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莉
本科生语言学兴趣及问题意识的培养
——基于教师行动的研究
周敏莉
随着近年来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深入,学界对该课程的定位趋于准确,即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程的“专业性”、“基础性”和“理论性”特点,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以及如何使学生在“初步掌握语言学理论知识”后,真正“具有一定的语言理论素养和语言分析能力”[1],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挑战。目前,学界从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特别是教学方法方面,强调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2]、强调“趣味性”[3]。 具体的方法层面,甘智林提出,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选择开放式教学,包括课堂小组讨论或模拟教学、课程小论文写作、专业语言调查和语言应用调查等[4]。罗耀华、柳春燕认为,可以努力尝试“将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程的学习和终极验收之间呈链式关系”[5]。这些改革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由此也引发了许多思考:首先,这些方法多着眼于宏观,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何?其次,涉及调查、论文类的方法多着眼于课外,而课堂内的(主题)讨论法如何才能更具有常态性?最后,在现有环境下,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有何要求?
行动研究是一种质化研究,是教师作为研究者,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反思式研究。不同于实证主义研究置身于研究对象之外的 “客观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是研究者置身其中的“内部研究”。张培的研究指出,行动研究中的“行动”元素主要指通过行动去干预某种问题、困惑或疑问[6]。这一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它有助于了解真实课堂,致力于改进课堂教学,具有实验性、反思性等特点。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McNiff把这个过程描述为观察 (observe)、思考 (reflect)、 行 动 (act)、 评 价 (evaluate)、 修 正(modify)、向新方向迈进(move in new direction)六个步骤[7]。
对于本文探讨的问题来说,行动研究是适合的方法。首先,笔者遇到的问题是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采取行动解决。其次,本研究提出的行动设想具有可行性,并且能够得到客观评价。最后,在不同学期担任同一门课程使笔者具备了修正行动的条件。总之,行动研究不仅促使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而且促使笔者采取进一步行动去干预遇到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设想,改进课堂教学。
笔者近几年在指导毕业生论文的过程中发现,每届学生选择语言学方向的都不是很多;而即使是那些有志于写语言学方向论文的学生,又有许多在选题时一片茫然,不知道有什么问题值得研究,有些学生甚至干脆直接等着老师给题目。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学生对语言类课程的兴趣不够,另一方面也直接暴露了学生语言学问题意识的缺乏。因此,笔者在承担《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时,着意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从本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学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对语言现象敏锐的感知能力,让枯燥的语言理论知识活起来。具体教学时,还要注意增强师生的“互动”,以往在课堂教学中花的精力较多,且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出于以上原因,决定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尝试。考虑到我校该课程一周3课时,三节连上,到第三节课时师生的精力都不如前两节课,因此决定实行在教师引导下的“教师精讲+师生互动”的模式,但第三节课的前二十分钟交给学生做语言学微报告,这样在课堂教学的节奏上也是一个调节。
第一次教学改革实验的班级是我校2012级汉语言文学 (师范)4班与对外汉语班的学生,时间是2013年9月到12月。在本课程开始的第一周,给学生分配好做报告的次序,说明做报告的要求。从第二周开始,每次课的第三节课安排3-4个学生做语言学微报告,每个报告的时间限定为3到5分钟,可以使用PPT。每个报告结束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微报告的主题是“说说你观察到的一些语言现象以及你的思考”,基本要求是要描述清楚观察到的语言现象,如果能够说出这些现象背后体现的语言学规律则更好,如果不能够也可以提出问题,以供大家思考讨论。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本教改实验的意图,教师给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见表一),并明确指出,所报告的语言现象可以不局限于此范围。
表一:语言学微报告选题范围
