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协同创新互联网助力智能制造
——领袖企业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高层论坛

2016-09-27 06:32
自动化博览 2016年6期
关键词:协同智能企业

业界 ■ Industry

新常态协同创新互联网助力智能制造
——领袖企业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高层论坛

“2016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之领袖企业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高层论坛以“新常态下协同创新 互联网+助力智能制造”为主题,特别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教授做题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基本情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加快推进,制造业将继续向中高端迈进,指出应对中国经济持续下行的根本在于市场化改革,并分享了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要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做题为《人工智能下一步会是什么?——实现更加健壮的人工智能》的报告,紧扣当前热点话题介绍了2015人工智能的五大突破,讨论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前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结合自身团队多年的研究经验分析了构建更加健壮人工智能的方法——将人的认知模型嵌入智能系统。

在CEO巅峰对话中,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数字化工厂集团总经理王海滨,和利时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史洪源,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市场总监程杰,中控集团副总裁施一明,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彭晓伟,大陆希望集团机电板块总经理、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建波与现场来宾共论“互联网+”趋势下自动化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及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之路,并围绕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等热点话题展望自动化产业的未来发展。

解读自动化企业的互联网思维战略

王海滨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数字化工厂集团总经理

互联网思维对于制造业而言,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如何把制造业的生产力提升到更高水平,把传统制造业原来割裂开的几个核心环节,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物流质量管控,以及制造本身,更好地集成起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更有条件去实现这一跨越。自动化、数字化或者信息化所带来的价值就是能够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效率、创新周期和柔性生产,这是归根到底自动化能够给市场、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带来的实际成果应该是使得工业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我认为没有必要去炒作太多的概念。

程杰

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市场总监

“互联网+”不是一个噱头,而是科技创新的成果。罗克韦尔自动化在30年前就谈e-manufacture,倡导把制造企业的数据有效地串连起来,尤其是把IT的ERP数据跟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数据结合起来,通过实时的、可信的数据做出最有利于企业消除结余型障碍的判断。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制造业领域,最终还是落到企业运行的核心问题上——制造业企业的所急,是人工成本太高还是能源消耗太多,安全问题还是资产利用率。作为美国公司我愿意分享的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切忌生搬硬套,每个企业都需要有自己的理解。

史洪源

和利时科技集团副总经理

自动化产品和技术本质上是为生产服务的工具,用户的需求在很多方面是不变的,如提升质量、缩短交货期、降低成本和追求更高满意度。“互联网+”包括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逐步向自动化行业渗透和产生影响,改变自动化行业的技术和服务模式。从业务模式上,自动化行业正从产品走向服务,从硬件走向软件。从技术和产品上,正从基于单一工厂、车间的控制系统走向以“云+端”架构为特征的下一代控制系统即智能控制系统。从组织模式上,随着互联网的渗透,无论是自动化行业的客户,还是自动化企业本身,都在向扁平化演进,未来组织管理的中间层将会逐渐消失。

彭晓伟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样也改变了我们的产业。首先互联网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影响是拉近了市场和客户与我们的距离,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想要的市场或者客户最新的信息反馈,改变了我们对产业的理解,对我们新产品投入的方向起到指导作用。其次,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入到产业里,使得信息化和自动化的融合在加快,智能制造成为发展趋势,也成为可能。第三,“互联网+”给制造型企业带来了轻资产的概念。也就是说有了互联网,很多商业模式发生了改变,如通过互联网销售产品。所以,对于自动化企业来说,我们必须有“互联网+”的思想和概念。菲尼克斯电气当前的发展战略是“融合IT的自动化”,即致力于将IT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融合,为“互联网+”做出自己的贡献。

施一明

中控集团副总裁

“互联网+”摆在我们面前,诱惑很大,但是我认为自动化企业首先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对于自动化系统、仪表产品来说,质量是核心问题。中国的自动化仪器仪表产业,如果自身的产品质量没有过关,再怎么拥抱“互联网+”都没有用。中控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以“互联网+”为引领,通过大数据、云平台架构,使用户的需求和中控的产品能够良好对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一,把自身的产品质量做好、向高端领域迈进。相关的控制系统产品,以及向上延伸的软件,向下延伸的仪表能够被用户所接受。第二,积极拥抱互联网,不但是在技术上,更多的是从思维上。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整合与用户形成互动,了解用户真正需求。

