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鹤 娄小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神医学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自我管理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崔鹤娄小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神医学科河南 郑州450052)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焦虑抑郁状况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分项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绝经期知识知晓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自我管理;围绝经期;抑郁症;生存质量
围绝经期抑郁症属情绪障碍,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内分泌紊乱等,多在绝经前就已经出现情绪障碍,且持续到绝经后1 a[1]。研究表明,1/3的围绝经期女性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及调节缓解抑郁情绪,而2/3的女性则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缓解情绪[2]。临床上主张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自我管理,可有效缓解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抑郁症发生率[3]。本研究探讨自我管理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排除精神疾病及其他病因引起的抑郁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45~59岁,平均(49.35±2.26)岁;对照组年龄48~65岁,平均(50.14±2.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管理方法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均填写情况调查表,并建立健康档案,方便医院后期的随访。对照组在入院后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并告知患者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①在门诊诊疗期间,向患者发放医院自制的围绝经期女性保健手册,告知患者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教育讲座,强化患者自我心理状态的调整,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保健,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全面的回答;②患者注意自己的饮食管理,合理膳食,按时用餐,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及户外活动,放松心情;③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需每月到医院进行复查,若无法来院则采用电话随访,共进行6个月的随访调查。
1.3观察指标采用SAS和SDS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SAS评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SDS评分<53分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4]。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及环境4个方面,总评分共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高。统计两组患者对围绝经期知识的知晓率。
2.1SAS及SDS评分治疗前,两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分)
2.2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分项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2.3围绝经知识知晓率观察组患者围绝经期知识知晓率为96.67%(29/30),对照组知晓率为73.33%(22/30)。观察组患者围绝经期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
近年来,如何有效缓解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已成为目前社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5]。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生理及心理受到影响,造成生存质量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严重下降,若得不到及时的干预治疗,易引发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6]。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了解围绝经期相关生理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稳定患者的情绪,并告知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融入到集体中,对生存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焦虑和抑郁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表现。有研究表明,通过体育锻炼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女性的抑郁及焦虑程度[7]。例如,患者可积极参与广场舞锻炼,通过音乐、团体及运动三方面结合,可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①音乐疗法:音乐可使患者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转移注意力,且舞蹈的音乐节奏大多是欢快的,患者可在此过程中舒缓自己的焦虑抑郁情绪。②团体疗法:在参与舞蹈的过程中,患者可接触许多同龄人,通过交谈也可缓解不良情绪,降低孤独感。③运动疗法:患者参加运动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此外,通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加患者与家属接触的时间,也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8]。
本研究将自我管理模式应用到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分析其对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患者经过自我管理后焦虑及抑郁状况得到有效缓解。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分项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实行自我管理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融入社会,适应环境。同时,观察组患者围绝经期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自我管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自我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司玉红.米非司酮周期疗法与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7):77-78.
[2]鲍英丽.妈富隆与妇康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出血的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3):44-45.
[3]黄真花,沈银河,廖淑珍,等.364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肾虚肝郁证临床特征[J].中医杂志,2015,56(20):1737-1741.
[4]吴海红,李红.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妇女围绝经期肝郁病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通报,2015,14(5):39-41.
[5]胡光梅.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疗效和内分泌功能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8):35-36.
[6]宁鑫鑫.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74-76.
[7]李芳.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5):6337-6338.
[8]刘伟.雌激素替代疗法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影响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5,21(12):155-156.
娄小平,E-mail:lou_xp@bim.edu.cn。
R 711.75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8.135
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