已成为缓解学生经济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学生申请、资金来源、联邦政府及高校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评析美国高校勤工助学项目,研究其具有的教育功能、社区参与功能和学生社会实践功能,以期为中国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提供借鉴。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评析;美国
美国1862年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形成了较完备的学生资助体系,这一体系由联邦政府、州政府、高校和社会团体出资,资助方式分两类:基于成就的奖学金(merit-based scholarship),奖励学习成绩、艺术、体育表现优秀的学生;基于需求的奖学金(need-based scholarship),资助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包括不需偿还的助学金(grant)、需要偿还并支付利息的贷学金(loan)和联邦工读计划(federal work-study program)。联邦工读计划根据1964年颁布的《经济机会法》设立,并在1965年《高等教育法》被确认,1972年重新修订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增加了“通过工作获取报酬来偿付学费的资助形式”[1],即联邦政府通过高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校园内兼职或校外社区服务工作的机会,学生通过课余兼职获得收入,支付部分教育和生活费用[2]。该计划也被称为“校园工读”或“勤工助学”,由联邦政府投资,学校管理。根据美国教育部网站统计,有3 400多所高校加入联邦工读计划,申请勤工助学的学生比例也较高,如印第安纳州的瓦尔帕莱索大学有1 200多名学生(超过学生比例的35%)申请了这个项目,每周一般工作10 h左右[3]。2009—2010学年,康奈尔大学有近8 000名学生在校内外兼职,收入超过1 000万美元,其中近300万美元是勤工助学学生的酬金[4]。随着近年来美国高校学费的不断增长,勤工助学不仅可以解决部分学费,还有教育功能,对学生来说是双赢的。探讨美国高校学生的勤工助学项目,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体系。
美国高校都设有学生经济资助办公室(Student Financial Aid Office)并建有专门的网站,介绍各种资助方式:工读计划(通过打工获得资助)、学生贷款(必须偿还)、工读计划和学生贷款相结合等[5]。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各类资助项目、联邦及学校的各种管理规定、下载各类表格。高校每年开展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选择资助方式的调查,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资助项目。
序号资助方式1工读计划(通过打工获得资助)2学生贷款(必须偿还)3工读计划和学生贷款结合4不需要5不知道
申请经济资助的学生需要向联邦教育部提交资助申请,填写联邦教育部提供的“联邦学生免费资助申请表”(Free Application for Federal Student Aid ), 根据申请表上学生和家庭经济信息,联邦政府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权威的评估认定,确定学生是否需要经济上的帮助(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的支付能力和学生完成学业所需的教育费用两者间的差距即学生的经济需求)。申请表提交1周内,学校会有通知告知是否符合资助条件,申请截止日期通常为每年的1月份,但不同学校会有区别。申请表格每年都会有更新,如果家庭经济收入发生变化,可以修改。以瓦尔帕莱索大学为例,每年3月1日是提交下一学年资助申请的截止日期,根据评估,学生的资助金额与上学年相比会因家庭收入变化而上下浮动,如学生父母任何一方收入增加、家庭成员减少、家庭成员上大学人数减少、父母所持财产增加等[3]。美国高校设有学生雇员办公室(Student Employment Office),学生申请勤工助学,需要网上填写 “联邦学生勤工助学申请表”,填写前先阅读相关文件(学生受雇目的、政策、资格、报酬、工作时间、工作强度、招聘程序等);个人信息栏,包括可以工作的时间、学过的与工作相关的课程、计算机技能等;相关工作经验和证明人等。可网上电子版提交或填写好签上本人的名字后打印直接送交或通过邮寄的方式,申请资助的结果会在校园网上公布。
投资高等教育已成为美国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行为[6],勤工助学资金主要源自联邦政府、民间机构、慈善团体、企业、州政府和高校,具有多渠道和多元化的特点。联邦政府和高校为学生经济资助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财政支持,一般采用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校园工读等形式资助学生。2005—2009年,联邦政府以奖学金、工读计划和贷款形式拨付的资金以平均每年16%的额度递增。2009年2月联邦政府通过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重新分配基于校园的学生资助计划,奖励那些学费较低、拥有申请资格的学生数较多、提供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勤工助学岗位的高校[7]。根据需要资助的学生申请情况,联邦政府投入的资助额每年都在变动,如2003—2004学年,联邦政府资金占总资助的69%,2009—2010和2010—2011学年为74%,2013—2014学年为69%[8]。2010-2014年,美国高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资助情况见表1[8]。
