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

2016-09-22 03:37王秀兰
人间 2016年6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时期思考

王秀兰

摘要:群众文化是是以人民群众的活动为主体,群众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是人民创造的,群众文化的蜕化和演变,是全部文化的历史。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群众创造的一切文化被文化的“先驱者”总结、推理、凝炼为有规则的形式。中国文化在20世纪后半叶崛起,新时代,新生活。跟随着我国跨时代发展的脚步,我们悄然的涌入了21世纪。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生活,提高物质生活质量,也让我们对群众文化有了更深的认知。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26-01

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建立新时期繁荣、丰富、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我认为应当从具体情况出发,展现文化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感召力和生命力,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拓展群众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清晰职责分配,建立体制,使群众文化得到新一轮的洗礼与发展。

一、 构建文化发展新格局

培养人才,为群众文化队伍输送新鲜血液。随着文化不断地发展,新时代、新力量、新创新和新的载体引领着文化的发展趋势。走进群众,发挥群众文化的感召力与生命力,增强文化创新,开发群众文化富有的内在潜力。开发活动场地,为群众文化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要让乡村文化走进城中,同时也要让城中文化渗入到乡村中去。凸显地方文化特色,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汲取国内外新鲜元素。使我国的群众文化更加的丰富。思想和艺术相结合。跟随时代的脚步,群众文化不单单体现在宣传政治方面[1]。在当代,三个“文明建设”是群众文化的主旋律,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

二、明确职责分配,建立系统的群众文化体制

(一)从全局出发进行谋划

群众文化应当是城乡发展规划里面的一项重要举措。应当提前对群众的文化需求做好事先的调研工作,了解群众文化的主体、环境、背景、需求,由此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措施。真正做到用文化丰富生活,用文化来增强经济建设。

(二)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推动工作,吸纳优秀的文化人才。无论是民间文化、民族文化还是国际文化,都应互相吸纳与创新发展[2]。选取高素质文化人才作为指导,引领群众共同激发文化活力与创造力。可以定期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各种文化活动竞相举行。建立一支感召力强、精神饱满的群众文化队伍。

(三)各部门互相协作

要想认真落实这一政策,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加大本地方的文化财政支出与预算,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来补助文化发展滞后的部分地区,根据情况的需要可以联合地方大型企业共同规划本地区群众文化发展,提升本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联合社会各界精英人士为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四) 改革创新文化发展方式

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通过互联网与媒体宣传文化发展战略,让民俗文化与国际文化接轨,开拓群众的视野,使群众充分了解并体验国内外文化的魅力。积极探索发展群众文化的新途径,形成政府、群众、社会三方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的文化机制。

三、提供群众文化交流平台

(一)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

尽量按照群众期望的方向处理问题。分析和尝试新办法新措施,采取接近群众、地方、企业的方式解决问题,利用群众集体的宣传力,地方有限的决策权,企业强大的号召力,延伸文化发展的空间。不能因为一系列限制问题打消人民群众深入文化中的积极性[3]。我们应该经常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不能只是单一的呈现以往的比赛、竞技、交流方式,我们要不断地向前看,追求创新,在不同的新形式的载体上传播群众文化。我们充分的要给予不同年龄段的人充分发挥展示的机会。针对于学龄前儿童,我们应给他们更多认识、熟悉、了解文化的机会,让他们在成长的初期就更能了解国内外的多种文化;对于青少年,我们要给他们充分创新的空间,他们有奇特的想法,对这个世界有不一样的看法,把文化带给他们,让他们去探索更深的奥妙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不断地升华;对于老年人,我们要注重他们身上沉淀着几十年文化的气息,他们是群众文化进步的奠基石,会把传统的文化基因交给我们。群众文化本身就是从群众中来,又走到群众中去,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二)守护现有的文化

发展传承现有的文化是我们必须要走的道路,但是我们在传承发扬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寻求新文化活动的新载体。群众文化最大的特性是辐射面广、吸引力强、参与面大,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面对不同人群、地域、年龄设计各种群众活动的新型传播方式,比如举办社区文化比赛、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诗词歌赋等创作活动,同时随着科技互联网不断地发达,我们可以组建更多的活动组织,把一个活动爱好者扩大到多个活动爱好者,使一个单一的个体变成整体,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应该让每个人参与到群众文化当中。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不能够单一的发展某一种文化,某一地方文化,或者是某一特色文化,我们需要全面关注,现在群众文化在普遍城市中均有体现,但是还并没有完全深入乡村中去[4]。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一些基本的活动设施并没有走到一些偏远的乡村,所以我们要尽快的让一些城市较为普遍的娱乐设施、活动设施走进乡村,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这样群众文化才会更好的延续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发现、发扬、传承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那些不曾了解的传统文化。我们在延续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谱写新的文化章程。

結束语:

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至高无上。赋予艺术以更崇高的意义。群众文化的个性,是21世纪文化格局中不可代替的地位与作用的彰显。群众文化在当代文化建设特别是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必将引起应有的重视。群众文化,从群众中而来,又走进群众去,群众是群众文化运输的交通要道;群众是群众文化始终保鲜的容器;应该让文化走进群众,让群众更接近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明霞.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4):285-285.

[2]邵珠香.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12(7):219-219.

[3]姚刚.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J].大众文艺,2014,22(1):29-30.

[4]王玮玮.新时期如何做好群文工作的策略分析[J].群文天地,2012,14(1):278.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新时期思考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