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
在唐玄宗一个“整编排”(30人)的皇子中,其第13子颍王李墩显得极为出色。《旧唐书》中介绍玄宗诸子时,说他“读书有文词”,是个走“文艺范儿”的有志青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生活简朴,洁身自好。在“天宝”朝纸醉金迷的大染缸中竟生出了这么一朵不染淤泥的莲花,且又出自帝王之家,不能不说是个“异数”。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奔往四川避难。四川虽然尚是李墩的藩地,但根据唐玄宗“亲王不出京”的政策,李墩只是名义上“遥领”,此时四川的实际统治者是节度副使兼蜀郡长史(秘书长)崔圆。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安禄山”,将送上门的皇帝收入笼中,谁都说不准。于是,唐玄宗派李墩到成都打前站去了。此举可谓“投石问路”,只不过这颗“石子”很可能变成打狗的“肉包”,一去不返。
但唐玄宗很看好李墩的能力,“文青皇子”就此冒险出发。刚上路,他就向川人展现了不同寻常的一面。绵江上崔圆派来的迎驾船队彩旗翩翩,整装待发。李墩上船后发现脚下竟铺着丝绸裹边儿的精致草席,马上对周围的人说:“这不是应该铺在卧室里的吗,为何如此暴殄天物?”接着便命人将席子撤去,自己顶着江风站在冰冷的甲板上,丝毫不以为苦。
到绵州后,一位官员将李墩请进密室,苦苦进谏道:“殿下来得仓促,虽然贵为节度使,却从人稀少,更没有代表君王的‘节仗。这样一来有些人未免要心生轻视,也许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下官斗胆请殿下在前队树一杆马槊,用油布将槊头包住,做成‘节仗的样子,也好威慑小人,免生枝节!”李墩明白这名官员口中的“小人”指的就是“地头蛇”崔圆,便先宽慰了他几句,然后断然道:“我是个真皇子,又怎么会用假‘节仗?请你放心,不会有意外的。”
还没等李墩的队伍赶到成都,崔圆便率领合郡官员出城迎驾。李墩正在打马前进,忽然坐骑被数百个高高撅起的“圆臀”拦住,定睛一看,竟是身着紫袍的崔圆领着一帮红袍官儿匍匐在地。李墩心里好笑,因想杀杀这个“土皇帝”的威风,便用马鞭略点了一下,权当回礼,然后率领队伍扬尘而去。崔圆不知该继续趴在地上还是站起来,尴尬地抬起头,望着李墩的背影生了半天闷气。
但崔圆很快便由暗生闷气变成了大光其火。原来李墩入驻成都后体察民情,大开言路,对崔圆时代的“乱政”多做平反。唐玄宗到成都后,对李墩的工作很是认同,干脆暂居二线,让他继续放开手大胆干。李墩这一干便是两个月之久,许多川中官员见风向变了,纷纷“有仇报仇,有冤喊冤”,向李墩揭发崔圆的丑行。崔圆一看后院要起火,很是着急,但他毕竟是官场中的老油条,很快注意到了李墩的“致命伤”——“太得民心”!而这正是唐玄宗最不想看到事情。
于是,崔圆几篇小报告打上去后,唐玄宗的“恐子症”再次爆发,他虽然相信这个文弱的儿子不会像当年的废太子一样谋反,但仍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幽禁宫中,不许外出。直到后来李墩借口替父亲去宣慰在灵武闹独立的哥哥李亨,才彻底跳出父亲的樊笼,摆脱了“御囚”的处境。
编辑/夕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