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槐花香

2016-09-23 21:07
昆嵛 2016年3期
关键词:簸箕邻家餐桌上

家乡故道两旁的槐树,开满了盛开的槐花。一串串、一穗穗、一嘟噜,像一道道瀑布,从绿得油油的枝叶间倾泻而出,流淌着醉人的芳香。微风过处,洒落阵阵花雨,走在树下,真有一种花落于肩、香扑满怀的诗意和浪漫。

一串铜铃般的笑声吸引了我,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为爷爷钩下来的花枝欢呼雀跃,用胖胖的小手摘下那串串洁白如玉的槐花,小嘴也塞得满满的;顶着一头花、叶的爷爷也笑开了花。此情此景把我带回到了童年的时光。每当槐花飘香的季节,爬在树上攀折槐花的孩子里一定有调皮的我,我总是快活地把头顶、身边够得着的槐花撸下来,丢在妈妈铺在树下的大大的塑料纸上或旁边的篓子里,也有时候特意撸一把花儿,向空中扬起,撒得妈妈满身都是,号称“仙女撒花”。这时洒落于地的还有一树、一院子的笑声……

后来,长大了,外出求学,嫁人,就再也没有爬过树,撸过槐花!

记得我家老屋的院子里有一棵槐树,每年槐花盛开,房屋周围都弥漫着槐花的清香,那缕缕淡淡的幽香,总让人的心无比惬意、熨帖!这个时候,妈妈总叫邻家的大哥或者是侄子,用一个长长的铁钩子,将那些开得繁茂的槐花枝折断,然后坐在洒满阳光的午后,一个人将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撸到簸箕里,然后将不小心撸进的叶子再一片一片地拣出来,再把装满槐花的簸箕一个个放到阴凉通风的过道上、不用的灶台上、废弃的水缸上晾着,走进家里,就仿佛走进花的廊苑。

那个逼仄的老屋就更是花香四溢,妈妈在花中就更美了,妈妈可是出了名的漂亮,到老都那么好看,端庄慈祥,腰杆绷直绷直的。这时候,妈妈就从她的被烟火熏黑的橱子里掏出一个个平时积攒的塑料袋,然后仔细认真地将塑料袋一个一个地展平,这些袋子都已经被妈妈刷洗得干干净净的。等带着温度的槐花凉透,妈妈就一个一个装袋,大的、小的,含苞的、绽放的,分门别类,然后再邻家奶奶、大妈、大婶一一送过去。

剩下的就是她的儿女们从四面八方回来拿,拿走的总还有一锅热气腾腾的槐花包子。妈妈的槐花包子真是好吃极了,因为妈妈的包子里全是大块的瘦肉,嚼起来可有成就感了。花的甜、肉的香芬芳着我的唇齿,营养着我的味蕾!所以每当槐花盛开的季节,妈妈的槐花包子总是我餐桌上最美的诱惑!

记得小时候,每当暮色晚风中传来妈妈悠长的呼唤“大三,来家吃包子了……”我就会立刻从草垛旁、河边或者是大树上跳下来,飞也似地跑回家。白面做的馒头和包子,那是我们那个时代孩子们节日的向往,平时里能吃上黑面的或者是地瓜面的槐花包子,就是足以令人炫耀的幸福了。

而如今的餐桌上,再也不见妈妈做的白白的、打着漂亮的麦穗结的槐花包子了,只有满满的、长长的怀念!虽然也吃过不少的槐花包子,可是都没有妈妈的味道。

刘郁林,山东莱阳人,烟台二中高级教师。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昆嵛》文艺签约作者。喜爱读书,喜欢写作。先后在《烟台晚报》《齐鲁晚报》《今晨6点》《昆嵛》《当代散文》等刊物发表文章。

猜你喜欢
簸箕邻家餐桌上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餐桌上的甜蜜进化史
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餐桌上的礼仪(西餐)
行走的簸箕
倪进明
忠满: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捉迷藏用
清明
邻家有“女”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