本轮以“语言学微报告”为主体的教改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对语言现象的感悟能力和分析能力。从总体情况看,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具体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是由于没有严格控制好时间,大部分学生的报告远远不止5分钟,从而导致未能按照预定的 “每个学生做一次报告”的计划实行,而且还使理论课时非常紧张。二是由于没有严格的评价制度,部分学生对做报告这项任务准备不充分,草草应付了事。三是教师事先对每个报告的具体内容不知情,因而完全缺乏对报告质量的管控,同时正是由于缺乏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报告内容方面暴露的问题相当多,最常见的是泛泛而谈,或缺乏深度,或缺乏新意,这样的报告导致台下听的学生了无兴趣,觉得完全在浪费时间。另一个极端是报告形式上过于花哨,而又没有多少对语言现象本身的分析,这样的报告也不符合要求。
针对上一轮教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接下来的教改就要在微报告的时间控制、评价机制、质量管控等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加强研究方法和文献查找能力的训练。
本次教改实验的班级是我校201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84名学生,时间是2014年9月到12月。所做出的调整如下:一是严格控制好报告时间,规定每人最多不超过5分钟,每次6名报告人,这样报告时间为一节课。提醒学生在选题时宜选“小题”,力求把一个小的语言现象说清楚;二是每次报告之后,不仅由教师口头做评价,还有书面评价,此评价分(总分6分)计入平时成绩;三是加强对报告质量的监控,要求在报告时一定要配合做好PPT,而且PPT初稿必须在下次课之前两天发到教师邮箱,然后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修改(一次或多次),直至得到许可,方能在课堂上做报告。为了让学生领会教师的具体要求,在本课程第一次课上,教师从上一次教改实验中选出3份PPT报告原本,分别对这三份报告的优缺点进行了点评,并展示了经过修改之后的对照版本,力求让学生明白,在5分钟的时间内,比较理想的报告应该是首先直接点明报告主题,然后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最后简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点明语言现象的意义价值等。此外,教师还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利用数据库查找资料的方法。最后提出总的要求:在报告时要口齿清楚,表达流利,思路清晰,端庄大方。
在本次教改实验过程中,各方面都比较严格地按预定计划执行,首先时间控制方面有了显著进步,每次课第三节课都至少有5位学生做了报告,但是由于放假冲掉了两次课,最后还是有10多位学生没有在课堂上做小报告。其次,大部分学生做报告的PPT都经过至少一次修改,报告质量较前次有了明显提高。教师在对这些报告进行修改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你为什么要谈论这个语言现象,这个语言现象有何特别值得注意之处?这个语言现象有哪些规律,或者有哪些具体表现?你对这个语言现象有哪些看法?……以此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然后提出修改意见,请学生逐条对照修改,并指出可以参考查阅的文献。对语言学微报告反复修改打磨的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思维训练的过程,这也能为将来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由于是一对一的具体指导,学生一般能够根据教师的意见完成修改。第三,学生在课堂上做完报告以后,教师结合该学生修改的过程以及课堂报告的表现给出一个书面评分(给分区间为1分-6分),并随即进行口头评价,有意识地引导聆听报告的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既指出该报告的选题意义,肯定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优点,而且还指出根据微报告的内容如何进行拓展研究和深入探讨,从而有意识地把微报告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写作等联系起来。
由于评价机制的引入和教师的具体指导,学生们基本上都能认真对待微报告。在期末时进行“语言学微报告”评奖,共评选出25份优秀报告,这些报告涉及的主题包括语言学的许多方面,如:网络骂詈语、北京话中名词儿化不同的感情色彩、颜文字、台州方言中的“鱼虾蟹”、诗经中的闽南语存古字词、旧上海的“洋泾浜”、东北话中的满语、老北京吆喝、1班同学名字蕴含的时代性、人际交往中的“潜台词”现象、古今诗歌韵律、网络上出现的汉语连读现象、两岸四地同义译名之比较、语言的矛盾现象、中韩单元音韵母的发音比较、话说平谭话、闽南方言重叠词的修辞现象、“写诗软件”背后的语言现象、习大大演讲中的诗词引用特点、丰城话中的“叽”字、一班呢称、玉山方言存古现象、手语。其实这中间许多选题如果学生有兴趣的话,完全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教改实验的效果,以及学生对此实验的反应和感受,以期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在本轮课程结束之后(2015年1月5日)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面向201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共发放问卷84份,全部回收,得到有效问卷80份。问卷一共10道题。由于课程教改实验占用了每次课的第三节课,相当于原来由教师精讲的理论知识部分的课时缩减了三分之一,因此问卷第一到三题旨在了解此种情况下,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是否理解,以及理解的程度如何,以作为进一步调整教改实验的一个依据。问卷第四到十题都直接与本教改实验相关。
