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淼葭
精准扶贫“到村入户”,确保全县扶贫工作如期拔穷根、摘穷帽;“南林北果+全域旅游(康养)”县域经济布局;发展壮大“庄园经济”,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助推老百姓致富增收。
2016年8月26日,《当代县域经济》记者从高温炙烤下的成都来到汶川这座带着灾难印记的川西北小城,此时的岷江河谷,微风拂过,蓝天白云下丝毫没有山谷之外的暑热。看着整齐干净的街道,路旁井然矗立的楼房,随处可见的绿色景观,有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座活力无限的县城,曾经经历一场灾难。
“5·12”地震发生后,八方鼎力支援,汶川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重建工作。灾后重建工作中,汶川创造了奇迹和辉煌,可在耀眼的成绩面前却无法回避一个事实,汶川依然是四川省88个贫困县之一,它还在脱贫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震后汶川,将拿出哪些有力举措来实施精准扶贫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来到汶川县城以及多个乡镇,展开了深入的采访。
灾难叠加之地 构建大扶贫格局
“汶川的灾难自‘5·12以来,就没有停止过。‘5·12之后,多次发生余震,在随后的几年里,又多发次生灾害,特别是2013年的‘7·10特大泥石流灾害对我们的影响非常严重。这些次生灾害也导致许多乡镇反复受灾,造成交通阻断,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是二、三次建房,经济压力吃不消。”汶川县扶贫移民局局长陈劲斌见到记者时如是说。
灾难叠加,无疑为扶贫工作增加了难度,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成为摆在汶川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大难题。
2016年是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汶川的扶贫工作相对其他地方更具有特殊性、困难性和复杂性。灾难中致残人口多,因灾致贫、因病返贫人口比例大,全县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汶川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必须把扶贫工作纳入全县上下一盘棋来整县推进。
于是,汶川构建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得以“出炉”——通过精准扶贫“到村入户”,确保全县扶贫工作如期拔穷根、摘穷帽;通过“南林北果+全域旅游(康养)”县域经济布局;通过发展壮大“庄园经济”,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助推老百姓致富增收,将中央、省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对接汶川现实,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以“大小联动、三链拉动、四制齐动”的攻坚之举,助推扶贫工作上台阶,确保顺利实现“2018年整体脱贫,2020年同步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汶川县想要在2020年同步全面小康,就要落实到全县数万群众全方位改善贫困状况、走向富裕的头上。
贫困的基本现状怎么样?贫困突出问题及主要特征是什么?汶川县“会诊”结果为拿出精准扶贫有力举措指明了方向——全县确定贫困村35个,贫困户1221户3981人,全县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致贫返贫原因多重叠加,稳定脱贫的基础还很脆弱。
围绕精准扶贫攻坚上下一盘棋,汶川县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基础扶贫、生态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党建扶贫等“六大”扶贫攻坚行动,通过加大特色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支持一批具有资源生态和传统产业优势的高半山村发展“一村一品”,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富民产业核心,夯实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充分发动群众自身力量,在举措上精准发力,直达病灶,摘掉穷帽。
以位于汶川县中北部的绵虒镇(原草坡乡)为例,这里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发生次生灾害最为严重的乡镇之一,甚至因为后来的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整乡再不适合房屋重建,最后汶川县委、县政府不得不做出整乡4000余人搬迁到水磨镇郭家坝居住的决定。绵虒镇群众家住水磨镇,可是却在水磨镇没有足以维系生活的生产资料,而绵虒镇又已不适宜生活居住,两地往返并不方便。
如何实现绵虒镇搬迁群众在水磨镇郭家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绵虒镇党委、政府考虑的首要问题。在聚居点建设过程中,考虑到水磨镇完整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教育体系,不仅方便了搬迁后群众就医、就学的问题,还将郭家坝聚居点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定位于生态康养。规划将郭家坝最大的亮点景观转经筒附近区域商铺打造成商业圈,以电信、移动、邮政、超市、藏羌特产小卖部为主,不断盘活人气,设立餐饮一条街、游客中心、宾馆等,满足郭家坝建成后游客住宿需求。同步发展农业产业,在聚居点对面河谷进行土地流转,由草坡村民集资成立花卉生产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打造百亩农业产业及花卉观光园,带动农户转变原始的低效率农业结构转移,真正将郭家坝聚居点打造成“水窑藏寨,花谷草坡”。
“南林北果+全域旅游”实施产业扶贫