2013年,联邦政府拨款9.84亿美元用于高校勤工助学资金,后又追加2亿美元,如果加上州政府、高校、私人或联邦贷款的配套资金,联邦工读计划的资金将超过14亿美元。根据学生的经济需要,联邦政府拨款给各高校,高校学生经济资助办公室可自行进行分配[9]。2009财政年,近1 300万学生和家庭得到资助,受助金额达3 000万美元[10]。仅2011—2012学年,联邦政府、州政府、学校和私人慈善机构就提供了多达1 851亿美元的资助,其中包含971亿美元无偿资助和708亿美元联邦贷款[11]。美国教育部每年公布进入联邦工读计划的高校名单、学生人数和资助总额,按1∶2比例配套拨发专项资金给参与该项目的学校,用于支付学生的工作酬金,即联邦政府拨付1, 学校配套2构成校联邦工读项目基金, 由参与该项目的学校进行具体管理[12]。凡属于联邦勤工助学计划的工作岗位,一般来说联邦政府必须支付75%的工资,其余由用人单位支付[13]。特别的社区服务项目如指导阅读或数学,联邦政府支付的比例达到100%。学生工资发放有2种形式:现金或通过银行划拨,用以抵消学生贷款。 如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2005—2006学年注册学生17 300人,有783名学生参加了勤工助学项目,总收入1 515 016美元,其中854 462美元由联邦校园工读基金支付,其余为非联邦渠道支付[14]。
表1 2010-2014年美国高校学生资助情况一览表
3.1联邦政府法制化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作为执行的依据。对参与高校的审核、申请勤工助学学生的认定、虚假申请学生的处罚、勤工助学项目的落实都有明确的规定,勤工助学的政策执行有法可依。
参与勤工助学的高校每年向教育部有关部门提交年度运行报告和申请,教育部基于上年度的资助水平和符合条件的学生的总需求进行拨款。美国联邦资助以助学金、贷学金及学生在读期间勤工助学的工资等组合而成,将学生在校内各部门打工工资算在学生资助总额内,要求受助的学生每周在校工作10 h左右。联邦政府对勤工助学有一系列的规定:
1)核实资助资格及酬金,审查勤工助学岗位资格,处罚虚假申请者;勤工助学酬金不能超过学生的实际需要;如申请者在校外获得其他资助,应如实报告,否则取消全部资助金。
2)支付标准和方式,雇佣单位支付给学生不低于联邦的最低工资7.25美元/h,总收入不能超出申请资助金额。美国教育部管理的“工读方案”规定:本科生按小时计酬,研究生根据工作性质可按小时计酬或以月工资形式发放;把酬金直接存入学生的银行账户,用于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支出。
3)参与工读计划的高校必须保证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都能有跟学业或将来职业相关的工作,同时考虑学生的经济需要,学生能够工作的时间、雇佣期的长短及期望的工资等。
4)基于教育的目的,学生在社区从事的勤工助学活动必须是为公众利益服务且对社区的发展有益。高校必须将勤工助学拨款的7%用于社区工作,包括学前儿童或小学生的阅读指导,1~9年级学生的数学指导、读写能力指导等[3]。
3.2高校的组织管理
联邦政府提供勤工助学的资金,而具体管理事务则由进入该计划的高校负责。根据联邦高校学生资助手册的要求,美国各高校都有较完善的勤工助学网站,进行一系列规范化的管理。
1)记录学生受助情况。网站有联邦和高校的各种管理规定和表格,详细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获得经济资助的信息,联邦政府和高校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受助状况,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提供不同层次的资助内容。
2)提供校内(on campus)和校外(off campus) 勤工助学岗位。高校的各个学术部门、行政机构、校长办公室、实验室,高校学生事务中心前台、图书馆、书店、餐厅、小卖部、健身中心等能为在校生提供很多岗位,学生兼职校内的任何岗位都属于基金资助的范围;校外工作岗位性质一般是社区服务岗位,政府要求社区服务成为联邦工读计划的一部分。部分学校与校外赢利性公司签有勤工助学协议,要求所提供的岗位必须和学生所学的课程相关。
3)规定薪酬、支付方式和工作时间。划定各类工作岗位的最高、平均和最低薪酬,规定付酬方式;对在一段时间内总的工作时间进行限制:学习期间每周工作不超过15 h,假期内不超过40 h,雇主或资助管理人员在安排工作时会考虑学生的课程表和学习进展情况,以此保障学生的利益和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
4)对学生勤工助学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以康奈尔大学为例,学生雇员表现评价表(Student Employee Performance Evaluation)有6个方面内容:相关工作知识、工作质量、出勤、工作主动性、工作态度及合作精神、独立性。分5个等级:差、一般、满意、好、优秀,综合上述评价结果,最后给出一个总的等级[4]。
美国高校勤工助学项目运作至今整整50年了,联邦政府提供固定的资金比例,加上持续增长的资金总额,有力地保证了这一项目的不断发展。通过各种举措,联邦政府为需要资助的学生提供工作机会,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服务获得报酬,支付部分教育费用,以社会服务方式偿还贷款,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实现了资助和教育的双重功能,高校和学生都受益。2013—2014学年,勤工助学工资在7.25~11.50美元/h之间,虽然总额可能不够支付学生个人的学费,但基本可以满足生活开销[11]。通过勤工助学的形式,在校生承担了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服务,减少了高校行政后勤人员,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学生身上;另一方面,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聪明才智为学校和社区服务, 为社会作出贡献。
4.1勤工助学的教育功能
美国高校勤工助学项目为每一个希望并具备条件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同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给贫困家庭的学生带来了希望,也使其他学生不同程度地受益。高校将校内的很多岗位如兼职助教、助研、助管等留给学生,不仅扩大了资助经费的来源,也发挥了这些学生的知识优势。校外的社区服务岗位离学校不远,很多工作不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如日托所、学前或特殊教育机构,照顾小孩、指导读写算术、医疗中心的护理工作(一般是护理专业的学生)、数据录入等文档工作。学生学到了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使他们真正学以致用,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工作积累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和敬业精神,以及诚实劳动、公平竞争、社会责任感等品质,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勤工助学既向学生提供了经济资助,又提供了实践机会,较好地实现了资助和教育的双重功能[12]。
