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声音
德州恒丰的设备选型“法则”
德州恒丰集团旗下有20多家企业,是一家集特种纱线研发生产、羊绒精纺纱线、羊绒衫、高档服装生产为主的现代化大型纺织企业,其产品与工艺的多样化,要求在设备器材的选用搭配上更加灵活和细致。
德州恒丰集团理事长苏建军表示,德州恒丰设备选型的基本要求包括:设备生产的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并处于行业领先;设备器材的先进性可以减少对员工操作水平的依赖;优先选择国产设备,国产设备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必须选择最好的进口设备,保持5年内不落后;优先选择售后服务到位的设备供应商,可以得到持续的技术支持;根据企业所在地的劳动力资源状况,选择自动化程度不同的设备;选择较为成熟的产品,不做试验厂;根据资金状况,在产品质量同样能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规模最大化的方案。
恒丰集团2013~2015三年纱锭新增数据分别为25万锭、35万锭、40万锭,主机设备配置比例如下图:
各工序主要器材配置比例如下图:
以上主机设备与器材的自动化程度比例分别为:细纱长车22.4%、粗细联7%、自动(托盘)22.4%,搭配而成的3种不同水平配置投资概算如下图:
经实测,这3种配置在恒丰的生产运营数据如下图:
一般配置的优点是便于随时调整纱线品种结构,适应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投资相对少,回收期短。当然也存在用工多、消耗多、劳动强度高、工资成本相对较高的不利因素。
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配置适合大批量、大品种的生产,产品质量相对稳定,用工相对少、员工劳动强度低;不足是改纱周期长,不适合小单生产,短期内生产品种范围相对少,改纺频繁会造成消耗和员工劳动强度的增加。
最高配置的优势有: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由于取消了运粗纱工、运管纱工、理管工、粗纱头处理工、落纱工等工种,万锭用工减少20人左右,工人强度也大幅度降低;产品质量提高。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大减少了人为疵点的产生;生产管理简单。用工减少、设备保养简单,对运转工人的要求降低,便于形成专业化、高速、高效的劳动组织形式。
其不利因素也显而易见:机电维修管理要求提高。对机械电气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编程能力要求高,否则将影响整个生产线;细络联设备适合生产品种单一且有一定规模的中、粗号纱,若支数较高则不经济;投资较高、回收期长。
苏建军认为企业进入到中后期发展,一定是选择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他建议国产设备供应商要提高设备的稳定性,缩小与世界先进设备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