夏日里,行走在汶川县,以“南林北果+全域旅游”为思路的县域经济发展布局最为瞩目。而“南林北果”这一经济发展布局,并不是在汶川地震重建之后才开始有的。陈劲斌告诉记者,“南林北果”的经济布局形成,前后已经有十多年了。
众所周知,汶川县北部片区是著名的水果生产区域,北部有三宝,那是甜樱桃、脆李子和香杏子,十多年发展下来,许多果林都已进入到盛果期。在汶川地震中遭受到损失的果林,也借着灾后重建的东风重新红火起来,且大有越来越火的趋势,仅是甜樱桃产业,占地就达5000万亩左右。
汶川依托自身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林业、果业、茶叶等产业,以一项产业致富一个村,产业同时作为旅游景点带富一乡人,这样的一带一路环线旅游能让全县越来越多的群众增收有望、致富有门,清晰的发展思路呈现于眼前。
位于汶川县北部威州镇增坡村的村民就是依靠青红脆李走上了致富路。蔡清会家是汶川县因病致贫的典型家庭之一,年迈的父亲常年患病,去年光医药费就花费了十多万元,再加上乐山师院读大学的小女儿一年上万元的学费花销,让蔡清会一家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
为帮助像蔡清会一样的贫困户发展产业,今年,汶川县扶贫移民局一改过去慰问、赠送物资的扶贫方式,深入增坡村实地调研,根据村民的需求,为村里统一采购了28000株青红脆李树苗,帮助村民发展“多元”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尽早摆脱贫困帽子。而蔡清会家新栽种的200棵李子苗就是扶贫移民局采购来的,李子苗长势非常喜人,这对她来说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与此同时,汶川县大力发展吃农家饭、摘农家果、体验藏羌文化的特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连接了各个景点、景区,逐步形成了全域旅游景区的格局,让全域旅游助推扶贫工作成为汶川县的一大亮点。
2015年,汶川首次提出在全县打造以“三江镇、水磨镇、漩口镇”为核心,规划融入医疗、文化、膳食、运动、休闲于一体的1000平方公里生态康养区建设。以“美旅康养、美食康养、美体康养、美居康养、美德康养”为内涵,以“文化养生、医疗服务、健康食疗、健康运动、产品研发、服务提升”为重点的特色康养品牌,带动汶川“全域旅游”发展。
“以康养理念为引领,以生态环境为本底,以藏羌、道家养生文化为支撑,以健康农业为特色,以大爱文化为依托,以现代高科技手段为保障,汶川全力打造川西北特色生态康养目的地。”汶川县长旺娜表示,在1000平方公里生态康养区规划中,汶川将6镇4乡纳入全域发展,科学编制《汶川县生态康养区总体规划》,累计整合项目资金1.44亿元,着力从改善高半山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形成高山与河坝“抱团”发展模式。
全县区域协调大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扶贫开发合力。汶川县委书记张通荣曾说过,“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才能实现。”
“庄园经济”异军突起
2014年,汶川首次提出“大美养眼、气候养身、生态养康、文化养心”的新型旅游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生态经济庄园,以康体养生型、科技示范型、休闲度假型、阳光体验型、民俗观光型、综合开发型为主的生态精品农庄,把汶川县高半山与河坝连成一体,拓展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农业产业在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中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可以说,汶川的“庄园经济”起源于其旅游转型。
从地震前旅游基础为零,到如今,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汶川这座传统的农业、工业小县城,抓住“5·12”特大地震之后带来的系列发展机遇,加快旅游硬件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文化生态旅游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依托“世界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两大品牌,逐渐形成了“一乡一特、一镇一景、一村一品”的旅游发展格局。汶川旅游业由最初的过境游到短暂辉煌的地震体验游,再到后来火热的乡村旅游,迎来了崭新的发展空间。
进入常态化,旅游业如何转型?汶川在探索中交出自己的答卷——立足区域、地理、气候、资源和人文优势,整合农村土地资源,科学编制《汶川县生态庄园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康养旅游。
汶川县龙溪乡联合村被统一规划为生态经济庄园建设示范点。围绕旅游几大要素,联合村抓住汶川县“1236”各项重点工程建设,通过生态经济庄园项目,将在村里统一规划建设购物中心,漂流项目等旅游配套设施,逐步构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基本门路,带动全乡文化旅游发展,让全村村民都能享受到文化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达拉布农业观光园是联合村“庄园经济”发展的典型,“观光园从建设开始,除技术工种外,其余工人全都是我们村的村民,他们每月能获得近2000元的工资。达拉布农业观光园营业后,我们还将优先聘用村里贫困群众当工人,还会购买社保,帮助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联合村返乡创业青年唐林介绍说。
今年,汶川县在巩固提升三江鹞子山养生堂、漩口赵公福地、水磨仁吉喜目花谷3个生态经济庄园的基础上,还将新建三江席草村、水磨牛塘沟村、漩口安子坪村、映秀张家坪村、威州双河村、雁门萝卜寨村、龙溪联合村等7个生态经济庄园,意欲辐射带动周边40个村整体联动发展。
近年来,汶川县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加快发展的新途径,依托全县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庄园经济,区域带动整县脱贫致富,庄园经济为贫困地区破解“三农”问题找到了一把“金钥匙”,也成为改变贫困山区落后面貌、实现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