4.2勤工助学的社区参与功能
美国高校重视学校与其所在社区之间的合作与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工作或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为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联邦政府学生经济资助项目规定:学生在社区从事的勤工助学活动岗位必须是为公众利益服务且对社区的发展有益。为鼓励社区向高校提供更多“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周期性的工作岗位”[15],参加社区服务的工资大部分(75%)由基金支付,雇佣者只需支付其中的25%,这些岗位包括社会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娱乐、文化教育等,以此保证勤工助学岗位的连续性[15]。社区每年都有各种活动需要大学生参与,成熟的社区活动可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学生在附近熟悉的社区工作可保证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例如,瓦尔帕莱索大学每学年有50%的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总服务时间超过60 000 h。1995年由瓦尔帕莱索大学教职员工和当地社区共同创建的山顶社区中心(Hilltop Neighborhood House)是学生参与社区工作的样板,每年学校派至少25名联邦工读项目的学生到那里去照看孩子,为社区在教育、服务、转诊病人、出庭辩护、合作等提供帮助[16]。大学生参与社区建设,以自己的才能丰富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为创新社区服务,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4.3勤工助学的学生社会实践功能
勤工助学有2个主要目的:一是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二是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随着高校学费的不断增长和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兼职,通过参与一些实际工作缓解经济压力,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将来的就业能力,因为很多公司在录用新人时很看重学生勤工助学的经历。对高校学生来说,勤工助学是重要的教育经历,可以给学生真实的工作体验,了解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并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培养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道德,有利于毕业后尽快地适应工作。正因如此,不少高校都尽量安排学生从事与本人学业相关的工作,如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基本面向本校心理学专业学生,法律咨询中心提供的岗位基本面向该校法学专业的学生[17]。即使是一些不需要专业技能的服务性工作,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及时间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是无法从专业学习中获取的,却又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将来就业有着重要影响。
美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项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保证了资金的来源。作为高校学生重要的资助形式,勤工助学有着助学金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世界各国重点推荐并普遍实行的资助手段。中国高校的勤工助学尽管已初步形成体系,但还处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阶段:勤工助学的管理制度不全面、资金来源单一、缺少勤工助学基地、岗位数量有限、考核体系不完善等,尤其是中国的勤工助学工作与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有很大的关系,而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本身比较复杂。美国的勤工助学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各方面日趋规范化,已建立一套完善而细致的管理规章制度,在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加强校内外勤工助学基地建设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方面[18],有很多值得中国高校借鉴的经验。对美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进行评析,有助于完善中国的勤工助学体系并在高校学生经济资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漆小萍,唐燕.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2]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tudent Loans[EB/OL].(2013-06-09)[2014-09-02].http:∥www.ed.gov/legislation/FedRegister/announcements/2006-1/032706d.html.
