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县位于赣湘边界罗霄山脉东段,境内“九分山,半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山区县。全县2015年脱贫5006人,现有贫困人口4691户12173人,贫困发生率6.93%,其中有一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扶贫户和扶贫低保户7161人,约占贫困总人数的58.83%。
是什么导致了群众贫困,市场需要贫困群众发展什么,怎样发展才能彻底脱贫?这是摆在崇义扶贫攻坚工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不断尝试,崇义探索出一条运用市场思维,既开方祛病、又强生健体的扶贫新路子: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在需求、供给两端同时发力,促进脱贫攻坚与斩断致贫根源、发展特色产业、构建产业体系相结合,补足需求短板、提升供给能力、形成致富链条,铺就脱贫高速路。
补足需求端
是什么导致了群众贫困?从贫困户共性层面分析,经统计,崇义最主要的致贫原因是因病,占比47.3%。从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分析,崇义是地偏、人勤、资源丰,由于地处罗霄山脉,公路建设起步较晚、成本高、基础薄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制约崇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从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层面分析,贫困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自身发展能力不强,对土地流转等利好政策的把握较差、顾虑较多,粗放式的农业种植无法适应当下市场经济的要求,单靠自己努力来增收致富困难重重。
致贫原因找到了,扶贫就有了方向,脱贫就有了信心。崇义县从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下调医疗救助基线、全面落实结对帮扶等三个方面,补足贫困户需求端的短板,提高贫困群众的脱贫发展能力。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崇义交通欠账大,今年以来,同时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4亿元的国省道改造升级、县级公路升级、479个贫困村道路提升等6大项目,计划在2017年12月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投资4000万元新建12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及购置教学设备,今年秋季可全部投入使用。今年将投资800余万元改造低压线路100余公里,分三年投入4700万元完成贫困村饮水、农田基建、灌区节水改造等用前所未有的力度补足基础设施欠账。
下调医疗救助基线。崇义县因病致贫人口多,于是专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精准施策。对扶贫对象中的低保、五保供养对象由政府出资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可报费用不设起付线,直接按对应补偿比例进行补偿,并享受基本保障和大病保险保障。参加新农合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在大病保险补偿时,起付线下调50%,贫困户家庭成员在县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并凭证明免缴住院押金。今年将按人均90元的标准为全县1.7万农村贫困人口购买商业保险。最大限度减轻贫困家庭负担。
全面落实结对帮扶。面对贫困群众高涨的脱贫热情,崇义县实施精准帮扶全覆盖,针对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强问题,崇义县制定了《崇义县开展结对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工作机制,按照单位在编在岗干部情况,安排结对帮扶干部,县处级干部结对帮扶3户,科级干部结对帮扶2户,一般干部结对帮扶1户,确保每个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一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做到结对帮扶到村到户,责任到人、一包到底。让干部为贫困户出谋划策、助力脱贫。
提升供给侧
市场需要贫困群众发展什么?市场自然是需要贫困户提供更具特色、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就要求精准扶贫在供给侧发力,授之以渔,让贫困群众有能力提供独具特色的产品、优质周到的服务或是熟练高效的技术,满足市场需求,增加自身收入。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大多数贫困户正是缺少这样一个“支点”,才饱受贫困之苦,而真正能源源不断增加农户收入的“支点”就是合适产业和稳定职业。
提供独具特色产品。崇义重点引导和鼓励贫困户种植刺葡萄、油茶、有机蔬菜、南酸枣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例如,2015年开始,崇义县把种植刺葡萄作为精准扶贫主导产业,力争三年实现贫困户户均1亩刺葡萄的目标,县政府专门出台扶持政策,贫困户种植刺葡萄不用花一分钱。到目前,全县已有110户贫困户种植刺葡萄1290亩,1008户贫困户新造或低改油茶林5600亩,326户贫困户直接或入股参与有机蔬菜种植。
