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漪老师的教学案例谈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2016-09-22 00:48邵安然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得于漪教育思想

摘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来讲,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属于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教学的技能技巧是其外在的有形表现,先进的教学思想则是其无形的内核。语文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创造性、审美性等重要特点,并以整合的方式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而语文教学风格,则是指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综合表现,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通过对于漪老师的教学思想的学习,笔者对语文教学方法、技巧有了一定的反思与感悟。本文仅以笔者个人的观点谈谈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给予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于漪;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心得

中图分类号:G718.3;G63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5-000-01

通过语文教育家思想的课程,笔者对中国当代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虽然考研的过程中也简单的对其有所了解,但只是浅尝辄止并未做深入的研究,对其所提出的一些教学思想更是一知半解。但通过课上老师再一次的对其教育思想进行详细的讲解,加之课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从中学得到了很多启发。

一、丹心一片是关键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于漪老师用这句话不仅鞭策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什么人才能够做人师呢?做人的老师,他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智如泉涌”,就是你的智慧要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行可以为表仪”,就是你的思想言行能够做别人的榜样。于漪这样理解韩婴的这段话:因为做人师不是做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因为我们的教育力量,只能从教师活的人格当中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与身正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足以成为衡量一名合格教师的两把标尺。在进一步学习了于漪的教学思想后,笔者发现光是做到“学高”和“身正”还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还要做到虚心学习,不但要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学习如何做教师,如何做好教师。于漪的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可心高气傲、夜郎自大。也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作为教师的最根本的素养。

2004年9月,上海组织千名新班主任宣誓上岗。这一天,主办方上海市教委特意请来了有几十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于漪老师给大家讲第一课。于漪满怀深情的第一句话就是:丹心一片是关键。她说,班主任心中要有一团火,这团火是爱祖国、爱学生的激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激情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基本素质。笔者认为,激情不仅仅是一个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也是作为一个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于漪老师的这个观点让笔者感到惭愧,在做兼职教师的过程中,笔者的实际教学并没有做到丹心一片,充满激情。在这些课外兼职工作中,往往只有三天的热情劲,时间一长,便会有所懈怠。所以于漪老师的话,让笔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深刻检讨自己的缺点。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热爱自己的专业,不可以得过且过,滥竽充数。在工作中,不论是正式的还是兼职的,都要认真的对待,要对的起“教师”这两个字。

二、抓好三思:思想、思维、思路

于漪老师强调:指导学生写作要抓好三思,即思想、思维、思路。文章的光彩在于思想的发光。“人无志不立”,文章如没有明晰的思想见解,即使语言还可以,也是站立不起来的;写作最忌脑子僵硬,思维不活。因而,写作教学的全过程都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为学生的思想插上翅膀;思路指导宜“放”不宜“收”,但又要在“放”中理出头绪,做到思而有序。

于漪老师作文训练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是严格的。不准抄袭作文,作文必须当堂完成。写前必须打腹稿,写什么,怎么写,先想想清楚,不可想一句,写一句,必须先有总体构思。写好以后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但要有规矩,不可乱涂乱画,弄得像个大花脸。两周一次作文,不得拖拉。起初,学生都觉得于漪老师过分严格,心里不是滋味,但几年持之以恒地训练下来,笔不涩,肠不枯,下笔成文,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通过思考在阅读和生活中提炼出闪光的东西。在学习完于漪老师作文课的处理办法,笔者认识到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急功近利,更不能为了让学生当堂写出一篇作文,而让他们仿写模板。虽然,这种仿写方法也能有起色,但学生一旦离开了模板就不知从何下笔。因此,在这方面笔者还需要结合于漪老师的方法继续探索,把学生真正的教好,不仅是让他们学到知识,更要让他们学到技能。

于漪老师的作文教学思想不能机械地照搬其方法,要与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教学个性相结合,只有这样将其精华融进自己的课堂,让自己的教学特色成长起来。在不断研究学习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和研究任何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都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学习于漪语文教学理论并不是为了我们日后成为资深的语文教学理论名家,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将其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果,让广大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变成这些教学理论真正的受益者。

最后,引用于漪老师的一段话来表达笔者此刻的想法:“我无怨无悔,因为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我就一辈子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一辈子的生命,是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2]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于漪.视野·思路·表现力一写作教学纵横谈[J].语文学习,1989(3).

[4]于漪.序列化和多功能一作文讲评之我见[J].中学语文教学,1986(4).

作者简介:邵安然(1991–),女,辽宁朝阳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心得于漪教育思想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