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锦锋
摘 要: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树立以家—校—社区为本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让他们融入家庭、学校、社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家—校—社区为本的理念,就留守儿童融入社会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家—校—社区;留守儿童;社会融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自己留守在家乡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家人照顾的、年龄在14岁以下的孩子。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一个群体。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让他们有效融入社会,采取相应对策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
一些留守儿童自暴自弃,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好,意志力薄弱,未能有效融入社会和学校的学习活动当中。
2.家庭、学校教育的不足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他们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与父母缺少交流,家庭教育不到位。家庭未能与学校加强合作,也导致留守儿童教育效果不佳,使他们很难有效融入学校学习活动之中。
3.当地政府的管理缺位
当地政府对于留守儿童教育和科研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对义务教育法的宣传不到位,教育监督体系不完善,没有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创造良好环境。
二、家—校—社区为本的留守儿童社会融入对策
1.留守儿童需要加强自我调节
留守儿童要想有效融入社会,最根本的是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生活中,留守儿童要学会自我调节,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在学习中,留守儿童要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同时,要为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创造条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磨练其意志,使他们勇敢面对和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效融入社会之中。
2.强化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责任
家庭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必要条件。因此,完善留守儿童教育机制,应该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完善家庭教育功能。父母亲应该提高家庭教育意识,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职责,认真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前程问题。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另一方面,要明确父母的教育职责,提高父母的责任感。监护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而对孩子进行教育是监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应该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工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如果父母因为工作需要到外地,一定要将孩子托付给有教育能力的人监护,同时向监护人明确教育职责,要求监护人督促孩子学习。父母如果远在他乡,还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倾听孩子的心声,积极引导孩子不断加强学习,使他们有效融入社会之中。
3.明确政府职责,为留守儿童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第一,加大经费投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经费投入也逐渐增多,比如义务教育免费、对学生的各种补贴等都是加大经费投入的表现。经费投入能让留守儿童有机会上学,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第二,取消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留守儿童是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分割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进城务工农民要将孩子送入城里上学,在短时间内仍然难以实现,户籍制度是重要的限制因素。政府应改革户籍制度,保障劳动力合理流动,促进进城务工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权利。只有政府、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第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建立农村教育与监护体系,使之成为农村教育的保障机制。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访问,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宣传与普及《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接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督促进城务工人员学法守法,正确处理务工与子女教育的关系,将儿童辍学率降到最低点。最后,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为留守儿童学习营造良好氛围,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总之,为了让留守儿童有效融入社会,实际工作中应该树立家—校—社区为本的理念,做好对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此外,留守儿童自身也要加强学习,并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采取综合有效的对策,让留守儿童融入社会,为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38-150.
[2]李贺.家校社区为本的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研究[J].科教导刊,2016(1):161-163.
[3]李贺.家校社区为本的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5(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