何建波

大陆希望集团机电板块总经理、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很认同这样的话:没有实体经济,互联网什么也不是。对于实体经济的自动化行业企业来讲,我们确实面临一个课题—如何做好创新、研发及服务。作为企业,产品质量,自身软、硬件,都要做到非常优秀。此时互联网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如大数据,确实有助于企业加速产品研发、精准地找到客户和进行市场推广。其次,我认为未来产品质量能做好的企业会很多,但是在商业模式上能否成功是关键所在。中国的一些互联网公司发展很快,关键是他们在商业模式上的成功。我们自动化行业企业未来如何充分有效地理解和运用互联网或者“互联网+”这个工具尤其重要。

解读智能制造下的协同创新

彭晓伟

中国市场经济进入新常态,自动化企业大部分日子不太好过。在新常态下,菲尼克斯电气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外部生态圈,跟合作伙伴一起实现成功的突围。近几年来,菲尼克斯电气把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结合德国的“工业4.0”,已经在生态圈的建设上取得初步成功。

施一明

在“互联网+”时代不可回避的是创新、运营模式肯定要发生变化。应该用开放的、协同的创新思维来推动企业的发展。首先是自动化行业内部不同企业,甚至竞争对手之间在某些方面应该协同创新。此外还应同高校、研究院所、行业专家协同创新,将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再次,跟国际上的企业也应该协同创新。现在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智能制造、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本质相似,与国际企业协同创新,我们能够学到启发性的东西。还有是同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的协同。政府如果在资源的投入与企业的战略方向能够很好地协同,对产业的发展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史洪源

和利时是一家拥有20多年自主创新经验的企业,我们对协同创新的核心观点是平台化和生态化。近几年,创新进入了新阶段,单打独斗从全社会效率来看已经是一种低效率的方式,而是要基于一种平台化、生态化的合作方式来进行创新。首先对内,和利时建立了平台化的企业,公共资源、公共的工具、公共的知识在信息化条件下成为平台化共享资源,可以在各个部门间更好地协同创新。对外,联合了用户、上下游的供应商、合作伙伴来参与和利时的创新活动。其次,一定要通过平台化的方式促进生态系统的建立,来推动协同创新。而要做到平台化、生态化的协同创新,核心理念是开放与共享。

何建波

在新的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利用各自的优势强强联合一定是发展趋势。对于希望森兰来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找到越来越多的重要合作伙伴一起前进、一起往前走。大企业之间结盟,建立伙伴协作关系是一种创新,合作比单打独斗更重要。

程杰

在全球竞争下,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一样,需要好的质量、更高的生产效率,用更少的能源、更绿色地生产出产品。罗克韦尔自动化多年来在美国有智能制造实践的落地,GE有很多重资产的工业互联网案例,最核心目的都是智能制造。所以到了中国我们的口号就是“互联企业助力《中国制造2025》”。未来制造企业的愿景是智能制造,把企业的数据采集到一起,使这个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让企业的决策更智慧,更具全球竞争力。我不认为有完全的竞争对手,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定能够共同把中国的企业服务好。

王海滨

我认为协同创新就意味着大家相互有分工,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价值链上有不同的定位。在当前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的技术条件下,我也非常赞成像西门子公司这样的企业打造一个创新平台。一方面,在这一平台上,各行各业的用户可以把他的专业知识、专业的Know how进行二次创新,产生更多价值,形成一种互为补充、互相支撑的关系。另一方面,企业同行可以在一起探讨,形成层面上的共识,在标准、体系以及蓝图的架构方面能够形成统一的想法。当然还要同中国政府相关的研究机构、大学智库等进行广泛的沟通,从而共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

猜你喜欢
协同智能企业
企业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企业
企业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