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现状调查△

2016-09-25 01:59苏家贤潘超美杜海芳彭泽通李伟杰李朝任张运洪邓焕然吴趋凡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草药医药

苏家贤,潘超美,杜海芳,彭泽通,李伟杰,李朝任,张运洪,邓焕然,吴趋凡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

·中药商业·

广东省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现状调查△

苏家贤1,潘超美2*,杜海芳,彭泽通,李伟杰,李朝任,张运洪,邓焕然,吴趋凡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

目的:对广东省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方法:以电白区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及药市药贩为调查对象,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参与观察法进行调查。结果:电白区药市所售草药共86科175属196种,其中14种的用法有别于文献记载,并发现药市有售珍稀濒危植物;同时发现,电白区传统医药知识持有人数量日益减少,相关知识面临失传。结论:电白区民间使用的草药来源较广泛,其中一些品种的用法具有地方特色,但当地药贩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薄弱;由于祖传医药知识学习周期长、患者流向公立医院、民间医生无从业执照、行医收入微薄等原因,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知识传承存在困难。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加强对药市的引导、制定野生药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策略、重视对传统知识持有人的扶持、开展传统药用植物知识整理工作,以促进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的继承与发展。

电白区;传统医药;药市

在我国的传统医药领域当中,有一部分流传于民间的养生习俗、单方验方、草医草药,可能不受中医学理论指导,亦非归属于某个民族医学,可将其通称为民间医药。与中医药、民族医药一并构成了我国的传统医药。民间医药运用传统医药的经验和理论指导使用药物,往往能取得奇特的疗效[1]。以《中华本草》为基础[2],除去《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品种[3],尚有多达8000种的民间用药。可见,我国的民间医药是一个巨大的研究领域。研究民间医药,发掘当中新颖的药用品种、药用方法,对我国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广东省试点工作于2014年正式启动,全省共有22个县(市、区)被纳入第一批普查试点工作范围,茂名市电白区为其中之一。同年7月,电白区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开展。根据国家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调查内容包括: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传统医药知识调查、中药材市场调查。调查过程中,作者发现:电白区民间医药流传较广,特色明显。本研究从电白区的中药材市场和传统医药知识两方面探讨电白民间医药使用习惯及流通现状。

1 研究区域概况

电白区属广东省茂名市所辖,地处粤西部沿海。全区总面积1855 km2,下辖17个镇,毗邻阳西县、阳江市、高州市、茂名市、吴川县。区内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少霜无雪,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县年均日照时数2161 h,日照率40%~49%。年平均气温23 ℃,7月平均气温28.5 ℃,1月平均气温15.68 ℃。全区年平均降水量1 990.9 mm,4~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5%。土壤类型多样,有砖红壤、水稻土、黄壤、滨海盐渍沼泽土等。区内河流遍布,山脉众多。电白区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北、东北部高,南、西南部低,南部南海环绕,港湾迂回。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地貌,台地地貌,平原地貌。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48.4%,植被保存较好。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结果表明,电白地区约有药用植物1300种,种类丰富。

2 调查方法

普查队在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参考民族药用植物学研究方法[4],制定本研究的调查方案。

2.1 文献研究

查阅《广东省药用植物名录》《广东省药用植物手册》,整理出电白区原有药用植物资源编目。同时收集电白区的相关资料,分析该地区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概况。

2.2 实地调查与访谈

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间,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在电白区各个镇开展民间传统医药知识调查,了解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当地名、功效、入药部位、用法等信息,同时采集、购买相关药用植物作为凭证标本。

2.3 室内整理与分析

参照《中国植物志》《广东植物志》《广东中药材质量标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等文献对凭证标本进行鉴定,制作药用植物种类编目;整理访谈收集的信息,总结得出电白区民间医药的内容、现状、特点。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农贸市场中的中草药集市

3.1.1 那霍药市 那霍镇位于电白区东北面,与高州、阳春接壤,为山区镇。该地药市于改革开放后逐渐兴起,发展30余年,至今已成为电白地区的中草药贸易的批发交易中心。镇上墟日为农历三、六、九日,集市于墟日凌晨0时开始,持续至翌日上午,药贩在镇中心主路两旁摆开摊位进行现场交易。药市所售药材以“上山药”(即木本、藤本类药材)为主,药材来自粤西地区(电白、高州、信宜、阳春、湛江)乃至其他省份(广西、云南、贵州、内蒙古),出售时较接近植物原始形态,由于运输、贩卖的需要,稍作加工:木本根类药材砍去须根、茎类药材砍成数十厘米长的条块状或折叠捆扎成堆、草本药材整株或整捆出售。首批药贩将药材装车运送到那霍镇中心,售予在此等候的二手药贩;药材再由此流转至下一手药贩。一批药材往往经过三四轮的收购,才会由零售药贩售予各镇的民间医生及者消费者。