第一题是关于教师的语速。认为教师语速太快的有1人(1%),有11人(14%)认为语速有点快,65人(81%)认为语速还可以,3人(4%)认为语速有点慢。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目前教师的语速是接受的,考虑到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语速有点快,今后在某些难点或理论性太强的知识点讲解时还要适当放慢语速。
第二题考查对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有10%的学生表示 “很多都听不懂”,39%的学生表示“有时候听不懂”,还有19%的学生认为“偶尔听不懂”,而认为 “基本上能听懂”的学生约为29%,只有3%的学生表示“完全能听懂”。这一方面固然与课程本身理论性强有关系,但同时也提醒教师还要继续提高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式,让理论知识变得更易理解。
第三题考察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认为语音部分最难的有28人(35%),认为语法部分最难的有48人 (60%),认为语义部分最难的有4人(5%)。此结果与教师的预期有一定的差距。教师预期语音部分最难,因此讲授这部分花的时间精力最多,但是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却认为语法部分最难。这可能是由于到了学期中后段发现课时不足从而在语法部分赶进度造成的。因此下次教学时还要适当加大语法部分的教学力度。
第四题考察本次教改实验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对于“2+1”的时间分配方式,教师开始是有顾虑的,不过从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可的,有61%的学生认为“老师讲授的时间为两节课,留一节课(40分钟)给同学们讲比较好”。另外,有15%的学生认为“老师讲授的时间为两节课加10分钟,留30分钟给同学们讲比较好”,14%的学生认为 “老师讲授的时间两节半课,留20分钟给同学们讲比较好”。而认为“老师讲授的时间两节课加半个小时,留10分钟给同学们讲比较好”和“全部由老师讲授比较好”都是极少数,只分别占了4%和6%。考虑到本学期理论知识讲解课时偏紧,也可以考虑把第三节课语言学微报告的时间适当缩减为30分钟或者20分钟。
第五题考察学生课堂上做语言学报告的意愿强度。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师对于每个学生是否都有必要上讲台做报告也是心存疑虑的。结果有接近半数(44%)的学生认为“每个同学都能上台讲比较好”,说明学生们上台做报告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其他学生则主张对做报告的人数有所选择,比如有23%的学生认为“老师选择每一批中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上台讲比较好”,20%的学生认为“虽然每个同学都必须做PPT,但是否上台讲解要根据每个同学自己的意愿比较好”,11%的学生认为 “老师在每一批中随机选择几位同学上台讲比较好”。因此可以考虑下一轮教改实验中对做报告的人数有所控制,微报告PPT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可以优先考虑。同时一定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因为只有2人认为“老师选择每一批中做得好中差的同学各一名上台讲比较好”。
第六题考察语言学微报告是否给学生带来收获(多选)。从结果来看,此项教改实验中学生们或多或少都认为有收获,最大的收获是“加深了对某个语言现象的理解”(94%),“促使自己去读了某些文章或查了某些资料”(93%)。另外,84%的学生认为 “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讲课技巧”,6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PPT的制作技巧”,60%的学生认为“加强了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其它的收获方面,有4位学生表示对课程的兴趣增强,如“加深了对语言学的一些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问卷7);“加深了对语言学概论课的兴趣”(问卷80)。有两位学生表示培养了思维能力,如“提高思考能力”(问卷4),“了解了更多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问卷17)。总之,调查结果说明语言学微报告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第七题考察学生在聆听同伴做的语言学微报告后是否有收获(多选)。99%的学生认为“感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或有意思的语言现象”,且90%的学生认为 “引起了关于一些语言现象的思考”,76%的学生认为“对于自己的PPT如何选题等等,受到了启发”,还有两名学生填写了其它感想,“对于以后的论文选题有了想法”(问卷77),“收获了很多平常察觉不到的知识”(问卷79)。这些结果说明语言学微报告确实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过,也有38%的学生认为“对于做得不好的PPT,会觉得浪费了时间”,这再次提醒教师考虑有必要控制上讲台做报告的人数。有39%的学生认为“会觉得有压力,因为别的同学做得好,逼着自己努力”,这样在班级中形成了竞争的学习氛围,我们认为,适当的压力是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的。