提供优质周到服务。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崇义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不断优化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环境,致力发展旅游脱贫。县旅游部门免费为贫困户开办“农家乐”提供服务和指导,优先旅游推介,使贫困户从旅游收益中受益脱贫。借助《舌尖上的中国Ⅱ》等节目的热播,上堡乡顺势而动,引导赤水、竹溪和上堡等村开办了50余家农家乐,帮助31户农户摆脱贫困。
提供熟练高效技术。对于没有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采取因人施策方式,根据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需求,通过“雨露计划”、“就业技能培训”、“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等方式,支持贫困户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给予补助。2015年通过“雨露计划”共培训605人次,2016年将培训3000人次。对贫困家庭子女,在县职业中专设立“崇义扶贫班”,优先选择贫困户家庭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就读,对参加县内外职业教育的贫困学生发放补助资金,并推荐就业。通过开办培训班、聘请专家现场指导、外出学习等方式,引导全县54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竹木加工、特色种养等创业项目脱贫。
形成致富链
怎样发展才能彻底脱贫?实践早已证明,扶贫不能“单打独斗”,“碎片化”的扶贫力量不能根治贫困。崇义县通过引导和调动龙头企业、致富能手、协会(合作社)等各方力量,主动对接贫困户发展,将扶贫产业融入到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崇义特色的产业体系中去,打造致富链条,形成全民协力脱贫、共奔全面小康的生动局面。
龙头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强、市场意识强、抵抗风险能力强,崇义县一直通过支持并引导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在企业壮大自身的同时回馈社会,君子谷公司就是典型代表。崇义县对有能力、有意愿、符合种植发展条件的贫困户,每户全额扶持种植1亩刺葡萄,由君子谷公司提供2年以上规格的安全种苗,种苗费用由政府和君子谷公司共同承担,今年累计发放刺葡萄幼苗累计46000多株,新增刺葡萄1830亩。县财政补助每户贫困户搭建棚架费用4000元(含棚架材料实物补助),贫困户与君子谷公司签订每市斤刺葡萄不低于1.25元的保护价收购协议,将贫困户种植成本和风险降到最低。在一系列的帮扶政策支持下,依托君子谷、齐云山等龙头企业,年内有望新增刺葡萄2100亩、南酸枣4000亩、新增和低改油茶8600亩。通过依托龙头“换穷业”脱贫致富。
致富能手+贫困户。群众身边的致富能手的成功往往最有说服力和可借鉴性。上堡乡沈敦玉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长期以来家庭年均纯收入不到一万元,生活拮据。随着上堡旅游的走俏,因为熟悉地形,他抓住机会当起了导游,办起了农家乐。为人厚道、本分的他回头客越来越多,现在,沈敦玉家的农家乐已经发展成为一日可供160人食宿的较大规模农家乐,家庭年均纯收入超过20万元。他主动帮助、指导其他村民发展农家乐。得到他帮助的沈伦俊等6户村民如今借着农家乐脱贫致富,平均家庭年均收入增加了2万以上。如今,上堡乡旅游脱贫致富的理念渐入人心,陆续开办了农家乐50余家,促进了贫困户增收。在崇义,像他这样的致富能手大有人在,政府通过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资金奖扶等办法,调动他们带动身边的贫困户,通过因地制宜“谋新业”脱贫致富。
协会(合作社)+贫困户。协会(合作社)作为供应链的末端,具有规模效应,销售网络,是贫困户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电子商务具有“小平台、大市场”的优势,农产品信息不畅、销售渠道狭窄,是脱贫致富的优质资源。2015年,崇义县成立电子商务协会,积极开展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探索把“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引入扶贫工作,依托电子商务新型业态推动贫困农民创业就业,提高贫困户增收致富能力。并对建档入卡的扶贫对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帮助贫困户对接电商平台。去年,电商协会和脐橙专业合作社帮助576户贫困户销售脐橙1440吨,为贫困户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脱贫攻坚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崇义县通过运用市场思维,在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帮助贫困户融入产业链,将“输血”和“造血”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了脱贫致富的潜力和可持续性,为贫困群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劲的动力。
[作者简介]
罗文斌,崇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于龙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