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彪
常言道:“官场如战场,商场如戏场。”旧京的商界发生过多起“戏战”,所谓戏战者,在门前演戏以招揽生意也。“戏”越演越大,由“演戏”发展成“斗戏”,后来又发生了多起“入戏”。所谓入戏,“戏”不由演员来演,而是另请“高人”,进店“唱戏”,故称之为“入戏”。
清朝末年,西安门外的“天全轩”是著名的大茶馆,由于地理条件好,又有自己的“甜水井”,水质甚佳,沏出茶来色香俱正,所以买卖很兴隆。
该店还有一个经营特色,就是欢迎茶客自己带茶叶来。因为有钱、有闲者讲究茶口,对茶叶是很考究的。茶客自带茶叶来,往往互相攀比,争奇显胜,由“品茶”发展成“斗茶”,于是香片、祁红、绿珠、毛峰、雨前……各领风骚。茶客进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掏出一包茶叶来交给“茶博士”,“茶博士”打开纸包后总是高声报茶名,替茶客壮门面。如所包的是香片,就高声喊道:“您这是小叶双熏,我给您滚水冲上一过。”如所包的是绿茶,则曰:“您这是雨前嫩叶,可不能烫熟了,得凉凉壶再沏。”茶客们入座之后往往“易茗而品”,进行比较,增添了不少茶趣。
“天全轩”办得如此红红火火,想不到竟得罪了一位京东土豪,于是演出了一场“入戏”杰作。
一天清晨,店门刚开,一群“叫花子”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茶博士”忙下逐客令。“叫花子”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包茶叶,吩咐道:“拿去,给爷滚水沏来。”然后安然入位。“茶博士”正不知所措,接二连三地又来了几批“叫花子”,出示茶叶,拍出钱来,纷纷落座。“叫花子”们一不缺茶叶、二不少茶钱,自然没有将其驱逐出去的道理,茶博士只好“沏茶伺候”。
茶客们进店见此情景,莫不扭头就走。莫说是穿长衫的体面人,就是“短衣帮”、小打扮的阶层,也不会和“叫花子”同桌共饮。
一连三天,“天全轩”内一直是“叫花子”的王国。三天之后,“叫花子”们消失了,可是“天全轩”门可罗雀,早已不见了茶客们的踪影,一个多月后茶馆才开始恢复原来的景象。可是生意上刚刚有点起色,“叫花子”又“卷土重来”,茶客们只好远遁而去。如是者三,“天全轩”只好关门大吉。
新街口的一家鞋帽店也让仇家演过一出精彩的“入戏”。
一天下午,鞋帽店的门前停下一辆高档次的骡车,从车中走下一位很体面的大管家。这位大管家进店后就掏出订单,自称是天津某公馆的大跑外,说主人在西山碧云寺许了愿,如果大少奶奶头胎生下孙子,就给罗汉堂中的五百罗汉每位都戴帽穿鞋,要店家赶制500顶“镶云僧帽”、500双“绣缎僧鞋”。因为是献佛的,尺码要大,反正鞋帽都供在佛前,小了显得不体面。说罢掏出了100块大洋留做定钱,约定三天后来看样子,到时候按工本再定价钱。
三天后大管家又来了。这时店家已赶制出“式样”,鞋长一尺五,帽大一尺二,而且都是金线穿珠,华美异常。大管家看后表示满意,只是价钱上有点谈不拢。最后店家用“袖活”开了回扣的价,大管家才欣然点头,但再三叮咛不可误期。
店家如期赶制出鞋帽,却不见有人来提货。去信催问,不见回音。派人到天津去找,发现根本无此公馆。此时方知受骗,但为时已晚,超级僧鞋、僧帽,变成一堆废物,店家损失两万余元,只好关门大吉。
(摘自《北京日报》 图/豆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