3.1.2 水东药市 水东镇地处电白区南面,为海港镇。作为电白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东的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较多,药市交易情况活跃。水东药市起源时间与那霍药市基本一致。镇上墟日为农历二、五、八日,药市自墟日早上6点开始,持续至9点,药贩沿海滨路、西湖东路两侧铺设摊位出售中草药,称为“草药一条街”。除了普通的草药摊位,路旁尚有若干由民间医生开设的医馆,兼有诊病、卖药。

药市所售药材以“下山药”(草本类药材)为主,部分由药贩从那霍药市收购所得,部分为药农、民间医生从七迳镇、罗坑镇等地采挖而来。当地民间有煲药汤、服药膳的传统,部分市民会自行到药市上购买中草药。调查中偶见持有药方购药者,访谈得知:一些简、便、廉、验的药方在电白民间流传较广,不少居民具备基础的医药知识,可在药市上配方买药,自行满足治疗、保健的需要。水东药市出售药材亦接近植物原形态,药贩、民间医生在交易后将药材切片。

3.1.3 那霍、水东药市药用植物名录 调查中收集记录了那霍、水东药市草药的功效、入药部位、用法,并参考《中华本草》《中国植物志》《广东植物志》,鉴定这些中草药的基源植物。

3.2 电白区药市药用植物特点

3.2.1 电白区药用植物种类丰富 调查共收集了86科177属199种药用植物,涉及真菌、蕨类、被子植物。物种分步数量较多的科有:豆科(18种)、大戟科(14种)、菊科(12种)、茜草科(8种),余者多为每科1~6种。这说明电白区药用植物来源广泛。

3.2.2 电白区民间习用的草药与气候条件相关 由于电白地处岭南,气候高温多湿,人体易感“风、暑、湿、火”等外邪,因此药市中药材功效占多数的为清热(70种)、除湿(66种)、祛风(38种)。具清热功效的如: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广东金钱草Desmodiumstyracifolium、白茅Imperatacylindrica、车前Plantagoasiatica等;有除湿作用的如:鸡骨香Crotoncrassifolius、土茯苓Smilaxglabra、肾茶Clerodendranthusspicatus;具祛风功效的有:金毛狗Cibotiumbarometz、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异形南五味子Kadsuraheteroclita等。

3.2.3 电白区部分民间习用草药具有地方特色 电白传统医药中所使用的大部分草药在种类、功效、入药部位方面与参考书籍记载并无太大差异,但有些草药的使用情况则较为独特,未曾见诸报道。电白区具有地方用药特色的中草药共14种,见表1。

表1 电白区特色地方用药

由表2可见,密叶水田白Mitrasacmepygmaeavar.confertifolia、矮胡麻草Centrantheratranquebarica、地毯草Axonopuscompressus、细秆甘蔗Saccharumbarberi均无药用记载,入药为电白地区特有。其中,密叶水田白、矮胡麻草疗效甚好,受到当地民间医生推崇。而其他中草药在入药部位、功效方面则与文献记载有所差别。如:石榴Punicagranatum一般用于止渴生津,电白民间则用于散结;常山Dichroafebrifuga一般以根入药,内服用于截疟、止呕,电白民间则以茎叶煎水外洗,治疗带状疱疹。在长期的用药实践中,电白民间总结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用药经验,是当地传统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存在的问题

3.3.1 药用资源破坏严重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药市所售部分中草药为珍稀濒危品种,而当地药贩对此并无意识,仍如常收购出售。那霍药市上可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桫椤Alsophilaspinulosa,而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血叶兰Ludisiadiscolor、金线莲Anoectochilusroxburghii、石仙桃Pholidotachinensis等兰科药用植物均被大袋地收集、贩卖。由于持续多年的过度采挖,近年来药市上的草药品种开始减少,药市规模有所萎缩。当地药贩的药用植物野生资源保护意识薄弱,为追求商业利益,对草药进行区域性、灭绝性的采挖,致使药用植物难以获得自然更新的机会,种群规模日益缩小。

3.3.2 民间传统医药知识难以传承 电白区民间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祖传、自学、拜师。其中,“祖传”代表着辩证方法和用药方法经长期实践,被证明稳定、有效,且传统医药知识一般伴随血缘关系传承,因此,以祖传方式传播的传统医药知识是调查关注的重点。

根据已掌握的信息,水东镇以祖传方式习得医药知识者现约有10人,霞洞、黄岭等地亦有数人,年龄介于40~60岁。这些医药知识持有人在辩证、组方的经验上有独到认识,掌握了某些草药的特殊用法,诊治经验丰富。然而,这些祖传的医药知识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原因如下:

一是精通传统医药知识需要大量时间。民间医师除了学习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药性味归经知识以外,还需要阅读祖传医案,熟记地方草药的用法。加上临床经验的积累也需要较长时间,使得传统医药知识的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可坚持者寥寥无几。电白当地民间医生一般需要跟随祖辈学医10年以上方可独立行医。