第八题考察教师点评是否发挥作用(多选)。学生基本上肯定了教师点评环节设置的必要性。88%的学生认为听过教师的点评后对于自己做语言学微报告时该如何选题以及如何做均有启发,85%的学生认为“听过之后对如何讲解PPT报告以及教态等有启发”,76%的学生认为 “听过之后更知道(所听的微报告)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些结果说明教师点评对于学生做语言学微报告有具体实在的指导和引导作用。还有68%的学生认为“听过之后对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方面有启发”。这也说明教师点评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第九题考察同学点评环节设置的必要性(多选)。对于该环节,本次语言学微报告只尝试性地运用了几次,运用的初衷是发现少数学生在听报告时走神或看手机,因此想通过此环节给在听的学生一定的压力,使其集中注意力,但是教师发觉可能由于知识积累所限,或者缺乏适当引导等原因,学生点评不尽人意。不过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少数学生对此环节持否定倾向(认为“完全没必要,因为可能很难点评到位”的只有5%,认为“同学点评环节可有可无”的13%),而75%的学生认为“同学点评有必要,能增强听众的参与意识”。可见,该环节完全可以保留,但教师要在如何进行同学点评方面给予适当引导,同时也应在如何监控同学点评方面下功夫。比如49%的学生认为“同学点评有必要,但要给予点评人思考和准备的时间,如课前事先指定好点评人等”,38%的学生认为 “同学点评有必要,但要改进方式,比如除了口头点评,还可以有书面点评等”。
第十题考察本课程对于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是否有影响。由于本课程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还有很多专业课未接触,因此尚不明确毕业论文选题的约占一半(49%),而且一定会选或一定不会选语言学方向选题的人数都很少(分别为4%和5%),这说明学生们还需要时间考虑,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42%的学生“本来没打算选语言方向,但是学习这门课程以后,表示也可以考虑语言方向”,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本课程取得了十分积极的教学效果。另外也没有出现“本来打算选语言方向,但是学习这门课程以后,表示不再考虑语言方向”的现象。
实践证明,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引入语言学微报告环节,能达到培养兴趣和激发问题意识的效果。下一步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首先,可以适当缩减每次语言学微报告的时间,毕竟该课程理论性强,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论工具,思维则打不开,这样也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现象感知的敏锐性。微报告时间的缩减,也可以给理论知识的讲解留出更多时间,避免教师为了赶进度语速过快,以及教学任务完不成等问题。其次,虽然本课程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就某一语言现象做好一份以PPT为底本的书面报告,但还是要对能在课堂上进行报告的学生人数进行适当控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三,同学点评的环节要加强,可以尝试一些新的点评方式,并且要对同学点评进行监控和考评,让同学点评也能激荡学生的思维,发挥互相启迪的作用。
《语言学概论》课程设置“语言学微报告”已经历了两轮教学实验,经过各环节的不断调整,可以预期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而且该项目具有可操作性,能做到常态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监控是影响本教改实验效果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教师对每一份报告的修改至关重要。不过,修改学生的微报告,特别是遇到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时,教师的负担相应地增加了。如何既能保证微报告的质量,又不给教师增加太多的工作量,也是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是江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语言学学科视野下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聂志平:《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问题探讨——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77-81页。
[2]许晋、李树新:《高等院校〈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探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111-113页。
[3]张先亮:《关于“语言学概论”内容与方法的再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2期,第44-47页。
[4]甘智林:《语言学概论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原则与教学模式》,《武陵学刊》,2013年第3期,第135-137页。
[5]罗耀华、柳春燕:《〈语言学概论〉课程创新教学尝试》,《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57-61页。
[6]张培:《论行动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48-51页。
[7]Jean McNiff & Jack Whitehead.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action research,SAGE publications,2006.P9.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金润根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