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线
希望在哪?
“接下来企业的日子到底会不会好过?”这大概是所有目前从业人士最想知道的答案, 这个行业没有如世界杯的“章鱼保罗”来做预测,当然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
据中国纺机协会调查,对于2016年行业形势的预测,13.8%的企业认为形势乐观,44.8%的企业认为形势一般,41.4%的企业认为整体不乐观。从接受调查的企业来看,大家普遍认为今年面临的压力仍然不会缓解。
这种判断一大部分取决于刚刚过去的2015年的纺机行业运行状况。
中国纺机协会副会长顾平在《纺机行业2015年经济运行报告》中指出:2015年纺机行业在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总体运行平稳。2015年1~12月,纺织机械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小幅增长,纺机产品进出口总额双双呈现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新开工项目出现微增。
2015年全年,纺机协会跟踪的87户重点企业数据显示,主营业务收入439.10亿元(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37.24%),同比下降11.89%,实际利润总额59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企业亏损额为2.87亿元,同比下降20.31%,亏损面为28.74%。
从订单情况来看,2015年订单总量增加10%以上的企业占比达到27.6%,主要集中在染整机械、非织造布机械及剑杆织机企业,订单减少10%以内的企业占13.8%,减少10%以上的企业占24.1%,主要集中在纺纱、化纤机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国外订单的情况表现好于国内,29.6%的企业增长超过10%,37%的企业持平,7.4%的企业下降超过10%,这一结果也印证了我国纺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在加快。
从主要产品平均出厂销售价格来看,2015年,同比增长5%以上的企业占3.4%,价格持平的占51.7%,减少5%以内的占20.7%,下降超过5%的企业占17.2%。总体来看,受市场低迷的影响,中低端纺机产品的价格呈现下降的趋势。
从产品库存来看,2015年企业库存增加10%以上的占到10.7%,库存持平的占71.4%,库存减少10%以上的占3.6%。可以看出,企业在2015年的困难情况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库存情况与2014年相比整体没有出现大幅增长。
设备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业占到了被调查企业的63%,只有7.4%的企业设备利用率小于50%。纺机行业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制约了企业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关于2015年企业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无序及价格不良竞争、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资金短缺等几个方面。其中,压价、赊销等市场无序竞争现象是2015年纺机行业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困局。
进出口情况方面,虽然进出口均有下降,但最明显的亮点就在于2015年纺机产品出口总额以30.89亿美元首次超过进口的29.50亿美元。从进口类别来看,纺纱机械的进口排在第一位,占进口总额的20.02%。另外,进口德国的纺织机械居首,与大势相符,来自德国的七大类纺机产品中也只有纺纱机械为正增长,增幅达到107.08%,化纤机械降幅最大。在五个主要贸易伙伴中,从日本进口的纺织机械降幅最大,进口额同比下降46.82%。进口区域来看,进口前五名依次为: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山东。
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概况显示,针织机械以出口额9.13亿美元居首,其余依次排名为辅助装置及零配件、印染后整理机械、织造机械、纺纱机械、化纤机械、非织造布机械。出口区域前五位及其排名与进口省市重合。
顾平表示,2016年纺机行业仍然面临内需疲软、成本上升和汇率变化等因素的挑战,尽管诸多的不利因素但国产纺机凭借功能实用、性价比高等特点,不断满足和适应国内工业技术革命的需求,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也将给国产纺织机械带来更多机遇。
2015年整个纺织行业虽然下半年运行压力较大,但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利润总额也同比增长达5.4%。这个成绩或许与过去三十年超过9%的平均增长率纵向相比逊色不少,但与其他工业板块的遭遇相比,已经算是出色。在去年国务院的年底座谈会上,纺织业与轻工业一样被视为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至于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划分从概念上也该更为明晰,因为传统产业中也有高新技术。
在整个工业发展趋缓甚至部分下滑的时候,为什么纺织工业能够保持5%~6%的增长?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抢先进行了结构性改革,实际上,这也符合了目前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理论。
简单来说,凯恩斯主义依然会是未来经济的主导思想,但由于过去几年中“三驾马车”拉动消费不利,所以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进一步引导、推动消费。具体到纺织行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认为供给侧改革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两大方面。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把产业用纺织品的纤维消耗量由过去的极小占比发展到了目前的四分之一,“十三五”规划中又把产业用纺织品作为了结构调整的重点,计划到2020年其占比达到三分之一。
其实,在产业用纺织品调整前,家用纺织品的调整已经在进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也是另外一个改革——产品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随着过去十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家用纺织品比重已经得到了较大提升,但现在需要注意的是家用纺织品的出口,有些现象值得大家思考,比如,从新疆口岸出口的叠石桥家纺产品已在东欧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形成了几个大的集散地,这些产品被换成欧洲的牌子进入到了西欧。这些应该引发我们家纺企业的进一步思考,如何从结构调整、产品品质以及品牌建设方面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
总之,纺织行业能够在国民经济增长趋缓的情况下,有着较为稳定的增长,足以看到纺织从业者的努力。从目前行业发展来看,其实没有必要过于悲观,认为纺织业还会更惨,因为已经基本到达谷底。
行业疯狂成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5%左右的增速将会成为常态,我们如何调整将是接下来五年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纺织机械这一基础的发展则事关我们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纺织装备的进步可以迅速拉动一个行业的发展。以当年最让装备司发愁的针织机械为例,通过多年努力产量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技术也基本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较量。虽然近两年无缝内衣机进入了新的瓶颈期,但两年前的技术突破确实带来了无缝内衣的快速发展,等到再次突破,发展也可以预见,甚至向无缝外衣发展。
“十三五”期间,纺织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思路要与纺织行业的发展思路相吻合,但也需要注意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对一些小行业的关注度。
去年,相关组织机构在“一带一路”投资环境的考察中一致看好埃塞俄比亚,江苏阳光集团、华纺股份等企业都决定前去建厂。前不久,江苏阳光集团和埃塞俄比亚签署协议,圈地一千亩、投资五亿美元,准备把毛纺纺纱部分搬到该地;亚麻行业大企业金达集团也签署了五百亩地的协议,准备第一期投资5千万,在埃塞俄比亚做25000锭的亚麻纺纱。可当被问到用什么设备的时候,均表示到现在为止还找不到合适的国产设备,金达集团干脆请了一家德国企业去开发亚麻粗纱机、细纱机。
类似的上述情况也同样出现在产业用方面,据了解,目前用于食品生产的相关网类产品所用织机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这些小而窄的领域根本入不了设备企业的“法眼”。
从经济运行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纺纱、织造、针织等量大面广的设备需求都在下降。而且,在前不久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调研过程中,9支调研队伍几乎都听到企业反映,国产设备在可靠性、服务等方面仍有上升空间。
高勇指出,当前整个行业处在一个调整更新的阶段,不管是纺纱企业、针织企业还是其他领域目前资源都在向优势企业集中。作为设备企业,我们需要分析这一趋势做出相应对策,同时也要认真追踪研究“小行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