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生与辞世
庆生篇
□ 王文雅
人生有多少个10年?童言无忌的10年,寒窗苦读的10年,奋发踔厉的10年,奋发有为的10年,破釜沉舟的10年,安享晚年的10年……一个健康的人也许不会思考自己还有多少个10年,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10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承载着复杂的意义。是希冀,是放弃?是重生,是逝去?没有经过癌症炼狱考验的人,是很难说出个中滋味的。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活动室里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庆生会”,正在诠释一位癌症患者“与癌共存”10年来的人生感悟。
活动室的空间虽不大,但桌上摆满了水果、糕点,斑斓的气球如彩云般飘浮着,欢快动听的音乐在耳边萦绕。医护人员、志愿者与十几位癌症患者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活动开始了,主持人的一则故事让在场的所有人将赞许的目光投向主人公刘阿姨。2006年8月,刘阿姨手执一纸生命的“判决书”,绝望地以为自己从此将告别笑声和欢乐,退出人生的舞台;以为自己会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情的对象;以为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将变成遥远的回忆。刘阿姨手持癌症诊断书,眼泪瞬间涌出,接近崩溃的边缘。她无奈地选择了唯一的治疗手段——手术,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术后,为了缓解癌症引发的疼痛,刘阿姨接受了宁养服务,加入了宁养院的大家庭。医护人员的鼓励、家人朋友的劝导让刘阿姨紧紧地攥住生的希望,内心不断地呼喊“我要活,我要活……”刘阿姨不再迷失,不再彷徨,用永不放弃的顽强精神续写生命的故事。
10年后的今天,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将事先准备的“庆生”蛋糕送到刘阿姨的面前,现场掌声阵阵,这是鼓励、祝福、希望和力量。刘阿姨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用浮肿的胳膊和手颤抖地切下蛋糕,与大家一起庆祝这个特别的“生日”。刘阿姨永远忘不了接受手术的那一天,永远忘不了一次次痛苦的化疗,也永远忘不了医生和家人的支持与关爱。在与死神的较量中,她收获了乐观、懂得了珍惜,力求做一个风采依旧的胜利者。刘阿姨用实际行动向大家展示了她对生命的理解:“人生要尽全力渡过每一道难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有一盏明灯,有一份坚定的美好信念,生命这道彩虹,从起点到终点都将一直美丽炫目。”这是刘阿姨对自己人生路上第六个10年的肺腑感言,更是对生命长度与厚度的深度阐释。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生命的考验,需要我们去承受,撑得住生活中的痛苦,并坚持到最后一刻,便能拥抱破茧后的光明。刘阿姨的生命还在精彩地延续,我们期待下一个10年奇迹的出现。
辞世篇
□ 刘芳
如果我可以选择死亡的方式,我期盼那一天有爱人的道爱与道谢,有亲人的道歉与道别,有天使的陪伴与祝福,有圣灵的祈盼与接纳……
为了更深入了解、学习宁养疗护的理念与专业知识,2010年,我随同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项目组来到台湾台东天主教圣母医院参观学习。
这是一家天主教医院,专门开展临终关怀服务。这也是一家貌不惊人的小医院,不论从床位规模、设备仪器、医疗资源哪一个角度来看,圣母医院都乏善可陈。然而就是这家医院,却连续数年获得了台湾地区的“医疗奉献奖”,并被指定为李嘉诚旗下30多所大陆宁养医院培训宁养专业人才,成为亚洲学习进修安宁照护的必到之地。
台东圣母医院是一家承载着满满的爱的医院,是有漫长的爱的历史的医院。早些年,一群来自异国的修女在台东看到很多原住民妇女在田间生孩子,这让修女们很震惊。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修女们通过国外的捐款及外籍信徒的奉献,修建了台东圣母医院,专门满足当地妇女生孩子的需要。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专科医院的兴建,台东圣母医院逐渐发展成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原来的医护人员是接生人间宝宝的助产士,现在的医护人员则被大家称作接生天国宝宝的助产士。他们关注的并非只是一个人的疾病,而是一个生病的人。除了提供专业治疗性和补充性的服务协助外,最重要的是以整体性观念了解患者,增强患者的朋辈关系、照顾关怀、心理支持、辅助复健、无障碍空间环境、健康辅导,提升失能者的价值和尊严,使患者活在健康的心态和希望之中。即使患者不久于人世,也让患者有尊严、无痛苦,在关爱中离开人间。
一走进医院的大门,一股香气扑面而来。原来,为了缓解病人和家属的焦虑情绪,医院在许多角落放置的精油水雾发生器挥发着好闻的味道。在香气笼罩中,原先焦躁不安的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多少会得到一些缓解。
我们来到了一间加护病房,这是一个单人间,面积不大,清晨的阳光透过厚厚的窗帘若隐若现地照在病床上。躺在病床上的是一个瘦弱,似乎有一些愁苦面容的女病人,只见她脸上带着氧气面罩,双眼若开若合,眼神迷离不定。她的床头放着一个微型播放机,正在播放舒缓的佛乐。尽管房间的灯光很暗,音乐却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温暖。她虽然已经不能张口说话,但能感觉到她在用鼻音合着佛乐,一副安详的面容带着沉思与等待。在她的身旁,是一位老年的修女,蹲在旁边,轻声地为她唱着圣歌,医生和护理长在床旁轻声为她祷告,而她的母亲,则蹲在她的床旁,一手握着女儿的手,一遍一遍地跟女儿道谢——谢谢上天赐给我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儿,因为女儿的学习优秀,因为女儿的事业有成,因为女儿的温柔体贴,因为女儿的孝顺父母……让一个母亲如此的满足,如此的幸福,一生的骄傲都来自病床上的女儿,谢谢女儿!整个场面完全不像是在病房,完全没有生离死别的悲伤气氛。毫不搭界的佛乐和圣歌,此时显得那么自然和谐,那么温暖,那么有温度,这都是为一个生命送行……
就在当天晚上,女儿走了,走的无牵无挂,走的从从容容!这种送别亲人的方式,让我着实震惊了很久。
生与死,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但每个人都难有预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又不知该如何笑看?6年过去了,台东圣母医院的那位女儿的临终一幕始终历历在目,每当想起来,都会有一个声音在说:“如果有一天,我也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开繁华世界,离开爱我的亲人,离开生养我的这片热土,我会觉得人生很幸福,很圆满……”
我也想说,辞世的瞬间,也可以带着所有人的爱与祝福,优雅地转身,留给世界一个美丽而温柔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