二是公立医院成为患者看病的首选。随着医疗保险政策的推广,群众看病问题得到政府保障,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开销可通过医疗保险报销。因此,到公立医院看病是患者的首要选择。在电白,向民间医生求助者,多是循正规医院治疗未果,或无力支付医疗开销的患者,此类人群在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小。

三是民间医生难以取得行医资格。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6],乡村医生须持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并在学历、行医年限等方面达标,方可进行资格认定。多数电白民间医生并无乡村医生证书,难以取得合法行医资格,只能被定性为无证行医,难以开展治疗。广东省人民政府于2015年2月颁布了《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实施办法》[7],根据此条例,从民间医生到执业医师,中间尚要经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对于学历普遍不高的民间医生而言,并不容易。

四是民间医生行医收入微薄。电白地区的民间医生并不收取患者诊金,仅收取药费。其所用药材多自行上山采集,自行加工备用。由于储存条件不足,管理较为粗放,药材损耗率较高,亦增加了运营成本。因此,当地民间医生的行医收入难以改善生活。

在电白地区掌握祖传医术的民间医生当中,一部分选择转行,另谋生计;一部分年事已高,已经退隐;余者虽继续行医,但由于生存状况艰难,亦心生退意,无意再将祖传医药知识传授给后代。若此种情况得不到改善,电白地区民间传统医药知识将陷入无人继承的困境。

4 讨论与建议

4.1 科学管理,引导电白药材流通有序发展

电白农贸草药集市一直以来处于以市场为导向的状态,并无政府部门介入管理。虽然这种自发交易的模式为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便利,但由于缺乏监督,也使得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当地的一些药贩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不会顾及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到处采集中草药出售,其中更不乏濒危珍稀植物。长此以往,丰富的药用植物野生资源也终将枯竭,到时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因此,建议电白区医药管理部门对药市进行巡查,结合当地民间传统医药知识,在民间医药从业人员中普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对于售卖国家级、省级保护植物的行为予以教育、处罚。同时,当地林业部门也应当树立药用植物野生资源有序利用的观念,对药材出产较多的那霍、罗坑等地实行分区、分时段管理,明确规定某些类型的药材在规定的区域、时间内不得采集,使当地的药用植物资源得到充分的再生机会。

4.2 重视电白民间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发掘

电白地区的民间传统医药知识较为丰富,具有地方特色,是宝贵的医学文化,应当促使其继承发扬。但近年来当地民间医生迫于生计,纷纷转行,使电白的传统医药知识难以传承。建议电白医药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向当地民间医生普及扶持政策,通过培训班的形式引导民间医生逐步走向正规化、合法化,最终转变为执业医师,将他们所掌握的传统医药知识选择性地纳入政府医疗体系,为广大的患者服务。另一方面,当地医药管理部门可与研究机构合作,持续、全面地收集电白地区的中草药资料,理清这些草药的基原植物,确保用药的安全、准确。

[1] 王雷,张方.我国传统医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药业,2008,17(22):16-1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四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4] 淮虎银,裴盛基,许建初.民族药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43:63-66.

[5] 李秦晋.西双版纳傣族对非木材林产品利用状况的研究——以野生蔬菜和药用植物为例[D].西双版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2003-08-0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实施办法.2006-12-21.

InvestigationonIndigenousTraditionalMedicineinDianbaiCounty,Guangdong

SU Jiaxian1,PANChaomei2*,DUHaifang,PENGZetong,LIWeijie,LIChaoren,ZHANGYunhong,DENGHuanran,WUQufan

(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006,China)

Objective:To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of indigenous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Dianbai County.Methods:Traditional knowledge holders and herb vendors were interviewed.Key informant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were adopted to obtain information.Results:196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recorded,which belong to 86 families and 175 genera,with new medicinal information of 14 species recorded.Meanwhile,rare and endangered medicinal plants were found in herb fair.Traditional medicine knowledge holders were gradually reducing.Conclusion:Folk medicinal plants in Dianbai County varies in sources,with certain species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Sense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n medicinal plants is not popular among the locals.Long period to master traditional meddicine knowledge,losing patients,being lack of certification and low income force folk medical practitioners to alter vocation,which endangers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knowledge.The local authorities were suggested to scientifically guide the herb fair,make strategy for herb utilization,offer policy support to traditional medicine knowledge holders and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of medicinal plants.

Dianbai county;traditional medicine;herb fair

2015-04-23)

2014年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我国水生、耐盐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1407002。

*

潘超美,教授,博导,研究方向: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E-mail:pancm@ gzucm.edu.cn

10.13313/j.issn.1673-4890.2016.3.026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草药医药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小草药里的大梦想
草药王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传统医药类非遗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