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瑞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在其身心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外,在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养成方面也无法得到父母的帮助。因此,留守儿童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上,还是在心理和学习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应重视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联合起来帮助和引导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下面就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作几点阐述。
一、“留守儿童”在心理问题上的表现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留守儿童一般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第一,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孤独无助心理。由于一些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没有家庭温暖而引起留守儿童在亲情体验上感到空落、孤独。
第二,“留守儿童”普遍厌学。主要表现在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逃学、迟到、不完成作业,成绩较差。
第三,缺乏爱心,道德行为差。马斯洛认为,长期处于基本需要缺失状态中的人会产生心理疾病,由于自己从小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缺乏爱的体验,留守儿童往往会通过其他方式把心中的不满释放出来。
第四,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在其身心发展时期容易产生许多的精神和生理困扰,导致他们渴望父母的拥抱和安慰,渴望向父母倾诉。但父母长期外出,使留守儿童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在其身心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中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
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
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照顾,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容易造成儿童缺少家庭归属感,没有家庭约束力,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地解决。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学校原因
学校以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来决定学生的好坏,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问题。部分学校以学生成绩的优劣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成绩优劣过分重视,甚至出现了以成绩的优劣来决定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容易让落后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厌弃。
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
儿童正处于行为发展的模仿期,对一切充满好奇,然而社会阅历不足,对诱惑缺乏抵抗力,很容易受到周边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社会的不良环境、模仿成人的不良行为,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大诱因。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不仅仅是认知发展,还有自我和人格、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儿童的学业有成与这些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应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引导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1.家庭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
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与家长积极沟通,使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2.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
第一,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用身边一些传递正能量的例子感染学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引导学生重建适应行为,乐观面对生活,深入理解规则和秩序,学会应对挫折等。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会与人交流,积极与教师、家长沟通等。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消极情绪,让他们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等。
第二,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引导学生突破学习困境,提高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应对学习焦虑等,时常讲一些励志故事,让其树立积极、乐观的上进心。
第三,加强管理,施以爱心,正确评价。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也不以分数论成败,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和每一次小小的进步,及时肯定,积极评价。
3.社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教育。大家要自发自觉地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