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不翼而飞”之后……
——幼儿不当行为案例分析及解决策略探究

2016-09-26 06:54王海春
好家长 2016年5期
关键词:磁铁黑板案例

文 王海春

磁铁“不翼而飞”之后……
——幼儿不当行为案例分析及解决策略探究

文 王海春

在—3岁6幼儿阶段,幼儿有将人的物品无意或有意『占为己有』的行为。本文结合磁铁的『第一次失踪』再现了孩子受『好奇心和吸引力』驱使的原因『拿』去的过程,并提出了『信任维护策略』的解决方法;结合磁铁的『第二次消失』剖析了孩子『不明是非』的年龄特征,提出了『讨论明辨策略』;结合『不翼而飞』的磁铁案例,教师和家长之间积极实施『关注』与『爱心』策略,共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磁铁不翼而飞不当行为案例分析解决策略

在3—6岁幼儿阶段,幼儿有将人的物品无意或有意“占位己有”的行为。这种不当行为的产生可能是幼儿为了满足某种需求,或者与他人发生冲突,以拿对方的东西作为报复手段;亦或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疏散紧张情绪,也可能是对别人行为的模仿。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教师应如何正确面对、引导和教育呢?笔者结合班级发生的“不翼而飞的磁铁”事件,分析了幼儿“不当”行为的原因,结合自己的教育实际剖析了教育对策。

一、磁铁的“第一次失踪”:“好奇心和吸引力”与“信任维护策略”

【案例再现】在活动室的黑板上有4颗彩色的磁铁。这天,我教孩子们画“放风筝”,突然发现磁铁不见了。我问孩子们“谁看到老师的磁铁?”孩子们纷纷告诉我:欣欣拿的。我问欣欣:是你拿的吗?她摇摇头。

【原因解析】五颜六色的磁铁对孩子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也许孩子真的只是好奇和好玩,“拿”去玩一下而已吧!

【策略探究】

1.教师没有亲眼看见欣欣所为,不能武断地根据其他孩子的回答做出判断甚至直接要求欣欣交出磁铁,这样做很有可能伤害欣欣。

2.采用“信任维护”策略,密切关注欣欣一举一动。

看到桌上的电脑,我故作神秘地说:“其实老师知道是谁拿的,因为桌子上的电脑上装有摄像头,每个孩子做什么,都被拍下了。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知道谁拿了磁铁。”我边说边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当看到欣欣的时候,她低下了头,不敢直视我的目光。这时,我基本确认:磁铁就是欣欣拿的。怎么做才能拿回磁铁又不伤害她的自尊心呢?我想了想说:“其实拿磁铁的小朋友只是觉得磁铁好玩,他玩过之后一定会还回来的,相信明天的黑板上磁铁一定会出现的。”之后,我表面上若无其事,实际上一直悄悄关注欣欣。午休时,孩子们散步回来,都直奔休息室,而欣欣却慢悠悠地落在大家后面。经过黑板时,她迅速地从口袋里掏出磁铁往黑板上一放,一溜烟地跑到自己的小床边。磁铁回来了,我心里松了口气。

二、磁铁的“第二次消失”:“不明是非和故伎重演”与“讨论明辨策略”

【案例再现】过了几天,磁铁再次“消失”了。受“先入为主”思想的影响,我首先找来欣欣询问,三两句她就“招供”了:拿了两颗已经带回家了。可还有两颗呢?看来还是另有其人啊。而欣欣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磁铁是我拿的没错,明天我再还回来就是了。

【原因解析】我猛地意识到上一次事情的处理不够周全,只考虑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以至于欣欣不觉得这种行为是错误的,甚至其他孩子也开始“模仿”欣欣。

【策略探究】采取“讨论明辨是非”策略,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我把所有的孩子都集中起来,让他们讨论:拿黑板上的磁铁对不对?找到拿磁铁的人应该怎么办?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纷纷表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还说要抓住了送给警察,以后再也不和他玩了……我示意孩子们停下,又问他们如果现在有人承认拿了磁铁,并愿意把它还回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孩子们面面相觑,后来有人说:如果他把东西还回来,以后不拿了就还是好孩子,我们就和他玩。我肯定了孩子们的说法,并强调不经过别人的允许就拿东西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会给他人带来不便。

接着我告诉孩子们:磁铁欣欣拿了两颗,但她已经承认了错误,明天就会把磁铁还回来。但是还有两颗谁拿的呢?敢站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吗?涛涛缓缓站起来说他也拿了两颗,并把它送到黑板上。

通过这次的事件,孩子们明白了: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做错事情不要紧,要敢于承认并改正。

三、“不翼而飞”的磁铁之后:“引起关注”与“爱心策略”

【案例再现】晚上放学,我单独留下欣欣的妈妈,把这两次的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她。她很惊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做这样的事情。我说:你先回家和孩子找一找磁铁。第二天一大早,欣欣的爸爸妈妈都来了,他们告诉我:磁铁在床底下找到了,而且还有许多他们没见过的玩具。一问孩子,都是她“顺手牵羊”拿的。“王老师,怎么办?怎么办?这么小的孩子就偷东西,以后长大了还得了?”欣欣的父母如临大敌,一筹莫展。

【原因解析】经过了解,我们发现“欣欣”的父母经常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关注,孩子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和自己玩,也许这种“偷拿”是孩子为了博得“别人的关注”吧。

【策略探究】难道就任由欣欣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拿”和“还”吗?如果这种习惯和行为再不制止的话,欣欣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呢?我觉得应该家园合力以“爱心策略”共同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我和家长仔细分析欣欣的行为动机,商量着解决问题的方法:

1.认真对待,谨慎处理

当发现孩子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随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叫做“偷”。因为绝大多数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内心产生了需要感“那个东西我没有”,“那个东西我喜欢”,“我想要”……这种需要促使了孩子“拿”的行为。所以家长切不可用成人的社会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去要求孩子、评价孩子。一旦发现孩子的过失行为,不要大声呵斥、惩罚他们,更不要将他们的行为公之于众,不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2.反思家庭教育,剖析行为动机

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欣欣的父母对孩子非常溺爱,他们基本上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要求,从而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性格,强调自我的满足。所以孩子一旦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想尽办法得到,得不到就可能采取极端的手段,比如“拿别人的东西”,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3.正确引导,注重教育

当发现孩子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先问清楚孩子这么做的原因,然后明确、严肃地告诉他,这个东西是别人的,不能拿!如果拿了要赶快还给人家。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如果喜欢别人的东西,可以向他借,也可以请求父母买。家长这样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并给孩子作出明确指示,可以强化正确信息,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家长绝对不要把孩子的过错揽过来,替孩子承担责任,这样会使孩子丧失责任感。在我和欣欣父母共同努力下,孩子对自己的这种错误行为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此过程中也有过反复,我们没有责备孩子,有的只是理解和信任、鼓劲和加油,终于,班上再也没有“失窃”的现象,家长偷偷告诉我:孩子的床底下再也没有出现别人的玩具。我欣慰地笑了。

这样一个案例,让我认识到孩子的某个不当行为存在诸多原因,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从多角度思考其真实心理,并采取正确的策略进行的引导和教育,切不可一意孤行或“扣上大帽子”,让我们共同努力!

(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磁铁黑板案例
长在黑板上的诗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晓黑板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黑板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