[3]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Federal Student Aid[EB/OL].(2013-09-23)[2014-09-02]. https:∥studentaid.ed.gov/types/work-study.
[4]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tudent Employment[EB/OL].(2013-09-23)[2014-09-12].http:∥studentemployment.cornell.edu/federal-work-study.
[5]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Federal Student Aid[EB/OL].(2009-10-11)[2014-09-02].http:∥studentaid.ed.gov/students/publications/completing_fafsa/2008_2009/ques2- 2.html.
[6]姚军.美国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制度分析及启示[J].江苏高教,2015(4):153.
[7]沈红,赵永辉. 美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变革及其效应[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135.
[8]U. S. Department of Educaion. Trends in Student Aid[EB/OL].(2014-09-25)[2015-09-03].http:∥trends.collegeboard.org/sites/default/files/2014-trends-student-aid-final-web.pdf.
[9]U. S. Department of Educaion. Work-study-program[EB/OL].(2013-05-19)[2014-12-01].http:∥money.howstuffworks.com/personal-finance/college-planning/financial-aid/work-study-program1.htm.
[10]U. S. Department of Educaion. Federal Student Aid Strategic Plan FY 2011-15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Federal Student Aid[EB/OL].(2014-05-25)[2014-09-08]. http:∥Federal Student Aid. Ed.gov.
[11]张亚彬.美国大学学费:无偿资助比例超家庭贡献[EB/OL].(2013-08-02)[2015-02-04]. http:∥data.163.com/13/0802/00/957UE8KD00014MTN.html.
[12]李赛强,郭春晓.美国大学生联邦工读项目的设立、实施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1):71.
[13]王圆圆.中美高校勤工助学比较研究[J].广州广播大学学报,2010,10(2):26.
[14]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Chico’s Administration of the Federal Work-Study Program[EB/OL].(2011-11-12)[2015-06-14]. http:∥www.ed.gov/about/offices/list/oig/auditreports/a09h0013.pdf.
[15]袁琦.美国高校勤工助学的特点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 (7):131.
[16]Valparaiso University. Community Service[EB/OL].(2012-12-10)[2014-11-12]. http:∥www.valpo.edu/student-life/service/.
[17]邓大松,李好. 美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5):131.
[18]毕云.美国高校资助体系的研究与借鉴[J].高等教育研究,2004,20(4):18.
On students work-study program of America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YE Yiq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has formed a compar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student aid system. Federal work-study program, as one of the four programs of student ai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relieve students’ financial burdens. 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students’ application, sources of fund, management of both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higher institutions. By commenting on the program, the functions of Federal work-study program are discussed: to educate students, to encoura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and provide students opportunities to have work practice. There is much to be used for the reference of the work-study program in our countr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work-study program; comments; America
10.3969/j.issn.1671-8798.2016.04.008
2015-10-05
叶依群(1963—),女,浙江省松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应用翻译研究。
G649.712.2
A
1671-8798(2016)04-02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